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岁开始学英语还来得及吗?

2017-10-12 丹妈读童书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关于孩子的英语问题,让不少读者最为困惑的就是:丹妈,我的孩子没什么英文基础,该怎么起步呢?无从下手的感觉啊。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启发哦。


作者丁颖

转自公号HeyMom养育研究所(ID:heymomnihaoma)

一个科学、简单、有效的养娃专业号。


就在这两天,M姐的初中同学猫宁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英语早教招聘的小广告,在这个广告里,她是这么写的:


必须是外国人,每周需要为孩子提供至少2小时的英语课。


看到这个广告,我震惊了。猫宁的宝宝才1岁,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连幼儿园都上不了。


我见过小朋友2次,他有着圆乎乎的小脸和算盘珠子一样明亮的眼睛,聪明而又可爱,在我和他说话时,他会看着我咧嘴笑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又或者一边吸允着手指一边伸手抓我的头发。


不由地感慨让孩子学习这件事,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我身边有许多的爸爸妈妈,他们的想法都和猫宁惊人的类似。


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越小,学东西就越快。小朋友脑袋瓜子比大人转的更快,他们只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以轻松学好英语。


可是,学习外语真的是越早越好吗?小朋友们真的能很轻松地学好英语吗?





不存在的“第二语言关键期”


作为一个上进而又努力的爸爸妈妈,我相信你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诸如《学外语要趁早,超过6岁就晚了!》的文章。


这些文章试图告诉你,孩子学习语言有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就是孩子的0——6岁。在关键期里,孩子能轻易地学会第二种语言。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个阶段里学外语,那么他终生都无法熟练地掌握另一门外语。


于是,一波一波的家长希望早早让孩子开始学习外语,生怕错过了孩子的语言关键期。


实际上,语言关键期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勒纳伯格(Eric Heinz Lenneberg)提出的。他认为,语言是大脑成熟的标志,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关键期,在超过这个关键期后,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将有所下降。


但是,埃里克所说的关键期专指母语的关键期,而且,不像那些十万+文章宣传的那样只有短短6年,语言关键期将一直延续到孩子12岁为止。


直到今时今日,第二外语的学习关键期还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性的证据。甚至有学者论述过:成年后再学第二语言,跟孩子时学习第二语言的表现并无差异。


只不过,第二语言的学习,基本上与母语是不同的机制。


我们习得的第一语言通常在左脑处理,而第二语言的大脑处理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它和学习的年龄无关,而是和语言的精纯度有关。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学外语的能力


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婴儿5个月时可以牙牙学语,1岁开始说出有意义的词语,3岁左右能说结构复杂的长句,到4、5岁就可以流利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告诉大人我喜欢什么又或者我不喜欢什么。


孩子对母语的掌握,离不开几万小时的环境浸染再加上家长和学校的循循善诱。 学习第二语言,也需要这么一个类似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情绪因素对学习语言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家庭的语言环境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出现频率高于30%的语言,才会成为孩子的母语。


孩子对语言的习得,往往取决于爸爸妈妈习惯用什么语言说话,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小朋友交流。


在一个父母都讲普通话的上海家庭里,孩子往往不会说上海话。孩子学习上海话就像学习第二外语一样。


这个道理放在英语上也是一样的,只有父母日常用英语交流,孩子的大脑才会把英语当成母语。如果父母平时的交流是普通话,那么孩子的大脑不会把英语当做母语。他在学习英语时,无可避免地遵从第二语种的学习规律。


2、情感因素


语言认知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1985)提出情感过滤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当中的输入过程必须经历情感过滤阶段才能变成语言吸入,进一步形成语言习得的能力。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告诉我们:

兴趣和动机还有成就感是影响孩子学习第二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自信心和是否焦虑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创造学习条件,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学习外语的效果。





学习英语,刻意练习比年龄更重要


日本语言心理学者shiro ojima博士曾带领过一个科研团队做过一个儿童语言学习的跟踪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总共有350名6—9岁的日本小学生参加。这群孩子学习英语的年龄在0—7岁,积累学习时间在91小时—2088小时不等。


参加研究的孩子们将在三年中每年接受一次英语水平测评。


被测试的孩子将会看到80张图片,并在看到图片后听到80个英语单词。研究人员将记录,当图片中的事物和听到的单词不同时,孩子大脑的语言处理区域会有怎样的变化。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将利用脑电图捕捉孩子在语言处理时的脑部活动。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母语时,听到不匹配的词语他的大脑会快速觉察,而当一个人对一门语言掌握的不好时,大脑并不会快速察觉到语意和语境的不匹配。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对外语的掌握能力越好,在测试中他的脑部活动越接近母语,他对不匹配的词语反应速度会越高。对外语掌握能力不好时,听到不匹配的词语大脑并不会做出快速反应。


这项研究的结果颠覆了许多普通人对外语学习的认知:对孩子学习英语来说,刻意练习更重要,且在同等练习量的情况下,孩子年级越小效果越差。


孩子接触英语的前 50——400个小时里,孩子大脑的敏感度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在400小时以后,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大脑的敏感度持续升高;在积累了相同学习经历的情况下,年龄较大的小朋友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更好。


我们身边那些把英语说的很6的小朋友,他们之所以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并不是因为学英语年级小而占有了天然的优势,而是因为在学习外语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或者在一个充满外语的环境中浸染了多年。





让孩子学习外语,到底该注意些什么?


不要担心孩子学英语的时间太晚了,大孩子也有大孩子的优势


年龄大的孩子,在学习外语上有着自己的优势。学习外语,孩子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认知和行为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增加。


这个道理想一想就明白了。


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往往也是在小学左右开始学习英语,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熟练掌握英语呢?说得更直白一点,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远远比不上一个大学开始学了4年西班牙语的人对西班牙语的掌握程度。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孩子迟一点学外语而太过担心。


一个静下心来,对外语的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孩子,往往会比坐不住又不理解为什么要学外语的小朋友的学习效果更好。


1、一些看似无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孩子学外语的能力。


如前面所说,学习外语需要运用到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就在我们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


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陪孩子玩耍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对孩子的鼓励支持和不打扰,也将让孩子更专注更有耐心更爱展现自己…….


在孩子学习外语时,如果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也许我们可以从英语之外的因素开始着手,让孩子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2、不要太在意孩子学英语的年龄,而是要考虑到英语的积累时间


大脑接触一门语言,要经历400小时才会对这门语言敏感起来。


对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来说意味着:


每周只学2小时,那么需要花费3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400小时的学习量;

如果每周学习5小时,那么2年才能积累到这个学习量;

每周学习到10小时,积累400小时的学习时间,也要一年。


所以,爸爸妈妈在为孩子选择英语班时,需要考虑到学习积累时长的因素。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更快一点掌握外语,而孩子每周只能在培训机构、幼儿园又或者学校学习5个小时左右的英语,那么你需要加强孩子在家中与英语的接触。


如果孩子年纪还比较小,而又没有能力维持双语环境,请不要为孩子设置太高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听听外语、学会几句简单的对话,培养他们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也许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学习策略。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他有限的童年里,玩耍比上课更加重要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真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的学习外语。学习外语这件事,重要的是学了,而不是要早学。


作者丁颖,一个孩子气的妈妈,北大心理学研究生、副教授;只想把最靠谱、最科学的养育知识带给大家。公众号:HeyMom养育研究所,我们只做一件事,To Make Parting Easier,让养育更轻松!



-  End - 


后台回复见面礼,领取丹妈免费赠送的育儿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