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会变神经病?来,种点“心理学”的草!
文 | 刘莹Beth 图 | unsplash、soogif
今天一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应该是做错了什么事,被妈妈批评了之后,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想关上房门静一静。
但是妈妈穷追不舍,不光不允许孩子关门,还一遍又一遍地质问:
“你今天的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
“你改不改?”
“你该不该得到教训?”
……
尽管小姑娘在第一时间已经承认自己错了。
最终,在妈妈的强力攻势下,小姑娘终于大哭起来:“我已经承认了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来弄我?我已经按照你们说的做了,为什么还要凶我?”而那个妈妈依然不肯停嘴,要求小姑娘写检查。
看到这里,我好想给那个小姑娘一个拥抱,安抚一下她那颗受伤的心。
视频中的妈妈在我们身边绝非少数,大多数家长都会以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需要管教为借口对孩子发号施令,孩子“惹”家长生气的时候当然是最好的管教时机,于是乎家长大呼小叫、各种指责、说教,孩子则满腹委屈、不被理解。
虽然我们自己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但是时代变了,00后的孩子们需要的远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
女儿成长的这些年,我被她“气到”的次数数不胜数,和家人因为某些理念不同发生分歧的情况也时而发生,看到周围妈妈们各种“晒”后产生的焦虑感更是一波又一波,所有这些都促使着我踏上了心理探究这条路。
然而,当我和朋友、老公提及我在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好几个人都不屑地甩给我一句:“你可别搞成神经病了!”
心理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脑袋里的想法、心里的情绪和引发的行为三者之间的关联。
我们的脑袋每天都会不停地冒出各种想法——靠谱的、不靠谱的;我们的心里时不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正面的、负面的,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心理学的范畴。
这样看来,心理学其实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那些敢于去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人并非是心理扭曲到病态,只是他们早早地了解到了,健康的心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生活中,懂一点心理学,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先来回顾一下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视频中的那个妈妈为什么重复指出孩子的错误?
孩子明明已经承认自己错了!
仔细想一想,类似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面对孩子的一点点“毛病”“问题”,我们是不是也曾经不停地唠叨过?
如果在事发时,你稍微感知一下,也许你会发现,好像内心有那么一股不吐不快的能量,想拦也拦不住。
所谓心理学,其实就是告诫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不要盲目地做出本能反应,而要学会向内探究,看看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理性心理学认为,大脑控制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绪的部分隶属两个不同的区域,是无法同时工作的,当一个人的情绪脑开始工作的时候,理性脑的开关就关闭了。
这就是不要在气头上乱说话的原因,因为你说出来的都是非理性的、伤人的话。
让情绪脑停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调动理性脑,想一想是什么让自己这么生气?当一个人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开始慢慢缓和下来。我们故事里的这位妈妈,当她在气头上的时候,她完全可以试着把指责换成内观,我为什么这么生气?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孩子跟我顶嘴,我的权威被挑战了,这怎么可以?家长就代表权威,孩子就要无条件服从,我一定得把她这个毛病板过来。
——深入思考:家长真的就是绝对权威吗?
孩子考试没考好,还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这怎么可以?成绩不好今后就没有好的发展、找不到好工作,她可不能再重蹈我的覆辙。
——深入思考:原来是把自己的恐惧与自卑感映射在了孩子身上。
当我们学会思考的时候,现场就不会像视频中那样火药味十足,不光大人有情绪,孩子也是一肚子的情绪无处释放。
个体心理学的鼻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那本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中说到,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要合作,就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合作方,双方建立平等的关系,夫妻间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案例中,双方该如何合作呢?
妈妈可以用“我感到……”而不是“你+评价”的方式(你改不改?你该不该得到教训?)来表达,因为通常以“你”开头的句式,往往带有一种指责的意味,难道还指望孩子与你合作不成?
心理学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偏好时,喜欢先探究这个人的童年成长环境,也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长、老师对他的教育方式,兄弟姐妹、同龄人对他的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今后的价值观和对自己的认知。
一个管束严厉的家庭可能就会养育出一个胆小、自卑、不自信、不善表达自己的孩子(屈从型人格)。当然,也可能会教育出一个反叛、特立独行、藐视规矩的孩子(攻击型人格)。家长可以通过反观童年来找出自己现在很多行为方式背后的深层原因。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某些个性、思维方式,或者对待事物的某些反应,那么就尽量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父母当年养育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我们现在养育孩子的行为模式,很多时候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虽然我们主观上并不想这样做。
比如我小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管教很严,家长要求什么,我就要照做,不许顶嘴(那个年代典型的乖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我,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在工作上任劳任怨,不会替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在家庭中,我不爱做决策,凡事总是拿不定主意,希望有人替我做主。在意识到自己身上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之后,我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会格外注意不要走我父母的老路。但是,我的很多无意识的行为却依然和父母如出一辙。所以,改变首先来自于对自我的观察(“自我认知”),而这正是心理学教会我的。
前边我们提到了,心理学就是探究想法,想法会导致情绪,情绪会引发不同的行为。
我们先来说说情绪。
一提到情绪,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负面情绪。其实呢,情绪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的能量,会自然产生,也会自行离开。客观地讲,情绪应该是中性的。大家的误区来自于过度崇尚正能量,抵制、压抑负能量,即负面情绪。
试想,一个积极阳光的人,大家当然都喜欢和他相处,而一个满满负能量的人,大家都会避而远之。于是,人们开始积极地展示自己正向的一面,同时把负面的一面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不示之以人。殊不知,久而久之,这股被压抑在身体里的负能量便会伤及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所以,心理学提倡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一方面,有情绪的时候,给情绪找个合适的出口,让它自己离开,不用批判自己。有的时候,仅仅是和自己的情绪安静地共处一会儿就好了。另一方面,减少情绪的出现确实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那么怎么减少呢?
被称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的美国著名应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ABC理论,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应用心理学理论: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件,客观事实;
B-belief代表信念体系,即你对事情的看法;
C-consequence代表情绪,可以是生气、愤怒,也可能是悲观、抑郁或者心里落差。
我们通常认为,是不好的事A导致我们产生情绪C,然而心理学家认为,A使当事者产生了B,最终是B导致了C。如果我们能转变B,C也随之改变了。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对待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觉得不是事儿,而有些人却觉得是天大的事儿,原因就在于此。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多想想自己的B是什么,多和自己进行一些积极的对话。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认真写作业,拖拖拉拉不集中,一会儿跑去吃东西,一会儿又在本子上画小人儿,火就腾一下窜起来了,于是一场家庭战争就爆发了。我们总爱开玩笑说,熊孩子把我气得都快得心脏病了!可是仔细想想,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这个A,真的是我们发脾气产生的情绪C的罪魁祸首吗?B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甚至更多的情形:
因为不完成作业家长可能会被老师点名,面子上过不去呀!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可以自觉完成作业,我家孩子不行?(比较)这不是说明我没教育好吗?
不写好作业,考试就考不好,今后就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家长把问题给放大了,产生了灾难性的想法。
是我们的种种想法B,最终导致了C的爆发。
了解了这些,是不是觉得情绪有救了?
再说说“比较”这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不光大人自己之间会比较,谁的工作职位高,谁挣的钱多,我们也经常拿孩子和孩子作比较。你看隔壁小明考了100分,你怎么就那么笨,永远考不了100分!
有这样一个“银牌脸”现象。
有研究人员分析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柔道选手的面部表情,发现93%的金牌得主在领奖时都露出了笑容,70%的铜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是没有一位银牌得主露出笑容。
为什么呢?
银牌运动员会拿自己与金牌运动员比较,心里想着我要是再努力一点,也许就能拿金牌了,而铜牌运动员会与第四名作比较,会想自己很幸运拿到奖牌了,而第四名什么都拿不到,自然很开心。
这就引出了三种比较:上行比较(让人沮丧),平行比较(激发潜能)和下行比较(让人愉悦),这个概念在《怪诞关系学》这本书中做了详尽的介绍。所以,大部分家长拿自家的孩子和别的成绩好的孩子作比较,就是一种上行比较,很多孩子是非常不开心的,家长所期待的激励效果往往也很难达到。
心理学不光研究、分析人的想法,很多研究成果也是基于对人体本身的特质做出研究后得出的。比如,有些人的竞争意愿强,有些人弱,那些竞争意识弱的人往往会遭批判,被认为不上进。
心理学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已经有足够多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竞争意愿强弱是由睾酮素的分泌水平决定的,了解了这些有科学实验做支撑的理论,再看看自家不爱争不爱抢不爱出风头的孩子,是不是会变得宽容多了呢?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一下《输赢心理学》这本书。
再比如,我们这个社会倾向于认为外向者优于内向者,因为外向者健谈、社交性更强,更爱表现,这就导致在这种大环境下,内向者更容易自卑。读一读《内向者心理学》这本书,你就会了解到,内向与外向者的差别其实主要在于两者的能量获取方式不一样。
外向者通过与人互动获取满满的能量,而内向者靠独处、思考获取能量,如果逼着内向者走出去,天天跟人聚会聊大天,简直就是在快速耗光他们的能量。了解了这些天生的差异性,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理解孩子或者内向的家人。
说了这么多,心理学是不是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恐怖?
如果你也想多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小常识,其实完全无需一本一本啃大部头的著作。现在很多手机软件,比如“得到”,就会把很多书籍整理摘要出来读给你听,省时省力,如果哪些理论吸引到你,再深入阅读也不迟。
我很喜欢“做个终身学习者”这句话,多学、多思考、多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定越来越轻松、美好。
-end-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访问 jingki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