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上海7大女歌星:歌甜人美 一生传奇

2014-10-31 民歌中国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民歌中国”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内容。

-------------------------------------------

所谓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佳人。那个时代的歌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们的故事耐人寻味,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烟云。让我们随着夜上海的旋律,踏进已随岁月消失的十里洋场,去看看她们吧。


周璇——一代歌后 号称“金嗓子”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周璇的一曲《夜上海》道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纸醉金迷。虽处于乱世,然而那时的上海滩却依然一派歌舞升平。那个时候的上海娱乐业,是空前的繁荣昌盛,甚至当时就已经有一大批的影星歌星,其派头比之现代所谓的星星们不仅豪不逊色,甚至大大的超过现在的好多明星。

周璇,一代歌后,她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加上电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凉的身世,因此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心。

生平: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

1931年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后入新华歌舞社。

1934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第二,成为十大歌星之一,被誉为“ 金嗓子”。

1935年从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入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喜临门》、《满园春色》等影片,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狂欢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八一三事变后参加大型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后随上海剧艺社赴菲律宾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任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演员,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厢记》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在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渔家女》、红楼梦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赴香港,相继主演《长相思》、《各有千秋》、《忆江南》、《清宫秘史》等影片,并在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回上海,参加影片《和平鸽》的拍摄,因患病而未竟。

周璇早年身世坎坷,从艺后生业辉煌,感情生活却连遇挫折。出生年月有多种说法,有1918、1919、1920诸说,逝世于1957年9月22日,又说是20日。籍贯有常熟和上海两说。

主要歌曲:夜上海、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来、陋巷之春、月圆花好、疯狂世界、诉衷情、采槟榔等。

姚莉——享有“银嗓子”美称 流行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歌星


说起姚莉的名字,时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数起她的名曲来,中国人听过的应该不少:《玫瑰玫瑰我爱你》、《苏州河边》、《春风吻上我的脸》、《哪个不多情》、《秦淮河畔》……

《玫瑰玫瑰我爱你》被称为20世纪40年代流行歌曲两大高峰之一,是第一首被填上英文词的中国歌,全世界都流行过。但当初创作这首歌时,它只是一支电影配曲。那是1940年,国华公司推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天涯歌女》,由周璇主演。周璇的片子自然要有歌,导演一口气往片子里插了9首,7首周璇唱,还有一个电台试音的镜头,派了两个歌手唱了两支歌作陪衬。影片里的3首歌都被后人翻唱:周璇的《襟上一朵花》、都杰的《秋的怀念》和姚莉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襟上一朵花》后来没有大红,特别在周璇众多名曲中实在不起眼,《秋的怀念》还不时有人翻唱,凤飞飞、费玉清的版本都很受欢迎。而《玫瑰玫瑰我爱你》,是许多现代大牌明星到一定时候都要拿来翻唱一轮的。姚莉也凭此曲一鸣惊人。

姚莉深受家庭的影响,她的哥哥姚敏能唱能写。姚敏原名姚振民,姚莉原名姚秀云。后来在电台唱歌时为了便于听众记忆,谐“要名要利”的音改了艺名。两人也真的名利双收了。姚敏一生写了近千首歌,也提携了许多中国早期歌星。1967年,49岁的姚敏心脏病突发去世,葬礼上港台当红大牌歌星灵前齐唱《情人的眼泪》,全场泣不成声。姚莉目前仍居香港,不时出现在演艺界一些集会上,尽管已经人老珠黄,但凭借一首《玫瑰玫瑰我爱你》,她也在中国流行歌坛上“青史留名”。

生平:从30年代出道 60年代退出歌坛

姚莉出道时只有十三岁,起初只是因为兴趣偶尔随舅舅到电台播音表演,岂料一鸣惊人,歌唱才能被周璇和严华赏识,介绍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她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卖相思”,与同一唱片中的另一首歌曲“清流映明月”风靡一时,顿时成为红歌星。

三十年代上海播音事业发达,姚莉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之后,亦引荐哥哥姚敏加入。姚敏乃作曲天才,初期担任歌手,与姚莉组成兄妹班,后来更从事作曲,为姚莉写了不少歌曲。兄妹俩并与妹妹姚英组成音乐社,经常在电台表演。

姚莉生性淡泊,而且伺母至孝,与哥哥及姐姐的感情也非常密切。婚后更停止了公开表演,专心相夫教子。然而因为酷爱音乐,因此继续灌录唱片。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她由初期模仿周璇唱腔,活泼的少女声发展成稳健醇厚的成熟声,经过颇长的一番摸索。“带着眼泪唱”一曲混和了黑人怨曲(Blues)的唱法,是她改变唱腔的转折点。1950年移居香港以后,仍隶属百代旗下。此期间接触到美国流行女歌手PattiPage的唱片,甚为向往,演唱风格因而又为之一变。

在五十年代,姚莉灌录了不少中词西曲的唱片,也开始担任电影幕后代唱。自1956年代影星钟情演唱电影《桃花江》的插曲后,与钟情成了幕前幕后的最佳拍档。片头字幕上姚莉的名字往往比主演明星还要大。

1959年以后,姚莉已甚少担任幕后代唱。

1967年姚敏逝世,姚莉痛失兄长,毅然退出歌坛。

1969年经百代公司力邀,始出任唱片监制,七年后才正式退休。

主要歌曲:得不到的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风雨交响曲、秋的怀念和哪个不多情、春风吻上我的脸、大江东去等


李香兰——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 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


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白光——中国“一代妖姬” 与周璇是两个极端


日本人参与包装的歌星中,还有一个人对中国歌坛影响较大,那就是白光。从1949年到20世纪末,白光在大陆一直被封杀,但在港台地区,可以和周璇分庭抗礼的老歌手绝对非白光莫属。白光和周璇代表流行歌曲的两个极端:周璇是温柔恬美、楚楚可怜的传统中国女性的典型,白光则是纸醉金迷、放浪形骸的代名词。

白光的成名之路交织着政治阴谋和性阴谋的搏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占领北平之后,准备利用文化渗透,推行它的侵略政策。一些无知青年受骗上当成了他们的工具,其中就有一个北平少女史咏芬。当时,日本东和商事计划拍一部叫《东洋和平之路》的反动宣传片,要全用中国演员,在北平公开招募。最后选中六人,两女四男,女演员分别叫李明和史咏芬。后来,史咏芬取“电影就是射向银幕的一道白光”之意取艺名为白光。

白光,原名史永芬,生于北平(今北京),1940至1950年代中国著名影星、歌星、文艺家;因见电影院投射机发出的一道白光而得艺名“白光”。白光因演出《**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开》(1951年)而走红,被称为中国“一代妖姬”。白光还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风靡歌坛。1950年代初白光退出歌影坛,隐居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因结肠癌在吉隆坡病逝。

在40年代以妖艳的形像、慵懒的歌声,被称为一代妖姬,名气不在周璇之下。她敢于向大牌歌星挑战,演唱并出唱片,足见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脚。和周璇一样,她也几乎是每片必唱的,梦幻般的歌声迷住了众多听众。

白光唱歌演戏都有她独特的个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怀也算坦诚。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带懒慵韵味的磁性嗓音确实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标准的京片儿,咬字吐词极富感情,更夹着一种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欢听她的歌的人们永难忘怀。

生平:号称“一代妖姬”、“传奇女子”

学生时代她曾参加北平沙龙剧团,演出过曹禹的名剧《日出》。和她同台演出的有张瑞芳(饰陈白露),石挥(饰潘经理)等,她在剧中扮演小东西。从影以后,改用艺名白光。白光先后拍摄过

二十多部影片,成名作是《桃李争春》,和陈云裳演对手戏。白光在剧中演反派,一鸣惊人。香港永华公司后来重拍此片,改名为《春雷》。


白光自己比较满意的影片是《十三号凶宅》。这部影片由中电三厂在北平拍摄,男主角是谢添。白光在片中兼饰四角,过足了戏痛。使白光引为骄做的另一部影片《**心》,是根据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改编的。这是第一部在香港西片院线上映的华人影片,连香港总督也前往捧场。


白光亦影亦歌,年青时曾和李香兰同拜一师(日本声乐家三浦环)研习声乐。白光唱歌别具魅力,博得不少歌迷的喜爱,成为40年代上海歌坛的七大歌星之一(其他六位是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李香兰、吴莺音)。白光每片必歌。在影片《桃李争春》、《十三号凶宅》、《悬崖勒马》、《626间谍网》中她都亮出了自己的歌喉。1948年,白光和龚秋霞联袂主演了一部歌唱片《柳浪闻莺》,白光在该片中一共演唱了七支歌。龚秋霞是女高音,白光是女中音,二人相得益彰。


1953年,白光赴日本经商,在东京银座区开设一间夜总会,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后来又定居香港,淡出影坛。最后一次在香港露面是1995年出席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


1999年8月27日,白光在移居马来西亚多年后在吉隆坡因患肠癌逝世,终年78岁。白光走了,带着她那带有磁性有时有点野性的独特歌声远去了,一年后,在吉隆坡郊外她的墓地上,人们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面镌刻着《如果没有你》的五线谱的一段歌。她低沉、拖沓、磁性、挑逗、慵懒、有力无气、略带匪气、**与情欲并存并都融入一个腔调里但又泾渭分明的歌远去了。

主要歌曲:如果没有你、怀念、等著你回来、假正经、秋夜、魂萦旧梦等


白虹——被誉为“三大歌后”之一


白虹,原名白丽珠,籍贯:北京。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北平三白”之一(其他两位是白光、白杨),白虹一生在歌、影艺术上都有不俗的成就。

生平:被誉为“三大歌后”之一

幼年的她非常喜欢音乐,13岁那年,明月歌舞团从上海到北京招募团员,她顺利地被录取了,从此以白虹的艺名步入上海的演艺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板黎锦辉的介绍下,出演过《人间仙子》和《国色天香》两部电影,但她在歌坛的表现还是更为耀眼的歌唱事业为主。此时的白虹嗓音虽然甜美,但歌艺的成熟还是30年代后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风》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白虹的发音准确,每每能将感情与词意融会贯通,令聆听者更易领会歌词的含义,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强,与周璇、龚秋霞齐名,被誉为“三大歌后”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中,白虹以领先二百多票的成绩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提到白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作曲家黎锦光,白虹早期的歌曲几乎全部出自黎锦光之手,两人更结为夫妇一时传为佳话,被认为是美满的歌坛伉俪,直到1950年俩人登报声明离异。

40年代时白虹的事业鼎盛期,她开始演唱不同歌路的曲目,风格偏于轻松活泼的类型。其中,她最擅长的是演唱爵士风格的歌曲,如《得不到的爱情》、《恼人的秋雨》、《爱情与黄金》、《雨不洒花花不红》等。


白虹的音域非常广阔,有歌评家评她:“歌喉嘹亮就像阳光普照,能激发人们高远的情怀。”她的《卖汤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严华合唱的《人海飘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风》更是代表作,后来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1992年白虹去世,享年73岁。而在时代乐坛上,她的光彩将永不褪色。

主要歌曲:莎莎再会吧、雨不洒花花不红、郎是春日风、河上的月色、乘风破浪、我要回家等

吴莺音——拥有“吴依柔语”的“鼻音歌后”美誉


吴莺音原名吴健秋,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红歌星。吴莺音以她那嘹亮柔和的声线,加上别树一帜浓郁的鼻音,因而拥有“吴依柔语”的“鼻音歌后”美誉。

生平:从小爱唱歌 24岁成红歌星

她从小喜欢唱歌,也常收听电台歌曲节目。她唱歌有天赋,只要无线电里播送的歌曲,她听听就会哼唱。


高中毕业后,吴莺音原本打算报考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但这个志愿遭到父母极力反对。母亲希望她继承衣钵,将来也披上白大褂行医;父亲则批评她“没志气的人,不肯好好读书”。对此,吴莺音想不通,一气之下,她跑到一家小学当起“教书匠”,成了音乐与英文老师。但到了晚上,她就去电台唱歌,做儿童节目。


二十二岁那年吴莺音出了第一张唱片,反对女儿唱歌却喜欢听歌的父亲,买了吴莺音的唱片听后还赞赏不已,竟不知是自己女儿唱的。

投身歌坛后,为了瞒着家人悄悄到外面唱歌,也由于原名太肃杀故被怂恿改名。人们觉得她歌声悦耳美妙如黄莺出谷故用“莺音”为名,由于她坚持用回自己“吴”姓,因此沿用“吴莺音”为艺名。


一九四五年吴莺音与友人到夜总会听歌霄夜,在朋友哄拥下上台客串一曲成为她进入歌坛的转捩点,掌声哄动加强了她的演唱信心,终而接受夜总会之聘请当起歌星,她唱歌是自学的,当了职业歌星后始投师补修声乐。


24岁那一年,吴莺音参加了当年上海鼎鼎大名的仙乐斯夜总会歌唱大赛。在歌星阵容强大、歌手如云的激烈竞争中,她脱颖而出,一举登上冠军宝座。她成为继周璇之后,又一颗闪亮的红歌星,并很快成为百代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星。此后,她的足迹遍及上海的“仙乐斯”、“百乐门”、“大沪”等著名歌舞厅。


歌唱天份高,兴趣又浓郁的吴莺音,她父亲再也不加以干涉,奠定了她的歌唱生涯。一九四八年开始灌录第一张个人唱片:《我想忘了你》,唱片一出,非但不能忘了你,并瞬即大行其道红遍歌坛。


吴莺音的歌声别有风味,爽朗中带有鼻音,擅长抒情幽怨的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一曲经她一试唱,便红了。从1946年开始的短短3年内,“百代”录制了吴莺音的《自从嫁了你》、《春光无限好》、《断肠红》等30多首歌,唱片发行后,几乎首首流行;同时,吴莺音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国语流行曲“天皇巨星”的地位。


1955年,吴莺音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合唱团接受正统声乐训练,她的唱腔更上一层楼,音色更爽朗,韵味也更足。1957年,已迁往香港的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她到香港,灌录了《南风》、《红灯绿酒夜》等名曲。吴莺音演唱的歌曲系列唱片《百代·中国时代曲名典》也深受歌迷喜爱与欢迎。吴莺音在流行歌坛卷土重来,成为中国歌坛一件盛事。1983年,她再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南下广州录制唱片《您好!我是吴莺音》。50多年了,“鼻音歌后”吴莺音,也许算得上是世界范围内活跃歌坛最年长歌星之一。1984年7月,她经香港赴美国定居,在洛杉矶Pasadena市安度晚年。

主要歌曲:大地回春、春光无限好、我有一段情、江南之夜、岷江夜曲

龚秋霞——两栖明星 歌喉甜润婉转


龚秋霞,原名龚莎莎、龚秋香。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十二岁参加上海梅花歌舞团。在该团遍历大江南北,远涉东南亚,进行歌舞表演,成为该团台柱——著名的“五虎将”之一。

龚秋霞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亦歌亦影,用现在的话说,属于“两栖明星”。她的歌喉甜润婉转,有“银嗓子”的美誉。与当时的“金嗓子”是周璇一起名列“上海十大歌星”的前两位,并率先在电影中自演自唱,开创了影歌风气的先河。

她那温婉纯朴的歌声吸引了不少当时的名家为她作曲。龚秋霞从事唱片录音以来,大部分歌曲都由百代公司录音出版,到香港后,仍跟百代保持密切关系,且与也是电影演员和歌手的陈娟娟成为搭档,灌录了多首二部合唱歌曲。

生平:既拍电影又唱歌

1933年,参加上海梅花歌舞团,在该团遍历大江南北,远涉东南亚,进行歌舞表演,成为该团台柱——著名的“五虎将”之一。

1936年登上影坛,参拍的第一部影片《父母子女》。

1937年主演了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影片《压岁钱》一举成名。

1938年与1942年,她主演了贺绿汀作曲的《秋水伊人》和主演主唱的影片《蔷薇处处开》。成为一名能歌善舞的多才艺人。并且因与白杨、舒绣文、黄耐霜主演影片《四千金》,而被人们昵称为“大姐”。可以说她当时在中国的影坛是一位炙手可热的红星。在多部影片中她多扮演成平妇女或老妇人形象。由于处于豆蔻,对这些角色她并不满意。在丈夫的劝导下和影片上映后观众对自己的表演大加赞扬,这才坚定了她饰演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些影片有《凯风》、《寸草心》、《豆蔻年华》等。

1980年浙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长城公司合拍古装故事片《胭脂(1980)》,人们看到年逾花甲的她动作稳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角色当中,仿佛她的艺术生命仍处在明媚的春天。

2004年9月7日因心脏病在香港去世。享年88岁。

主要歌曲:秋水伊人、白兰花、梦中人、莫忘今宵、蔷薇处处开、船歌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