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个儿子全都送进斯坦福,这位香港歌星给父母的10点启示!

2016-11-14 丹妈 丹妈读童书

你好,我是丹妈

资深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 文 = 丹妈 -

双11,丹妈趁活动入了一堆书,下面这本书书名吸引我了,花了一下午,扫荡了这本书,收获还挺多。


熟悉香港乐坛的读者也许会知道,封面上这位笑得如此开心的妈妈叫陈美龄,年轻时是一名香港歌手,在85年的春晚上,以一首《归来的燕子》而大受瞩目。


在她当红之时却选择了出国读书,父亲的教育以及她日后的成功,让她感受到:“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


她发誓即使赌上一生,也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终结果是,她不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养得阳光帅气,还都考入了斯坦福!


陈美玲和三个儿子


虽然重视孩子学习,但陈美龄并不是一名“虎妈”,她反对体罚与责骂,她说“教育”这个词有非常丰富的意义,“教育”并不等同于“学习”。


在她撰写的《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一书中,详细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的育儿理念与方法。


丹妈看完后,迫不及待想和你们分享最实用的部分——她从小重点培养儿子的15种能力,每一条里都含着这位妈妈深深的爱与智慧:


(因篇幅问题,丹妈就先给大家分享我觉得特别好的10点,有兴趣的爸妈可买书回来读哒。




01   脑力 :幼儿期体验更丰富的孩子更聪明


孩子的大脑犹如一张白纸,任何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拒绝循规蹈矩的生活。


陈美龄说她在儿子8岁前都会让孩子尽量多看、多听、多接触不一样东西。


比如每天换一条路回家,换一种口味的食物,看不同的书,听不同的歌,甚至是孩子接触不同物体时,所感受到的不同触感、温度、气温,都能让大脑不断得到刺激,这也是所谓的淘气的孩子更聪明的原理。




02  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孩子把书上讲的东西说出来。


在亲子阅读上,美龄妈妈可是比丹妈更热衷的先行者。


孩子还不会抬头的时候,只要她有空就会躺下来读书给他们听。


等孩子会说话了,不光读,她会对孩子说:“接下来你来读给妈妈听哦!”或是读完后,再叫孩子“给爸爸说说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吧。”。


美龄认为让孩子把内容讲给别人听,其实就是间接督促孩子自己去理解,并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等于给大脑做了一次阅读理解的小体操。


身教重于言传,每逢周末,他们全家会一起上书店买各自喜欢的书,然后带到茶馆一起看一起交流,努力为孩子营造爱阅读、爱表达的家庭氛围。



03  集中力:陪孩子进行时间长、需要耐心的活动


陈美龄说:“有集中力的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能力专注于学习,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大儿子在三岁时就对下厨有兴趣,很多父母会觉得小孩哪做得了这个,让孩子参与简直是让做饭更辛苦。陈美龄却不怕麻烦,鼓励三岁儿子站在小椅子上,帮她择菜,搅拌……


她说做菜是对于提升集中力非常有效的活动,切、炒、定时等等烹饪中的动作,如果不专注就会受伤,做错一个步骤,味道就会变。


孩子都是吃货,让他们长时间专注,做出一道美妙的饭菜,所获得的快感,会令他们对“集中精神做事”产生更大的成就感。


除了做菜,她鼓励父母陪孩子一同进行任何孩子感兴趣,且需要长时间耐心的活动。


比如走迷宫、乐高、解谜、乐器等等,而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在参与中对孩子的陪伴与鼓励。




04   想象力:编故事给孩子听


陈美龄说这是她家坚持了十几年的习惯,每晚睡觉前,除了读书上的故事,他们还自己编一套系列故事给儿子听,她的故事主角是一直企鹅,而爸爸的主角则是“爱放屁的皮太郎。”


美龄说之所以想给孩子编故事,一是想制造一些属于亲子间的回忆,只有我们家才有的故事,她觉得这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另外一个则是希望孩子从小在没有图片和文字的情况下,光用耳朵听,顺着父母的描述,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所呈现的画面,并在幻想的世界里得到无限的乐趣。


美龄认为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创造力,未来世界最需要的正是有创意有新意的人。




05  学习能力:在游戏中学习


陈美龄在学龄前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从哪里来,当然要从兴趣中来,比如在认字上,她就自创、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小游戏


学拼音时,她把拼音小小的写在字的下面,然后贴到远处,接着让孩子看字说出拼音,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就让他跑去纸前面在看答案。


看完后她会告诉孩子:“不是妈妈教会你的,而是你用自己的身体记住的哦! ”


和孩子玩“找字”的游戏,全家人一块比谁能在报纸上圈出最多的“的”字。


美龄说,她永远记得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靠自己就能学到新东西那一刻,眼神闪耀出的光芒,在这些游戏中,孩子自然的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06    判断力:多问孩子的选择


陈美龄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经常让孩子做选择:“你想吃哪个口味的雪糕?”


如果孩子说不知道,她还会接着问:“上次选的是巧克力,再上次是草莓,今天你想选哪个呢?”……循循善诱的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说:“那这次选橘子味的怎么样?”,她则会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就会说出“因为颜色不一样,没吃过”等等原因。


但不管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她都会对孩子的想法给予赞扬:“这主意真棒!妈妈也没吃过橘子味的呢!”。


陈美龄认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一件能帮助到别人,能被父母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明白开动脑筋,自己做出判断是一件好事。


在今后遇到人生选择时也更习惯不依赖他人,审时度势,自信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07    提问能力:无论如何,不要小瞧孩子的提问


这点丹妈觉得对孩子的学习真的太重要了!


生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有意无意的给孩子一种“没闲工夫回答孩子的问题”或是“你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的感觉。


而陈美龄说从小无论儿子问她什么,即使是正在炒菜,面对儿子的提问,她也会关火,先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且每次都会表扬他们说:“这个问题提的好。”


然后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浓浓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有求知欲,爱提问是好事。


她绝不让孩子感觉提问会让妈妈感到麻烦,更不会对孩子说“等一会”,并且告诉孩子如果老师没空回答,就把问题记下来,回来和爸妈讨论。


之所以如此重视“提问”,陈美龄说,成人对孩子提问的忽视与小看,会让孩子慢慢变得不想主动提问了,去到学校更加也不喜欢向老师提问。


因为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荒谬,碰到问题不去弄懂,以后在学习上也会延续这样的习惯,对上课的内容就无法深入的钻研,不会的问题越来越多,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多学习产生厌倦。




08   倾听、陈述意见的能力 :让孩子参与到大人的谈话中来


我们常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陈美龄却认为,如果大人说话时不让孩子参与,会让孩子觉得周围人的谈话和自己没关系,养成“把耳朵关起来”的习惯。


今后到了课堂上,听到重要的事情也好,不爱听的也罢,也会习惯关上耳朵。


而她想培养出对任何的人话语都感兴趣,都愿意倾听的孩子。


大人说一些听不懂的事情时,只要孩子在场,她会尽量解释给孩子听,鼓励孩子参与。




09    幽默的能力:多逗孩子笑


丹妈觉得“幽默感”真是很重要,却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一种能力。


有幽默感的人,能开的起玩笑的人,总是更受人喜欢,在低落时也更懂得用自嘲调节自我。


陈美龄说从孩子懂事起,自己就常常逗孩子笑,比如明明递给孩子一碗饭,却说:“来,吃面吧。”


刚开始孩子还会认真的纠正她,后来就知道妈妈这是在和他开玩笑,慢慢地他们也开始会故意说些有趣的话来逗爸妈笑。


家里总是欢声笑语,出去走到哪里,也总能说些有趣的事情活跃气氛,让周围的人都很开心。




10   自制力:高中前禁止孩子玩电游


这看上去似乎有些严苛,陈美龄说,这是因为高中前是孩子大脑与身体的发育活跃期,她想优先让孩子多玩一些扩展想象力,调动全身的娱乐活动,而电子游戏总是会给孩子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在感官上也会比其他娱乐活动更来的刺激,孩子一玩就会连续玩很久,会习惯偏向这一种思维方式。


但陈美龄的禁止背后是付出了很多其他的努力,她用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除了电子游戏,现实世界也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东西。


比如努力的给孩子找来更有趣的书籍电影,和孩子玩很多面对面的游戏,比如牌、猜谜、变魔术等等,只要有空就会全家一块出门钓鱼、远足,户外运动。


所以孩子从来没有因为少了电子游戏,而感觉自己的童年比其他孩子无趣。



- End -

你好,我是丹妈

资深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

阅读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的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

童书编辑丹妈为你准备了

40份精选书单,一次读个痛快

长安二维码,回复书单 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