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薛澜:中国数字政府建设需思考数字化转型过程
近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受邀出席“数字政府40人论坛”首次会议并发表致辞演讲。他表示: 中国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需要学者们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思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清华大学CIDEG”特将演讲实录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薛澜教授在线发言
2023年6月17日,“数字政府40人论坛”首次会议在北京市圆满召开。本次论坛会议为响应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培育数字治理生态”为主题,聚学界、政界和业界的专家代表于一堂,对中国数字政府理论研究与应用创新展开了全面研讨。
薛澜教授首先期待本论坛能够凝聚智慧,碰撞思想,成为数字政府研究和实践的创新交流平台。他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我们社会的组织方式和公共治理的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家高度关注数字政府的建设意义重大。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数字政府列专章讨论,第17章的标题就是“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即要求从加强公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府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来建设数字政府。
薛澜教授指出,中国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需要学者们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思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首先,数字工具在政府数字化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数字工具不应是简单的应用性工具,仅仅使得政府在现有流程下运行的更加有效,而应该从管理流程本身去下功夫,探讨原有的政府管理流程如何创新,如何改进。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和戈尔政府上台之后就曾经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政府流程再造。薛澜教授认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政府在传统公共管理框架下多方面的垄断地位也受到挑战,开始向多元共治的方向转变。此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政府管理对象的转变,不仅仅包括现有物理空间,还要向网络空间转化。这个过程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数字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推动公共管理形态的转变来适应这个新情况。其次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管理方式转变,如何去驱动管理工具的变革。薛澜教授进一步强调,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数字政府基本的使命和意义,应警惕数字转型的异化,让政府沦为数据的工具。
最后,薛澜教授表示期待本次论坛能让我们对中国数字政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让数字政府的建设在健康轨道上稳步发展,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数据与治理
推荐阅读
同步关注CIDEG自媒体平台
CIDEG视频号
CIDEG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