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学子,学在耶鲁——华中师范大学赴美暑期访学团独家记录

终于放假的阿文 华师文院 2021-03-17


2019年7月5日至26日,文学院赴美暑期访学团深入美国,走进课堂,开展了为期21天的美国社会文化与考察之行。行程的第一部分是耶鲁访学,同学们走进课堂,进行了为期6天的研学课程学习。此次学习邀请了耶鲁大学夏校校长Jeanne Follansbee、耶鲁大学科研处主任Dennis Titley、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Kang、耶鲁大学跨文化研究教授Thomas Peng等人为同学们讲授课程,同时结合校园与城市参观,研学生活丰富多彩。


聆听美式音乐,走进美国文化


伴随着悠扬的美式音乐,我们的耶鲁学习之旅正式拉开帷幕。开营仪式上,当地著名歌手Kathryn Thomas为我们演唱了三首优美的歌曲。课堂上,耶鲁大学的音乐老师Mendy 给我们介绍了美国音乐的类别和历史。我们欣赏了几曲优美的音乐,了解了美国的音乐文化,比如蓝调等特色的美国音乐。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短,大多是外来音乐的汇入,由此造就了多元融合、富有特色的美式音乐。通过了解美国音乐,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美国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同时这也是本次“美国社会与文化”考察主题的重要展现。



解读两位作家,欣赏美国文学


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触角扎根于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他的早期作品尤以两部历险记著称,透着一股狡黠又纯真的机灵劲儿,轻快幽默的文风包裹着严肃温暖的内核。创作后期他因为人生际遇动荡而文风大变,充斥着死亡的颓丧感受和悲观的厌世情绪。




爱伦坡是美国哥特式文学作品先驱,《The raven》作为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集中杂糅了阴森幽怖的氛围和“永不复回”的凄婉心绪。永不复回的时光,永不复回的爱人,挣扎在永恒悲痛中无法清醒的魂灵,展现出作者对人物雕琢内心世界和构造华丽颓废世界的高超技巧。



作为文学院的学生,在平常的阅读和学习中对两位著名的美国作家都有所涉猎,但是这是首次聆听本土人民对自己的作家作品的评价和理解,通过对中美文学研究成果及批评方法的对比,我们受益良多。


感悟女性文学,感受科学魅力


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的资深研究者Kang教授为我们系统阐述了女性主义与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波伏娃的《第二性》、米勒特的《性政治》到蒲松龄的《画皮》,再到从我们当代文学中提到的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具体的文学论著中寻以佐证和支持。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都是女性文学方面的新鲜血液。


不论在哪里,卓越的教育家都强调素质课的学习和文理兼修的全面认知。正基于此,大部分学习文科的我们还学习了航空航天工程和生物医学等理科方面内容。


Jian Gang教授在洛克希德公司任职,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飞行器的科学原理,还展示了很多尖端科技,图文并茂,令人叹为观止。而Yibing Qyang教授在耶鲁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心脏疾病。教授逻辑清晰,为我们依次介绍了三种心脏疾病和两种血管病变,讲述了病变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来说虽然略显困难,但也带来了新鲜的感受。我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更领略到科学家的治学态度和风采,我想这种个人的影响才是对于我们最重要的部分。


漫步耶鲁校园,丰富社会实践


除了全方面的关于美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丰富的社会实践考察和参观。学习之余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我们通过漫步校园,更加深入地了解耶鲁大学的文化。




我们来到了耶鲁大学的图书馆,在初到纽黑文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去参观了耶鲁大学的校园和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图书馆,其藏书之丰,令人惊叹,大学之大,不过如此。作为美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大学图书馆,它拥有藏书1100万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校园中心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它由1889届耶鲁大学毕业生、建筑师詹姆斯·甘布尔·罗杰斯(James Gamble Rogers)按照欧洲哥特式风格教堂设计,16层的书库中存放了大约400万册图书。





7月9日,我们结队来到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大学自然史博物馆之一——耶鲁大学Peabody自然博物馆。这是由美国慈善家乔治·皮博迪为他的外甥——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于1866年创建的。在博物馆工作人员胡博士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古代爬行动物展区、古代哺乳动物展区等四大展区,了解到了这片土地上从史前世纪到现代文明中各个阶段的自然历史进程。






走近社会生活,体会美国精神


“如果你爱他,请把他送到纽约;如果你恨他,也请你把他送到纽约。”通过彭博士、Kang教授在美生活的分享,我们了解到在美的生活有利有弊。首先,他们反复强调了美国精神的三个核心:自由、平等、爱。在美国,人们虽然能品尝到西餐,但也要接受食品的冷掉;你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但也要服从最严格的法律;你能享受私密空间做特立独行的独行侠,但也要忍受最漫长的孤独。教授没有给出他自己的价值判断,只是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生活经历,从而让我们自行体会。就像“爱和恨一个人都要把他送到纽约”一样,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选择,在于适合,实在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



在耶鲁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充实而有意义,课上学习与课下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对美国文学和女性文学的兴趣最为浓厚,同时也对航天航空工程等自然科学感到无比的新奇。我们感慨耶鲁完善的校园设施建设,体会到两国不同的授课方式与思维差异。耶鲁教授给予我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全新视角,很多内容是对于国内研究现状的补充,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科技发展的迅猛。将中美两国的社会和教育情况对比来看,可以发现两国的特点和区别,同时也可以认清本国发展的弊端和优势。通过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中美文化的对比,我们的观念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划,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深深感受到知识的广阔与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要不停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灵魂……


我们着迷于Temple Street宽阔整洁的街道和生机盎然的绿植,感叹于耶鲁人对陌生人热情问好与积极帮助的亲切态度,钦佩于老教授专业的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漫步在古典的耶鲁校园中,徜徉在美国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美国文化教育面面观等丰富精彩的课程内容中,我们在光影交错间碰触名校积淀,在幽径古廊中感受学术氛围。


为时一周的耶鲁访学项目,度过的时光饱满充实,留下的回忆弥足珍贵。


文字:孙宁璐 马静远

图片:商怿 杜江宁

排版:梁小莹


往期相关推送:


邂逅台北,宝岛可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年暑期赴台湾师范大学研修团


支教路上 | 一期一遇,世当珍惜


支教路上 | 初见朱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学海无涯,与香港对话——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香港未来文化精英项目


支教路上 | 梦想从这里起航


点在看一起聚焦暑期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