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零碳智库论坛观点 | 张建宇:中美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上必须合作(附视频回放)

张建宇 清华大学CIDEG
2024-10-01

活动回顾

7月8日下午,零碳智库系列论坛第二期——双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举行,并通过清华大学视频号和抖音、搜狐财经视频号、学堂在线、CIDEG视频号等多平台进行直播,当天近13万人次观看直播。


本期论坛围绕“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对话,与气候变化研究者、气候治理专家等一同探讨我国双碳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和优化路径。特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俊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段宏波做客本期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芳主持。



“清华大学CIDEG”根据现场发言实录,整理了张建宇院长对话中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问题 1


“双碳”目标下的善治。如果要支撑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怎样的良好治理体系?这种理想的良好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和核心特征是什么?

第一,以人民的环境福祉为核心的,建立减污降碳的综合治理体系。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最后要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福祉问题,不管是水气土固废造成的环境影响,还是由于长期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的气候影响,问题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需求。所以气候变化的第一要务是要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好,长期稳定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环境福祉。


第二,是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新型能源系统。新的安全观已将能源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是自己能源的简单供给和需求问题,也有时空分布问题,也有在极端气候情况下依然能够保障能源供给的问题。由于俄乌冲突一系列影响,实际上能源安全问题已上升到更高层面。建立新型的能源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是能源安全观的一种新体现。当然这不等于完全抛弃化石能源,合理布局来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第三,是以共同与区别原则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局观,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共同与区别这样原则之后,不同国家有时候对共同与区别原则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巴黎协定》提出NDC后。但是共同与区别原则依然适用于全球气候治理,因为问题根源还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虽然说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到2050年或者是2060年全球实现碳中和,但这并不等于抹去发达国家历史当中的责任。新时代下共同与区别原则应该赋予新的使命。比如不只是各个国家的责任,也适用于不同国家未来推动全球低碳过程中的责任分配。中国政府提出绿色“一带一路”,习主席提出不再兴建海外煤电场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都为新型的共同与区别给了一个新的解释。


问题 2


您觉得中美有没有可能在“一带一路”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合作吗?可能存在着哪些挑战和风险呢?

中美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上必须合作,并加大合作的力度。拜登在选举时提出要做“气候总统”承诺,要把川普上台之后退出《巴黎协定》损失在4年内补回来,也试图在国内做一系列的B3W的立法计划。拜登总统非常明确的承诺气候变化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为造成的共同面临的挑战,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由全世界共同努力。中美两国从2014年开始,到2015年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发了三个联合声明,其中重要内容都是有关气候变化合作的。中美双方也联手一起推动《巴黎协定》的成立,在COP26中联合发布在21世纪20年代中美共同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声明,建立共同工作组开展合作。


当然现在中美两国之间和而不同,有争议的领域越来越多,但是中美可以把气候问题看成一个共同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风险,靠单一一个国家甚至光靠中美两个国家联手也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共同与区别的原则下,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刻不容缓,应该采取更多务实行动。


郑永年老师在百川论坛上提到,以前经贸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压仓石,未来气候变化能不能成为中美两国新的压仓石?


问题 3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会给“双碳”治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压力?如果着眼于未来,应该怎么样去协同我们国内的“双碳”治理体系跟国际治理体系之间,使得两个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协同?

从全球层面而言中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锚点,应该抓住和中国手拉手的机遇,去解决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人有两个非常基本的判断,与现在的形势非常符合。第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俄乌冲突、疫情实际上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第二是去年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当中重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可以非常好的为全球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但现在“全球发展倡议”还在逐步演进和被大家所接受的过程当中。


中国是未来全球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锚点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定力。中国提出了两个百年,其中第一个百年,建党百年已经过去了,第二个百年就是2049,我们是要在2049年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外延已经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如果世界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在第二个百年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中等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恐怕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第二,体制问题。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提出的目标都是因为《巴黎协定》的要求,但实际上路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五年规划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机制,从1995年开始,五年规划里提出的目标基本都完成了,而且经常是超额完成。实际上只有中国把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一步一步以五年规划为基础逐步落实,这是一个值得世界学习的经验。


第三,能力。中国现在生产全球50%的电动车,80%的太阳能板,70%的动力电池,本身具有提供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而且能够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非常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与中国开展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直接的路径。


问题 4


一句话总结对未来“双碳”治理的寄语或者期望?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要做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请您扫描以上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零碳智库”行动倡议

国内多家智库机构联合发起了“零碳智库”行动倡议,该倡议在鼓励机构自身管理运营低碳转型的同时,强调发挥智库在知识创造、政策影响和公众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开展双碳相关的联合研究、创新育人、教育传播、建言献策等行动,切实提升双碳决策咨询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应有贡献。“零碳智库系列论坛”作为该行动倡议策划的品牌活动之一,于2022年6月正式上线。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未来人居、可持续城市、智能交通、能源转型、碳市场、绿色创新人才等多个主题进行讨论,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微信编辑:李方芳

推荐阅读


零碳论坛观点 | 贺克斌:“五碳并举”——双碳行动与可持续发展(附视频回放)

观点回顾 | 零碳智库论坛第一期:未来城市与可持续人居

零碳智库 | 倡议共同发起机构持续增加中(附邀请函)

CIDEG视频号

CIDEG微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CIDE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