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被逼自杀!“控制教育”与“自由教育”谁才是真凶 ?

2016-08-12 丹妈 经典图画书

你好,我是丹妈

资深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不知给孩子读什么书

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烦恼

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 文 = 丹妈 -

今天,丹妈想从一部电影,来说这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死亡诗社》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


以前看,羡慕电影中理想化、人性化的“自由教育”


但现在,值得深思更多。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9。



曾拿下第62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及多项提名。


影片讲述了一名倡导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教师基汀,进入了一所以成绩为重的传统学校任教。


学生尼尔受老师的启发,在自己喜爱的话剧表演中大获成功。


但却遭到了奉行“控制教育”的父亲的强烈反对和严酷批评。


极度痛苦下的尼尔选择了自杀!


“控制教育”与“自由教育”,到底哪个是害死尼尔的真凶?


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答案,一起赏析这部有关“守旧与创新”、“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权威”,两股力量相互较量的故事:





“自由与尊重”是校园里的一阵春风


本片又名“春风化雨”。


一名倡导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教师约翰•基汀进入了一所以成绩为重的传统学校任教。


他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教授了孩子们许多考试以外的东西:


(1)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基汀通过鼓励学生们在群体行走,走出自己的步伐与节奏,引导大家明白如何在社会中坚持自己的信仰。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脚步开始,但慢慢变得一致。在其他人面前维持自己的信念是困难的。


我们都非常需要被接受,但你们必须相信,你们的信念独一无二,纵使别人认为它奇特,不流行。”




(2)独立思考,倾听自我


基汀让学生们一个个站到讲台上俯瞰教室,告诉他们:


“孩子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要有胆量出发,找到新观点。”


还用鼓励、关注与激情,帮助了一个胆小沉默的孩子突破与发现了自我,重拾自信:


“我认为你心中有某种极为重要的东西”



(3)知识不是来窒息生命的,而是用来启迪生命的


基汀让孩子们撕掉语文书里用刻板坐标评判诗歌好坏的导论。


他说:“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


但诗歌、美、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基汀用平等、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孩子。


他的每一次教学都以促发学生的行动为先,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先启发,后教育。


让孩子们在行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


在思考中一点点培育出孩子独立、自由的灵魂,在枯燥严酷的学习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一群本来只会读书、死气沉沉的孩子,因为他的到来,渐渐变得生机勃勃,活出了青春的气息。





“控制教育”下的精英学校


但基汀的这种“快乐教育”“自由教学”在校园中却是异类一般的存在。


片中的威尔顿学院是美国一所以高升学率著称的寄宿制顶尖私立高中。


在影片开场那场凝重而神圣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诺兰再三强调,该校多年屹立不倒的高升学率都源自校训里的四大支柱。




而这四个支柱几乎经典的总结了传统教育的精华:


“传统”——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循规蹈矩的将学生控制在一个固定、刻板的传承中,反对创新;


“荣誉”——以学校、集体的荣誉为重,以高分为荣;


“纪律”——控制,以权威的方式,压抑学生作为一个孩子应有的自由活泼的天性,以确保学生保持行为思想上的一致性,来保证教学秩序的平稳发展;


“卓越”——希望学生从以上三点为基础,并更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做一个遵循传统、追求高分、恪守纪律的三好学生。


很多观影者调侃这是“美版衡水高中”。


河北衡水高中,有“超级高考工厂”之称,以军事化管理著称的高升学率学校。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要大规模的保持较高的升学率,威尔顿那四句校训的确是制胜的法宝。


而望子成龙,也是大部分父母由衷的心愿。


“成绩大于一切”,是填鸭式教学的根源。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就会产出美国威尔顿、中国衡水,这样以“控制”为校风的学校。





“自由教育”与“控制教育”的激烈碰撞


影片中的尼尔是一名优等生。




他的父亲早早就给他立下当医生的未来。


他甚至不允许儿子脑中有一丝渴望自由的念头。





一次次用权威与独裁把孩子死死控制在手里。


尼尔喜爱表演,非常渴望在课余时间参加一场话剧演出,但父亲坚决反对。



基汀老师鼓励尼尔向父亲表达出自己对戏剧的喜爱,用沟通来求得父亲的理解。


然而尼尔早就对父亲绝望了。



他对父亲长期以往的武断与严酷了如指掌,不用开口都能想到父亲会用怎样的难听话来否定打压自己。


尼尔一意孤行参演了话剧。


演出一结束,父亲就强行拉走儿子,狠狠训了一顿,并决定将孩子转去一所更为严苛的学校。




父亲的这一击,让好不容易从基汀老师以及话剧的排练中,找到自我与生命乐趣的尼尔崩溃了。


长期以来的压抑、委屈、不满、绝望,以及对自由、尊重的渴望,一下子冲昏了尼尔的大脑。


他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困住了……



可他已被父亲压制的太久,早已失去挣扎与挑战的勇气。


他选择了自杀。




学校与父母将尼尔的死全部怪罪于基汀的“自由教育”,并威胁班上的其他学生也同意对基汀的指控。


基汀被迫辞退。


可当他回到班上取走自己的物品时,学生们的举动让他震惊了!


他从前教孩子们站到讲台上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而这次,学生们当着校长的面,一个个勇敢地站到了桌上。


用坚毅、深情的目光向老师致敬!



基汀走了,但我想,他在孩子们心里走下的自由、独立的种子却还会继续发芽!






“自由”与“控制”,相煎何太急!


影评中很多人都在争论尼尔的死到底是父亲专制下的悲剧,还是基汀“自由风”下的错误引导。


对于孩子,我们到底是要“控制教育”还是“自由教育”?


这是教育中永恒的迷局。




我不赞成尼尔父亲的控制教育。


无论是真实的生活中,还是专业的研究里,都有无数的论据证明,在专制与武断中长大的孩子。


或懦弱、自卑、依赖!


“反正我有什么想法都会被否定,干脆就不想了,”自愿被操控、被奴役。


或暴躁、叛逆、冲动!


尼尔最后的死,正是一个被压抑长大的孩子从未享受过“做自己”的乐趣,但凡在专制的夹缝中有了一点点做决定的自由,便失去理智,一意孤行下的悲剧。




然而,我也不完全赞同基汀在影片中,向孩子们过于强调人性的解放,生活的理想化。


正如一个观影者所说:


他教会了学生追求快乐,但是却没有教会他们反抗,他教学生成为一面理想主义的诗人,却没有教会他们现实的残酷。


从这个层面来说,老师基汀才是凶手,也不为过。


人性的解放本身需要一种设计与指引。


没有规则、脱离现实的自由是危险和无方向的。


“爱”与“规则”并不需要以一种“你死我活”的姿态,存在于孩子的教育中。




我更提倡的是:


自由与尊重,规则与教养,应该是像水滴一样,从孩子出生起,由父母一点一滴的,在爱中温润地同时给予。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点体验“做自己”的自由与快乐。


同时,在管教中,一点点的感受规则,学会与社会、与他人相处之道


我们要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但不是鼓励孩子变成愤青;


孩子需要了解现实与规则,但不是用武断与暴力把孩子逼成权威之下,不敢吭声的懦夫,


规则应该是用“温柔而坚定”守护,能在彼此的沟通与理解中弹性化、人性化的调整。




而我们每个父母也需要在育儿的重重矛盾中,反思我们处理孩子问题的底线,


是但凡影响成绩的事情都一概否决?


还是,只要不伤害他人,危及生命,都愿意让孩子尝试,即使失败,我们也愿意用爱陪他面对 ?


毕竟,挫折才能让他成长。


也许有人会说,自由与规则永远是矛盾的存在。


可是生活本来就是充满矛盾的。


现实中,最令人担心的孩子,不是那些会迷茫、会纠结,会在矛盾中痛苦的孩子。


而是那些过于天真,过于顺从,从未受过挫折,遇事就一边倒,一条道走到黑,想也不想就去做,去服从,奴隶般的孩子。


我不怕你摔,只怕你盲着摔!




我们不能事事替孩子做主,而是要适当的将矛盾与冲突抛给孩子自己面对。


走出象牙塔,从小体验矛盾,适应冲突,尝试选择,承受挫折。


孩子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决定自己人生,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与责任!


会纠结,才会思考;有挫折,才会反思,有矛盾,才懂得权衡,


在一次次实践中习得理智,习得“中庸之道”:


懂得在释放激情之时也保持适度的冷静,在他人的观点与自我的信仰中不偏不倚,在社会的制约与内心的欲望间折中调和,成为一个会多元化视角看问题的成熟之人。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爱与规则,双管齐下。


孩子自会在一次次矛盾与思考中,找到“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平衡,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最佳方式。



这部电影,我觉得解析地还远远不够,影片中还有大量触动人心的地方,真的值得每位家长和教育者一看。


后台回复  自由  丹妈给你电影观看链接




丹妈分享了各年龄段书单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


在后台回复 书单 看以下内容


你好,我是丹妈。曾在出版社从事7年童书编辑工作,儿童心理咨询师,如果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烦恼,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我的200篇原创育儿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