查看原文
其他

“三无七不”的体育课

2015-07-12 董元卿 单姣 动商研究中心

什么是三无七不体育课?

三无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

七不: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

“三无七不”体育课还有一个名字,叫温柔体育课!!!


为了规避风险和不影响文化学习,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学校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七不三无”的温柔体育!这样的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吗?能够磨练意志吗?能够塑造人格吗?

——王宗平教授


小学,怕受伤上安全体育课;初中,应付体育中考上应试体育课;高中,学生自由上自习体育课;大学,凭爱好上兴趣体育课。结果一个学生上了16年的体育课可能最后还没有基本的运动常识(比如仍在利用不科学的节食、服减肥药等手段来达到理想体重);也没能通过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最后在健身房发现运动益处,体验到运动快乐,当然这也是好的);大学毕业时的体质也许还不如大一刚入学时好。

小学到大学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塑造了人格、体格、性格;培养了情商、智商、动商;树立了责任、担当、正义意识,而体育在这一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十六年的求学生涯,体育课陪伴始终。田径运动深化了人类原始的走、跑、跳、投、攀爬能力;集体运动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荣誉感;体育比赛让孩子们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学会如何体面得赢、如何输得有尊严。


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我们并不亚于美国,但是两国差异却很明显,比如:1、优秀学生:中国在考场,美国在运动场;2、运动人群:中国主要是退休的,美国是人的一生;3、学校体育:中国是被安排的,美国是主动参与;4、运动趋向:中国主要是个体的、技能的,美国是集体的、体能的;5、校园足球:中国在小学,美国在中学;6、球迷:中国只看不玩,美国既看又玩。


这六个方面的差异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我们的体育虽然是必修课,却也上成了选修课的样子;如何让学生们通过被动地上体育课而变为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是学校体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体育必须摒弃现有的三无七不体育课,这样才能遏止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并出现好转,这样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才有坚实的根基,这样才能推动我们走向体育强国的步伐。


(编辑:单姣)

敬请关注“动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dongshangyjzx

长按二维码轻松关注

有您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

动商研究中心新媒体团队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