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中和”系列之七】请收藏一份手绘“双碳”知识地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仅需要坚定不移的治理决心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努力突破现有技术与社会认知的边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当前,国内各地方和部门正积极推进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相关政策制定和策略行动。受限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性、复杂性和前沿性,规划者和行动者亟需一份科学、清晰、易懂的知识地图。为此,《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行动》一书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应社会关切,客观展示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行动》一书呈现给了读者朋友们一份完整的碳中和知识地图,名字很好记:12345。“1”指一个目标,即实现碳中和;“2”指两个方向,即减少碳排放、增加碳移除;“3”指三个体系,即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高效用能体系建设、负排放体系建设;“4”指四个板块,即能源体系转型、重点领域减排、技术固碳、生态固碳;“5”指五个任务,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转型、碳捕集利用封存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增汇。简而言之,要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坚持两个方向发力, 加快建成三大体系,重点关注四个领域,尽早部署五大重点任务!


手绘版“碳中和”知识地图

(建议放大观看)


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1

一个目标

实现碳中和

2

二个方向

减少碳排放、增加碳移除

3

三个体系

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高效用能体系建设、负排放体系建设

4

四个版块

能源体系转型、重点领域减排、技术固碳、生态固碳

5

五个任务

新型电力系统、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转型、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增汇



1

"一个目标"

即实现碳中和。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该报告显示,自1850-190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约1℃,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来看,全球温升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同时该报告对未来几十年内超过1.5℃的全球升温水平的可能性进行了新的估计,指出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将升温限制在接近1.5℃甚至是2℃将是无法实现的。全人类只有继续扩大减排力度,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尽快实现碳中和,才有助于控制温升,从而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


2

“二个方向”

即减少碳排放、增加碳移除。从碳中和的定义来看,实现碳中和的行动逻辑基本遵循“控制减少排放”和“移除抵消排放”两条路径:从排放控制视角来看,要尽可能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得碳排放“近零”;而从排放移除视角来看,则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碳移除技术,用以实现碳排放的“抵消”。



3

“三个体系”

即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高效用能体系建设、负排放体系建设。沿着“2个方向”的思路,绿色能源体系、高能效循环利用体系、负排放体系共同构成了碳中和行动路径的主要组成部分。绿色能源体系的建设包括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有限利用、非化石能源的快速替代,以及提升能源综合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彼此依存,不可分割。高能效循环利用体系则需要从生产和消费侧两端同时发力,促进节能增效,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负排放体系包括建立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增汇机制和开展基于工业技术的碳捕集技术应用。


4

“四个板块”

指能源体系转型、重点领域减排、技术固碳、生态固碳。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必要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清洁高效有限利用,加速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还需要关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如工业减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农业,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等。另外,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吸收和贮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和应用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5

“五个任务”

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转型、碳捕集利用封存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增汇。一是在能源体系转型中,经济部门电气化是绿色能源体系建成的基础,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任务。二是在生产方式转型中,需要重点关注碳排放主要来源的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四大部门,实现其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构建高能效循环利用体系的必然要求。三是在生活方式转型中,通过绿色消费、合理饮食、优化居住、低碳出行等,减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四是在碳捕集利用封存应用中,采用一些基于工业技术的碳捕集方法,如CCUS、BECCS、DAC等为排放移除提供支撑。五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增汇中,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都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和固定,对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和维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获取全书

您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

作者:杨越、陈玲、薛澜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推荐阅读

期刊发表 | 杨越、陈玲、薛澜:中国蓝碳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策略选择

媒体报道 | China Daily 杨越 陈玲:Blue Solution

期刊发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杨越、陈玲、薛澜:寻找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同步关注CIDEG自媒体平台

CIDEG视频号

CIDEG微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CIDE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