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蒙古族长调民歌

2014-07-05 民歌中国

-------------------------------------------

【新朋友】点击标题方的蓝色字“民歌中国”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内容。

-------------------------------------------

概述:
  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语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尤以“诺古拉”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唱法最具特色,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他们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历史溯源:
  早在1000多年前,蒙古族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是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上的演变,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大约自公元18世纪起,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艺术特色:
  蒙古长调的表演者身着蒙古长袍,乐器配以马头琴,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
  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延续着游牧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歌曲分类:
  蒙古歌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二是“短调”。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中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尤其在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更能听到长调。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传承与发展:
  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则风格迥异,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能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保护与发展。
  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有效的联合行动。这对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对于蒙古族长调民歌进行更好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