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班这笔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过来人”家长有话说
为了给孩子上课外班,家长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为此,菁kids夏季刊的封面故事中选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几个有不同学段孩子的家庭进行采访,除了国际学校,也兼顾了公立学校。
出乎意料的是,接受采访的几个家庭一年在课外班的花费上都在10万元以内,大大低于我们的预期。或许也有极端的例子,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
另一个出乎意料的是,这届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班时极其理性和克制,同时在坚持和放弃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自己的反思。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课外班故事。
1
坚持,一道父母与孩子
共同面对的难关
“幼儿园阶段就是可以多多尝试的时候,走过了弯路,踩过了坑才能找到真正想要一直去坚持学习的。孩子的课外班,一定要让孩子参与选择,当她参与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份责任感,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家长不问孩子,直接想当然地去替她选择,那鸡飞狗跳的生活不要太酸爽。不仅浪费钱和精力,还影响家庭和睦与亲子感情。”安安妈坦言。
和大多数的小龄孩子家长一样,妈妈陪伴安安尝试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课外班,如舞蹈、英语、钢琴、画画、跆拳道、游泳、乐高机器人、珠心算等等。有一些至今仍在坚持,有一些则没有再继续。
以安安妈的经验,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选择课外班,启蒙和兴趣最重要,要想清楚报班的目的是什么。除此之外,课外班机构与家之间的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再就是要综合考虑机构的环境、经营稳定性、教学理念、老师的稳定性等因素。
一次偶然的机会,幼儿园组织孩子们一起试听智能钢琴的课,引起了安安对钢琴的兴趣,回家跟父母说想学幼儿园的钢琴课。但幼儿园的钢琴课程是多人一起上的大课,在安安妈看来,乐器类的学习肯定是一对一效果最好,于是开始考察钢琴的教学机构。
“首先要看机构是否用心在做音乐教育这件事,环境是否适合学琴。再就是老师对孩子是否用心,孩子与老师的气场是否合得来,还有老师的稳定性、亲和力和教育方法。”安安妈透露。
在安安妈看来,学钢琴是一件只要坚持和努力就能看到结果的事情,她期望安安在收获坚持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份自信。
“所有课外班的坚持其实都是家长的坚持,孩子们没有那么有长性。当新鲜感过去,当畏难的时候,孩子都会想要放弃。当然,家长的坚持也需要经常自己给自己打气。因为孩子的状态会影响你,而你也会反过来影响孩子。”安安妈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
去年,安安面临更换钢琴用书的挑战,练习的难度不断加深,让她在弹琴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挫败,有时会用手指使劲儿砸琴键,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个动作让妈妈特别难以接受,母女俩一度陷入了僵持。
“我会问自己,也会问老师,孩子是不是不适合学钢琴,感谢安安的钢琴老师做了我们的心理后盾。”安安妈回忆。
等安安冷静下来,妈妈和安安坐下来进行了一场认真的谈话,结论是:妈妈会尊重安安的选择,如果继续学,母女俩就一起闯关;如果要放弃,就把课退了,钢琴卖了。最后,安安选择了继续学习钢琴。
经过这番恳谈之后,安安在练琴的时候难免仍会遇到困难,甚至一边练琴一边哭,但她没有再轻言放弃。
“要判断是否真的该放弃,首先是孩子想放弃而家长也认同的情况,就可以真的放弃。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有时是因为畏难,在这种时候,更需要家长温和而坚定的鼓励,及时的表扬也是要有的。”安安妈总结。
2
学校所没有的压力环境
也许课外班可以实现
丁丁4岁左右,父母为她报名了一家商业冰场开设的滑冰课,初衷只是想让孩子锻炼身体而已。
一次上课的过程中,丁丁爸注意到冰场上有一个8、9岁的小女孩在独自练习跳跃,由于动作还不够娴熟,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但完全没有表现出沮丧和挫败,而是一直坚持练习。后来,他在冰场见到这个女孩很多次,发现她不但阳光爱笑,而且快乐、自信。
“那个女孩的样子让我觉得将来也要把我女儿培养成这个样子,就坚定了让她继续学习滑冰的想法。”丁丁爸回忆。
起初,丁丁的滑冰课程安排得并不算密集,每周只是在周末上一次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学了一年多基本入门,爸爸意识到如果想进一步升级,这样的上课频率和练习强度还远远不够。
为了让孩子在更专业的环境学习和训练,丁丁爸将孩子学习滑冰的场地从商业冰场转到了专业的冰上训练机构,连因上学需要搬家,家附近是否有冰场也成为了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日积月累的滑冰学习过程中,丁丁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自从开始滑冰,她几乎没有生过病,偶尔着凉发烧也没超过一天,她甚至成为上小学第一个学期班上20多个学生里唯一没有缺过课的学生。
除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丁丁的抗压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丁丁爸看来,现在的学校教育倾向对孩子正面引导,即使有错误也不会很严厉批评,反而变相形成了一种基本无压力的成长环境。滑冰则不同,教练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引导为主,但有些动作孩子屡次做不好的时候,教练的语气也会很严厉,家长在一旁听着都觉得心里不好受,丁丁也因此没少流眼泪,但是慢慢也就学会了在有压力的环境下寻求进步。
“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孩子不能一直生活在无压力的环境中,所以感受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无论是学花样滑冰,还是学任何其他的内容,遇到困难和压力,面对它,克服它,对孩子都是有好处的。”丁丁爸如是说。
学习花样滑冰的这些年里,丁丁从来没有明确说过想放弃,但丁丁的父母讨论过不下5次要不要放弃滑冰,每次讨论的结果都是:再坚持半年看看。这个五味杂陈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除了金钱方面的投入,更多的是心疼孩子投入的时间成本。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曲线,也许刚开始比较慢,但是一旦开悟了,就会快起来。这点也借鉴到了我们对孩子的其他期望上面,比如学习,慢慢地就不会太焦虑,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节奏,慢慢地成长。”丁丁爸感慨。
3
报课外班,没有什么付出是白费的
Nathan跟他的很多同龄人一样,已经经历过也正在经历着各种课外班的“洗礼”。除了学校的常规学习活动时间以外,他几乎每天放学以后都见缝插针地安排了课外班:周二上思维类网课、周五学网球、周六学钢琴、周日学武术。还会根据时间机动安排学术类的网课、绘画等,之前他还报过足球、游泳、数学、乐高等其他的课外班。
“从疫情到现在,尤其最近这一年半,我觉得在报课外班这件事上可能稍微理性了一点。”Nathan妈说,“如果能重来,有些课外班我可能不会报,但是之前报过的我也不后悔,不同的学习经历对孩子还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帮助的。”
早在Nathan幼儿园时期,爸爸就送他去学足球,个性温和的他踢足球从来不会跟人拼抢,只能跟着别的孩子跑。Nathan的父母始终觉得男孩必须有一个坚持下来的体育项目,对于孩子未来的身体发育和身心成长都会很有裨益。既然他不擅与人争抢,也许网球这种不需要进行直接身体对抗的球类运动会更适合他。
经妈妈的朋友介绍,5岁的Nathan来到一家专业的网球培训机构学习网球。有了之前的经历,Nathan妈这次也下了决心,她认真地跟儿子谈了一次话表明态度:“所有的事都可以商量,但不上网球课,你想都别想,只要你还在上学,这网球课该上你就得上,这将成为你坚持一辈子的事。”妈妈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倒还真断了Nathan轻言放弃的念头。
去年4、5月份,国内疫情稍有缓解,网球线下培训机构开放,Nathan的网球课也从最开始的一对三、一对四,变成了一对一学习。这样的选择除了疫情防护的考虑,与教学效果也密切相关。没从一开始就选择一对一,是Nathan妈让孩子学网球以来踩过的唯一的“坑”。
“孩子一开始上网球课就是一个老师带3、4个孩子,练了差不多有一年。学费相对便宜,但效果特别不明显。从跟教练一对一开始,我才明显感受到孩子的水平进步特别快,而且体力比原来好多了。”Nathan妈回忆。
有一次,为了接到球,Nathan一次次扑倒在地,裤子磨破了,腿也摔破了,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但他还是忍住了没哭,在球场上奋力挥舞着球拍。
看到儿子的变化,妈妈很欣慰:“我觉得无论是打网球还是练武术,多少能让孩子吃点苦,有好几次我都觉得他要哭了,但是他一咬牙就挺过去了,对于他性格的塑造还是有变化的。”
从Nathan妈的经验看来,课外班的选择跟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性格会决定孩子学习下去的意愿。
“上课外班建议从孩子5岁以后开始,起码老师说的东西孩子都能理解。还有一点很重要,让孩子学的东西家长也得喜欢,家长自己就不喜欢,又怎么能带孩子坚持到最后?再就是报课外班之前,可以带孩子多试课,别着急买大的课时包,这样万一孩子不喜欢,也不至于在经济上损失太多。”
Ad
4
课外班贵精不贵多,重在坚持
孩子信息:Celine(右),14岁,哈罗北京10年级
Celine家最先与巴西柔术结缘的是她的爸爸。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搏击类运动十分感兴趣的他机缘巧合地接触到了巴西柔术这项小众运动。
“巴西柔术这个项目是能让小朋友越练越聪明的运动。”Celine爸坦言,“柔术已经成为专业徒手格斗运动员的必修课,它对人体杠杆的利用特别多,特别要求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全身的协调性、头脑的灵活性以及战术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非常锻炼头脑。”
在过去的5、6年里,巴西柔术才逐渐在国内兴起,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相关的培训机构。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下,Celine很早就对巴西柔术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加上她性格外向,喜爱各种体育运动,11岁便在家附近的一所培训机构正式开始了巴西柔术的学习,后来她的弟弟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除了巴西柔术之外,Celine在小学阶段还报过网球、游泳、拉丁舞、打鼓等课外班,总体来说以运动类为主,对此,Celine爸别有一番心思。
“首先,从我们的个人经历来看,小学的学习内容从难度上讲不是很大,应该利用这个阶段让小朋友尽量去开发兴趣、培养爱好。其次,我们认为运动类的培训和学术类的一样重要,甚至是更重要。运动对小朋友的性格塑造和人生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帮助。我们帮他们选择的运动类型课外课,都是比较大众型的运动,在北京这样的教学资源非常充足。同时,我们不过分强调老师的名气,只要是具有资质的、正规的运动类的培训班,老师的水准足以教他们。”
虽然在报班时没有为孩子设定预算额度,但还是要控制报班的数量,尽量不占用周末,至少给孩子留出一天自己的时间与家里的长辈或是朋友相处。原则上每周的课外班数量不超过3个,每次课不超过2个小时。
Celine如今已经进入了中学阶段,课业难度逐渐加码,课外班的选择也开始向学术类倾斜,但是她的巴西柔术也并没有因此而搁置。
“作为家长,我不希望孩子每天在做题,一周有个两次运动换换头脑,可能对做题还有好处。她从小在国际学校环境下长大,我们对于她的学业也从来没要求过什么,只是希望她讲效率,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玩的时候玩,就目前看她自己学习和玩的时间都掌握得很好。”Celine爸表示。
5
花钱报班,买的是家长
内心的平静和孩子的未来
相比奋力“鸡娃”的大多数公立学校家长,果果的妈妈已经算是很“佛系”了。果果虽然是公立学校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但她对待英语学习从未有丝毫懈怠,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母语中文的热爱。
果果不到3岁时,妈妈就把她送到了一所双语幼儿园。同班的另一个孩子的家长特别重视语言教育,在孩子们3岁之后,这位家长便与果果妈商量把幼儿园的外教老师请到家里单独辅导两个孩子的英语。这样的“私教”式学习持续了一年,时间虽不算长,但果果妈觉得效果显著,为果果从小就建立了很好的英语语感和思维基础。
果果有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在国际学校就读,每年过年,三个孩子都会凑在一起住一晚上。到了果果三年级时,两个朋友在一起聊天都习惯用英语,因为怕果果听不懂,在跟她说话时会转成中文。尽管只是好友的贴心之举,但让自尊心强的果果很受刺激,便开始更加发奋地学习英语,看了大量的英文原版视频,英语水平在这一年突飞猛进。
看到果果学习英语的决心和语言天赋,果果妈趁热打铁,为她报名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剑桥FCE考试补习班,刚补习了半年,果果就以优秀通过剑桥FCE考试。剩下的半年补习班课时则转为更高级的剑桥CAE考试补习,果果很快再次以优秀通过了CAE考试。
“对于给孩子报学习类的补习班,我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这种结果并不仅仅是针对升学,而是希望用结果来激励她达到更高的层次。”果果妈坦言。
之后,果果妈又继续安排7年级的果果去学习托福,准备8年级参加托福考试。
“我会定期给她安排一个考试,让她有个目标,不然拿什么来考察她的学习状态?”果果妈在挑选课外班时从来不盲从、不跟风,“我就是挑最权威的班。首先我骨子里不喜欢小班课,要不就一对一,要不就选最权威的大班课。”
在学业相对轻松的小学阶段,果果也没少尝试文艺体育类的课外班,声乐、钢琴、乒乓球、游泳……但随着学业的加重和疫情的影响,这些课外班都自然而然地停掉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思想上的逐渐成熟,对于课外班的安排早已不再是照单全收的态度,而是学会了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
因为觉得孩子语文成绩一般,果果妈曾找过一个一对一的线上语文老师给孩子补习,学费都交了,但果果上了一节课之后,到第二周上课之前突然对妈妈说不想继续跟这个老师学了。妈妈一开始无法理解,但果果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你要这样想,我继续上也可以,但是不好好上,每周耽误这两个小时,你又能把我怎么样。”妈妈原本想再等等看女儿的态度是否会转变,但发现果果很坚决,便也只好将课退掉。
“孩子上中学以后,报班不报班还是跟孩子有关。一种是孩子和家长都确实觉得有必要报,报了她才会认真去听;另一种是家长觉得有必要,而孩子觉得没必要,这就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得不偿失。”果果妈总结。
上中学后的果果唯一在上的一个课外班是为了中考专门补习的地理、生物两门课,每周日下午在线上网课4个小时。
“报课外班到底有没有用,这就是家长焦虑的问题,家长花了钱买内心的平静。最后考试能取得成绩,这班就算没白报。也许这课外班报也是双满分,不报也是双满分,但家长会收获一份心理安慰:反正我给孩子把钱花了。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和老人的钱最好挣,老人愿意用钱去买他的寿命,而家长愿意花钱为孩子买更好的未来。”果果妈如是说。
A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