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岳虹最美教师奖”团队奖、个人一等奖得者!
编者按:值此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根据《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评选办法》,经各单位推荐和提名,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学校审议,决定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团队等3个团队获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团队奖,罗群10名教师获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一等奖,孔朝晖等20名教师获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二等奖,杨金东等40名教师获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奖”三等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获得团队奖和一等奖的团队、教师,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以他们为榜样,共同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团队奖简介及事迹材料
01
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团队
1. 团队简介:团队负责全校除信息和软件学院以外的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现有专任教师7人(博士1人,硕士3人)。目前团队1人被教育部聘任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文科分委委员,以及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指委委员,1人担任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2. 事迹材料: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进行多模式混合教学实践,助力一流专业人才培养。近年来,团队对课程建设及改革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优化,构建了基于专业学习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的通识课程体系。计算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受益学生广泛。教学改革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坚实学科基础、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特定科学问题的学生,支持学校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改革成果惠及我校九万余名学生。
二是优化教学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改革,形成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团队依据课程特性,将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并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团队设计了一套包含“认知-设计-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逐步提升学生能力。根据各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团队还构建了一个阶梯式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认知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
三是构建多个维度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团队采取了三项并行的资源建设策略。(1)构建了高质量、多学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课程内容涵盖了Python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Fortran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技术、数据统计分析-SPSS、图形图像处理PS、Java程序设计、数据统计分析-MATLAB等。此外,完成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MOOC”“Access程序设计基础MOOC”两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2)致力于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促进一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团队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超过十部教材,包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教材的1至3版和“数据库技术”系列教材的1至4版,2024年8月出版新形态教材“MySQL数据库设计基础”。同时,团队开发了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优质多元教学资源,并发表了十余篇教学改革论文。教学团队不仅出版了教材,还提供了配套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发布在高教社易课程网站上,建设了两门MOOC课程,提供了52个视频和700余道作业练习及讨论题目。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学生能够反复练习,深入理解,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以教材为核心,方便扩展建设,形成了多个维度的人工智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助力构建AI赋能“四新”专业的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3)致力于构建高品质的思政案例。在构建教学资源的同时,紧密围绕课程思政主题,提炼思政要素,聚焦于创新素养、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凝练的典型课程思政案例,建立了计算思维的概念。通过思政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重要性,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体会计算机课程的价值,并激励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是计算机竞赛取得较好成绩。在全校各学院的鼎力支持下,承担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组织与实施任务。该赛事为国家级竞赛项目之一。在近三年的赛事中,云大学子荣获国家一等奖两项,以及二等奖、三等奖共计十余项。
0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团队
1. 团队简介:李博,云南大学东陆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NSFC重点项目(4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译著15部,在Scienc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Plants 等发表论文360余篇。2021年,依托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组建团队,近三年先后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顶尖团队(2023)等,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形成了重要影响力。
2. 事迹材料:
(1)教学工作:承担《普通生态学》《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学启航》《生态文明导论》《生态学原著选读》《全球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共32门;获得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23)。
(2)科研工作:获重点研发计划1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基金面上地区青年基金共12项、云南省重大项目1项。
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生物多样性抵御生物入侵的响应机制与受损系统的生态恢复(2022YFC2601100),2022/11-2025/10,李博(主持),1300万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高黎贡山生态功能提升与入侵植物物种防控技术-课题二“高黎贡山外来入侵植物现状评估及防控技术体系”(2022YFF1302402),2022/09-2025/08,耿宇鹏(主持),250万元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重要入侵生物对本土物种和脆弱生境的损伤机制及防护研究-课题二“非对称竞争等种间关系及导致本土种毁损和种群衰减的机制”(2023YFC2604502),2023/11-2026/10,王毅(主持),364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基于功能性状的云南外来植物入侵性与风险评估研究(U23A20160),2024/01-2027/12,耿宇鹏(主持),265万元。
云南省科技厅兴滇人才顶尖团队: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202405AS350011)2024/01-2028/12,李博(主持),200万元。
云南省科技计划联合专项-重大项目,种间互作网络复杂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202401BF070001-027),2024-2027,廖金宝(主持),200万。
在Science、Nature Ecology&Evolution、Ecology、Ecology Letters等top期刊发表论文 15 篇。
(l)Zhang HL, Chase JM & Liao JB*, 2024.Habitat amount modulates biodiversity responsesto fragmentation,Nature Ecology& Evolution,8:1437-1447.Nie M, Liu WW, Pennings $C & Li B*, 2023. Lessons from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alterniflora in coastal China. Ecology, 104(1):e3874.Zhang HL, Bearup D, Barab¡s G, Fagan WF, Nijs l, Chen DD & Liao JB*. 2023. Complexnonmonotonic responses of biodiversity to habitat destruction. Ecology, 104(12): e4177.Guo GM, Barabás G, Takimoto G, Bearup D, Fagan WF, Chen DD & Liao JB*. 2023Towards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variation in aquatic food chain length. Ecolog)Leners.26(11):1926-1939.
Wang XX, Xiao XM, He Q, Zhang X, Wu JH & Li B*. 2022. Biological invasions inChina's coastal zone.Science.378:597.
3、著作:
李博、马志军、吴纪华、鞠瑞亭著,植物入侵生态学:互花米草的案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李博、吴纪华、万方浩等,生物入侵:全球变化下的生态灾难。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出版中)
4、科研奖励
2024年,徐云剑获英国生态学会“2023年霍尔丹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奖”(The 2023 Haldane Prize for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2023年,李博获中国生态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5、平台建设
(1)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获批。
(2)云南省兴滇人才计划顶尖团队,2023年获批。
03
基建管理团队
1. 团队简介:团队由现场管理与造价管理团队构成。学校基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及基建处处长共同承担日常管理职责,并主导协调各方面力量,以全面推进基建项目。技术总监则主导项目前期工作,包括总体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申报以及现场技术管理。基建处施工管理科负责工程的报批报建工作,并对现场质量、安全、工期进行管控。招标合同科则负责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及合同的执行。综合科则负责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对接以及业务的综合协调。
2. 事迹材料:
团队以打造令师生满意的校园环境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执行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工作安排。面对呈贡校区一期工程中诸多难题和挑战,基建处全体成员通过精确设计、精确施工、精确管理,团队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团队成员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工作,无论晴雨都坚守岗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呈贡校区二期建设期间,共举行了750余次工程推进会议,进行了420余次专项检查,解决了5160余项涉及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等方面的问题。完成了总建筑面积达42.2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一栋栋高楼大厦相继落成,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天文研究中心、植物温室等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竣工,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综合训练馆、游泳馆、田径场等体育设施的完善,弥补了体育设施的不足,丰富了师生的文体活动,满足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需求。大量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投入使用,加强了保障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紧张的工期要求下,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学校要求的附中大学城校区,5、6、7、8号学生宿舍等建设任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获得多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奖项。
管理团队在造价控制方面采取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措施,包括对图纸进行优化、实施变更管控以及加强现场管控。尽管面临人工成本和主要材料价格显著上涨,以及结构和抗震规范的重大调整等不利因素,呈贡校区二期建设的造价仍然被精确控制在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规定的范围内。
呈贡校区二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对基坑、塔吊、高空作业以及消防隐患等关键环节和要素实施了严格控制。在过去五年中,未出现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对基建领域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底线的坚守以及纪律的遵守。在这一时期内,学校基建领域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亦未收到任何违法违纪的举报线索。
呈贡校区二期建设已顺利完成所有报批报建手续,遵循法律法规稳步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不动产权证书,其他项目的联合验收、竣工备案及不动产权证书的办理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三期建设及其他所有建设项目均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目前,呈贡校区三期建设的规划已经完成,其中,呈贡校区新建学生宿舍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已经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提级论证和可研批复,预计年内开工,计划于2025年交付使用;东陆校区东方红学生宿舍、东二院学生宿舍及辅助用房建设项目已经启动,现代工学院、碳中和创新与大健康研发中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已获批,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科研平台建设及学生宿舍建设的中央财政资金。这些项目的推进,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提升科研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个人奖一等奖简介及事迹材料
(共计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01
王仲翔
人物简介:王仲翔,男,汉族,1968年9月生,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学习和工作,2009年聘为上海天文台研究员,2017年聘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为上海天文台高能天体研究和红外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19年晋升为研究员二级。2020年作为三层次人才引进到云南大学,任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研究员。
2.事迹材料:
1、以积极热情态度从事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规划。承担研究生课程“高能天体物理”以及本科生2018级和2019级的“高能天体物理导论课程”,高质量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参加各类科研活动,还先后指导了3个本科生团组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其中一个项目荣获省级荣誉。
2、认真从事人才培养,为我国天文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5名,3名硕士毕业生顺利毕业。其指导的博士生郑冬在云南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理工科重点项目中展现出突出的科研能力。
3、努力工作,为团组争取获得持续良好发展基础。2021年申请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获50万元的经费支持;2022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55万元的经费;2023年获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项目的支持,经费达270万元。
4、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20年以来,王仲翔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天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6篇研究论文,其中以云南大学为第一单位的有18篇,包括11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和2篇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5、工作成绩获得学院认可。在2022—2023年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
02
王家强
1. 人物简介:王家强,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5年1月生,现任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教授。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5年出国深造,先后在泰国清迈大学参与了由德国政府资助并与泰国合作的环境危险评估国际项目的学习,并在美国西北大学及堪萨斯州立大学化学系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返回母校担任教职,目前为云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云岭学者省委联系专家、东陆骨干教授等职。同时担任云南水环境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云南绿色褐煤能源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昆明市污水处理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水污染光催化治理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此外,他还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能源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2. 事迹材料:
王家强学成归国后,将他在多个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经验融会贯通,将国家和云南省的重大需求置于科研工作的核心位置,致力于在云岭大地进行学术研究。他以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基础,从无到有,组建并成功获批了云南大学第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废水光催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此领域,他较早地开展了生物模板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及其成套设备的研究,并推动了其产业化和广泛应用。作为主要完成人,他荣获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26篇SCI论文,并在Springer和Wiley出版社分别撰写了一章英文专著。此外,他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了12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包括2项美国专利),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研究项目。作为大会主席,成功承办了规模超过4000人的中国化学会第21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在有机锡等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他发现了有机金属对云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撰写的《云南培育壮大有机金属新兴产业建议》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针对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消毒或微污染水体(化学需氧量小于200毫克/升)处理的现状,且大多数应用仍停留在小规模(小于1吨/日)阶段,实际应用范围有限,王家强带领研究团队,针对云南烟草、农副产品深加工、煤化工、冶金等关键产业和行业产生的难以用常规方法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功克服了光催化技术在该领域的技术工艺和处理规模的限制,研发出仿生光催化材料与原位再生技术、新型光催化水处理关键技术及系列处理工艺。他们设计并制造了成套模块化装备,并成功实施了工程示范及推广应用。此外,团队完成了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工程、气浮工艺副产物-藻渣脱水剂(处理滇池含藻水7000吨/日)的产业化应用,构建了某饮用水水库8000平方米的漂浮除磷示范区,并正在对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的河流水进行深度除磷。团队建设的牟定农村饮水安全科技成果应用与示范脱贫攻坚项目,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排名第六。在缺乏文献参考的情况下,他们原创性地开发了氯化亚砜等易制毒化学品及毒品的环境友好处置技术及装备,目前该技术已扩展至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安全收集及预处理,助力建设无废城市(校园)。
在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履行服务社会职责的同时,王家强的教学成效也颇为显著:其讲授的《材料化学》课程于2010年荣获云南大学首批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称号及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王家强指导的本科生在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自然科学论文类二等奖。分别培养出省优秀博士论文和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一篇,同时其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团队组二等奖。
03
付秋静
1. 人物简介:付秋静,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3年1月生,2007年8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政府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培训课程讲师。曾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第八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三等奖,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国家级省级奖励。主持思向云端-云南大学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获评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师工作室,并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高等教育学会等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工作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篇)。工作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非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荣获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奖励共7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共2项。
2. 事迹材料:
立足于自身的岗位职责,以辅导员、基层团委书记、任课教师这三种身份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创新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坚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育人工作,结合这三种角色和工作定位,开展教学、科研以及服务活动。
一、教学
付秋静结合辅导员和团学工作,为本科生讲授《管理学原理》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她将理论与案例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闭环学习模式,确保学生与课程同步,实现课程价值。她还引导学生从学习到生涯的转变,考虑学生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引入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工具,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获得广泛赞誉。
二、科研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云南省辅导员发展中心项目1项、云南大学工作创新实践研究项目1项、云南大学共青团研究中心项目1项、云南大学 2022—2023年辅导员工作研究项目(重点项目)1项,参与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研究课题1项、云南省高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1项。
发表多篇论文,获 2021年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2020年云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9年云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CSSCI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2篇。
三、管理服务
(一)立足辅导员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引领
负责的思向云端——云南大学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荣获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师工作室称号,同时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该工作室依托“YNU 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和“我是云大人”等新媒体平台,以辅导员为核心,致力于建立一个促进教学和研究互动的高技术工作室,为大学生和辅导员的成长提供服务。工作室巩固基础、建设团队、发声和产出精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为目标,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的效果。目前,工作室已建立辅导员工作案例数据库,发布56期原创视频产品,成为省内领先的网络思政公众号。推出多个精品新媒体栏目,如“新时代·新思想”系列微宣讲等,并邀请优秀青年开展宣讲会。工作室还推出原创作品,如“辅导员毕业季赠歌——明天你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得师生和校友的高度认可。
(二)紧抓基层团学工作,聚焦工作主责主业
1.专门化培育,助推学生创业创新。
指导学生项目在云南省第七届、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云南省金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云南省省级决赛中荣获国家级铜奖,在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云南省银奖,在云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荣获云南省一等奖。
2.注重社会服务,实践育人。组织学生赴云南各地开展“三下乡”活动,连续三年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UPA公共管理强化班合作,组建联合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践,被评为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团队调研新闻稿在《光明日报》和新华网客户端发表。曾获2017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青年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入选2018年全国大中专青年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最具影响好项目。
3.动员青年学生前往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区。推荐优秀团员参与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指导11名学生加入,支持脱贫和乡村振兴。3人获“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4人获“中国青年学生自强之星”,另有1人获“中国青年好网民”等荣誉,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关注学生需求,指导社团建设,发挥特长。建立“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和公益社团“微尘社”,推广“爱心单车”项目至多所高校;指导演讲与口才协会,参与全国比赛。
04
李家祥
1. 人物简介:李家祥,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5年2月生,1989年7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教育学院院长、职业与继续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曾担任云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景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云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资产管理处长、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务。同时受聘为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工作专家,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等职务。
2.事迹材料:
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李家祥长期致力于基层学院的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2018年,他主导申报并创建了全国首批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成为云南省首个高校基层党委获得批准。2019年,在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进会上,他作为全国五家学院党委之一分享了经验,并发表了题为《示范引领、党建育人,立足祖国边疆培养一流英才》的报告。李家祥恪守教育规律,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身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科学研究。他主持并完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云南职业教育一百年文献史料汇编》《新中国70年云贵川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云南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等多部著作的出版工作。这些著作内容广泛,涉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师资建设、课程思政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核心问题,为云南省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在35年的工作历程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地方,无论是在行政职能部门还是在基层学院,无论是在教育岗位还是管理岗位,始终恪守组织的安排,致力于在其所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热爱并专业。自2020年到学院工作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指导及支持下,他团结带领学院领导团队和全体教职工,全力整合资源,推动学院转型和升级,致力于打造云南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品牌,构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他领导的继续教育工作为学校创造了13401万元的收入。目前,以学校成立教育学院为契机,他团结全院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学院的核心任务,稳步、有力、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教育培训等工作,强化了责任担当,确保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恪守“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致力于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服务祖国的导师。持续在教学一线承担教学任务,为研究生讲授职业教育发展前沿、教育研究方法、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等课程。秉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完善教育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强化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并助力学生就业与创业,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关切,鼓励学生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创新创业等领域,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感受国家发展的脉动,倾听人民的心声,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真挚情感和对社会实践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院非学历教育工作,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在与各行各业人才的交流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贡献社会。组织研究生开展“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中老铁路沿线职业教育调研”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位于学校前列。
05
张力
1. 人物简介:张力,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1年3月生,1987年8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教授。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教学名师、兴滇人才奖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讲授多门课程,主编四本教材,培养博士32名,硕士58名,其中1名博士获全国优博提名,8篇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主持完成/在研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 230余篇,引用5000余篇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1项。曾任数理学院、物理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和副校长,为学校物理和天文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 事迹材料:
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开设《普通物理实验》《力学》《量子力学》《照亮世界的物理学》《天体物理前沿专题》《天文学简介》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高能天体物理》《活动星系核》和《致密天体物理》等课程:主编四本教材:《普通物理实验》(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近代物理实验》、(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和《大学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13);《云南大学“数理基地”建设》获 2005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物理实验教学层次化创新设计及应用》获2021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从1999年开设招收硕士和2002年开设招收博士起,已培养毕业博士32名,硕士58名,其中1名博士获全国优博提名,8名获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宝钢优秀教师、云南省教学名师等称号和云南教育功勋奖潜心科研,科学研究成果累累。
科研上,主要从事宇宙线物理和理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4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成为云南省高校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完成/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子课题1项;已在国际天文/物理顶级刊物等上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引用5000余篇次;研究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3项(两项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由于工作业绩,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第二届“兴滇人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等称号和中国天文学会2012-2022年度突出贡献奖;带领研究团队,获得了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天体物理和宇宙线创新团队。
致力管理,学科建设屡创佳绩。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科建设及管理服务努力工作,作为四个方向的带头人之一,于 2000年获准理论物理二级学科博士授权。从2002年起,先后担任数理学院和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的院长以及副校长,于2004年底使得试办十年之久的国家理科基地“数理基地”成为国家理科正式基地;带领物理同仁,作为四个方面的带头人之一,于2010年底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是目前为止云南省唯一的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了服务国家天文战略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开始了天文学科的创办,2012年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合作,创办了“熊庆来天文菁英班”,2013年12月成立了云南大学天文系,本人任创始系主任,从此与天文学科的同仁们一起,开始了学校天文学科的建设,通过十年努力,天文学科形成本(2014年获批并招生,2019年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硕(2018年获授权)、博(2021年获授权)以及博士后(2023年获批)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06
罗群
1. 人物简介:罗群,女,1968年7月生,汉族,无党派,历史学博士,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兴滇英才计划云岭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云南省史学会会长,昆明市五华区政协常委等。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研究。
2. 事迹材料:
一、教学成绩
1990年12月加入云南大学以来,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和边疆学的教学与研究。近五年负责了7门本科课程和4门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主持教育部新文科教改项目和5项省级及校级教改项目,主编《云南省经济史》《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融合创新”理念下中国经济史课程体系构建与协同育人的探索及实践》项目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参与了3项云南大学教学成果奖,并发表了10余篇教学论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热情指导学生,鼓励他们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动态,培养解决全球问题的志向,以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学主线,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色和云大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近五年来共指导本科生18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研究生10人,毕业生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统战部门工作,助力当地脱贫、乡村振兴、教育和治理进步,促进民族团结。
二、科研成果
本人长期从事中国边疆史、中国近现代史科研与教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历史上边疆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历程及其比较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项。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 部,在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 7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学界和同行的充分肯定,被广泛征引和转载,在学界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针对 20世纪以来西方有关中国边疆研究成果中“去中心化”等问题,本人连续撰写多篇文章,发表在权威刊物予以回应,并接受新华社等记者专访,抵制西方学者借学术研究进行错误舆情引导。其中,《惕“去中国化”陷阱--评西方学者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优秀论文。
三、管理服务
担任历史与档案学院领导期间,推动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显著进步。学院的两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中国史专业连续两年在中国软科排名中位列第11,跻身全国前10%。深化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实施了“1+2+1”联合培养机制和“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促进了云南大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担任云南省史学会会长、云南省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历史学学科组组长,负责云南省历史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并协调全省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任务。作为中宣部特邀专家,参与国家清史工程“人物传记”部分的审读工作。
作为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于统一战线事业,致力于服务地区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边疆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历程及其比较研究”期间,深入研究并总结了历史上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在担任区政协常委职务期间,主动开展社会调研、社区服务以及参政议政活动,深入学习并积极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宣讲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边疆安全与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等议题,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7
胡凤益
1. 人物简介:胡凤益,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9年11月生,2015年8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云岭学者,博导/研究员、新基石研究员、云岭学者。现任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兼职教育部植物生产类(农艺类)本科专业教指委委员,云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2、事迹材料:
胡凤益教授长期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始终将学生培养置于核心地位,并以学术报国为己任,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在其领导下,团队专注于多年生稻的育种研究,长期探索多年生稻遗传改良,将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品种,创制了“一次栽种,多次收割”的多年生稻,目前已有6个多年生稻品种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并在适宜区域得到推广和应用。依托云南大学建有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主持4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技项目,在Scienc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Molecular Plant、Field Crops Research、Sustainability以及《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稻米》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科技论文。“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被 Science 学术期刊选为 2022 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并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成果。
在人才培养的领域,我们致力于研究以科技小院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成功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我们构建了以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为核心的农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三农情怀、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师生协同”为四大支柱,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这一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三在”路径上,即在农村建立小院、在田野设置课堂、在小院驻扎师生,以此巩固对“三农”的深厚情感;同时,将“情怀育人、事业育人、实践育人”的“三育人”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论文课题、团队研究、创新大赛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并以导师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学生论文与水稻产业发展的融合、师生共同成长与乡村发展的融合为“三融合”目标,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由此形成了研究生培养的“横向知识拓展、纵向能力提升、深化‘三农’情怀、将论文书写于祖国大地”的云大实践。团队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研究生类)二等奖,成为当年云南省唯一获得该类别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团队,并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2024年)。我们指导的学生项目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等荣誉。此外,我们指导的青年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云南大学东陆青年计划、云南大学青年培优计划等人才项目的支持,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08
高志英
1. 人物简介:高志英,女,纳西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4年7月生。1998年7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教授,云南大学东陆特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云南省“云岭学者”,云南省“百名社科学家”,云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在多个学会担任理事职务,包括中国民族学会、人类学会与宗教学会,并作为云南省人大立法委顾问,被云南省委统战部、民宗委、文旅厅、教育厅、省妇联等机构特聘为顾问,承担了40余项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统战部、民宗委等科研项目。
2. 事迹材料:
高志英在云南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坚定地返回怒江地区投身教育工作。十年的教育实践之后,出于对知识深度追求的渴望,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博士后流动站顺利完成研究工作。此后,依然持续学习,不懈追求,成为少数民族女性学者中罕见的“云岭学者”之一。她对知识的纯真渴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激励着边疆地区的学子们勇往直前,攀登学术的高峰。
自踏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高志英便将学术研究视为其毕生追求的事业,并以此为准则,致力于超越前人而不遗忘前人的成就。在早期从事历史学研究时,坚持“言必有据”的原则,对历史的海洋充满热情;转而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后,始终恪守“无调查则无发言”的信条,每年花费大半时间在中缅、中越及中老边境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在这些区域的民族历史渊源、社会演变及文化交融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被誉为“田野狂人”。
在三十八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开设了十余门课程。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始终牢记“欲授人以渔,必先自备江海”,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并在师生互动中强调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道德教育的并重,深受学生和同行的欢迎与认可。指导六十余名中外博士生和硕士生,坚持在实地调查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们在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方面均表现出色。许多学生在国际知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以及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了专著和论文,并荣获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省校级优秀毕业生、云南省“挑战杯”二等奖、云南大学“理解中国”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高志英长期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学子完成学业、拓宽视野、塑造品格。对于边远山区贫困家庭学子,她经常为他们提供周末和假期的食宿,资助学费、医疗费、生活费以及往返学校和家庭的路费,并给予鼓励、推荐、资助和培养,以助其深造。对于她指导的边疆少数民族硕士、博士生,除了承担学生田野调查和外出参会的费用外,还积极资助他们购买书籍和其他研究器材,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多方面能力的人才。其指导的国内傈僳族首位全职女博士,从预科到博士的大部分学费、生活费、调研费等皆由高志英承担,其后又资助了两位独龙族硕士生。高志英还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帮助东南亚国家跨境民族的贫困学子,目前已有20多名缅甸、泰国的傈僳、怒族学生受到她的影响和帮助,选择到中国求学。
09
徐丹
1. 人物简介:徐丹,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10月生,1993年4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信息学院教授。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师德标兵、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等奖励称号。
2. 事迹材料:
(一)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
在云南大学执教逾三十年,始终不渝地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课程。即便身患癌症,需接受手术和化疗,导致某学期无法授课,但其教学任务均在随后的学期得到及时的补充。主要负责《计算机图形学》《高级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课程的主讲工作,始终以学生和教学为核心,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教学改革,率先在本校本科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全方位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科研与竞赛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注重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所教授的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获云南大学2023-2024学年度“最美教师”称号及信息学院“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殊荣。多次荣获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三等奖,指导学生荣获“挑战杯”、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及省级金奖、银奖,同时荣获“西部计算机教育提升计划”大学生科创项目一等奖。指导的四篇博士论文和四篇硕士论文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学位论文。负责的“视觉媒体与文化计算”云南省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在2024年的结项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二)科研工作
致力于图形图像处理、视觉计算、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荣获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等多项奖励称号。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厅与云南大学“双一流”联合基金重大项目等20余项科研基金项目,在国际及国内的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出版了3部科学出版社专著,并获得了1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此外,还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等多项科学技术奖励。
现为计算学会、通信学会、图像图形学会及亚洲图形学会的高级会员,IEEE与ACM的成员。在多个国际与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中担任主席职务,包括第七届IEEEICMLC2008国际会议的Local Arrangement主席、第一届ACM ICMSS'2014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以及第十三届ICGIP2021和第三届VRIS2021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担任第十届和第十四届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保护研讨会的大会主席,China VR2022、ChinaMM2023的组织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第十届编委会全体会议的组织者。承办2016中国-以色列可视计算与机器学习双边论坛。作为特邀报告专家,在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教育游戏与虚拟现实学术会议、2016中日双边计算视觉论坛、2016中国-以色列可视计算与机器学习双边论坛、2018首届中国文化计算大会、2020中国苏州第二届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暨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数据体系建设及数字文旅产业化发展峰会,以及2021第四届中国文化计算大会等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特邀报告。
(三)学科贡献
作为信息学院“图形图像”课程群及“视觉媒体与文化计算”学科方向的创始人与学术带头人,为信息学院博士点的申报及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成功申报并获批了云南省信息领域首个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成功申报并获批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视觉媒体与文化计算”云南省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此外,还担任信息学院多个学科平台的学术带头人,包括教育部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建设中的“图形图像课程群”方向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一信息技术与工程基地多媒体方向首席科学家、云南省教育厅网络通信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少数民族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学术带头人以及云南省高校数字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0
常有礼
1. 人物简介:常有礼,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8月生,2004年7月入校参加工作,,现任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校教学督导、教代会代表,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纪律委员、领风读书会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云南赛区评阅专家。
2. 事迹材料:
2004年7月留校任教以来,在大气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组织的教研、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
全程参与并推动了云南大学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办的大气科学菁英班项目的实施工作。负责组织双方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并参与构建了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体系。监督教学风气的建设,实施反馈评价机制,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策划并执行了菁英班的党团学活动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并参与了历届菁英班的选拔过程,为每届菁英班至少开设一门特色课程。担任学业导师,致力于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融合,以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指导学生填报志愿,赢得了学生的高度信赖,为菁英班的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近五年内,菁英班的升学率达86%,2019级地球物理首届菁英班升学率100%,获得了招考单位的高度评价。“协同构建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校所联培大气科学创新人才”项目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1部教学专著,并在2014年、2016年及2020年担任大气科学菁英班及普通班的班主任。2020级菁英班荣获校红旗团支部1次,校先进班集体2次,以及省级先进班集体1次。
致力于菁英班培养体系的领衔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主持3项省部级项目和3项校级项目,开设了4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和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菁英班的学生中有85%以上获得了至少1项省级奖励。作为团队成员之一,《天气学》课程荣获了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的称号。
在教师培养方面,积极传帮带年轻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并指导参与讲课比赛项目申报和班级管理。团队共发表了8篇论文,个人荣获了7项国家和省级奖励。2位青年教师在指导下晋升为高级职称,并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通过参与高等教育学会竞赛目录和观察竞赛目录中所列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重要赛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数学物理基础,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教育部专业审核性评估、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以及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荣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
此外,指导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的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国家级二等奖8项、省一等奖14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1项,并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了国家级三等奖2项,优秀奖7项的佳绩。
在独立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方面,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4项,以及省一等奖46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40项,三次荣获省数学会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国际竞赛方面,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两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此外,指导学生在校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
主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省级基金面上项目1项,为云南省高校低纬高原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致力于挖掘和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潜力,指导2020级菁英班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向国际会议The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AOGS2023)投稿,其论文被接受。该学生随后前往新加坡参会,并在会上展示了墙报。指导本科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项目3项,并协助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
来源 | 人事处
编辑 | 徐雯千 茶映杰
责任编辑 | 胡锐
审核 | 李哲
©云南大学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 查看更多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云南大学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老师,您辛苦了!云南大学2024年教师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