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首享誉世界的苏联名曲,曾被认为是平庸之作,却在中国……

2018-01-10 民歌君 民歌中国

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05iw86qg&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称《莫斯科之夜》,由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作词,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原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的插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52d13vh3&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俄罗斯合唱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有趣的是,当初歌曲完成后,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对其不满意,认为它是平庸之作。然而在影片上映后,这支插曲却出乎意料地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歌曲一举夺得金奖,深受各国代表的喜爱,自此成为苏联的经典歌曲。

第一个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介绍到我国的是当时还不满23岁的上海残疾青年薛范(著名音乐学家、翻译家。歌曲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奖的消息一见报,他马上将它译成了中文,引起了广泛瞩目。据薛范回忆,他是在1957年7月翻译了这首歌曲。当时,薛范着手翻译已经有两天的时间了,但仍有好几处让他感到不满意。

有一天晚上,薛范坐轮椅去剧院看歌剧。在散场后回家的路上,一片静谧中,忽然传来了悦耳的钢琴声。他停下车,听出这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美妙的旋律挽留住他,他痴心地谛听着,浮想联翩。微信关注@民歌中国,直到琴声沉寂以后,薛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回到家里已是午夜一点多了,但他毫无倦意,坐在未完成的译稿前。此时的薛范突然灵感勃发,仅用了一个小时便把这首歌曲翻译完成。但后来歌曲的流程盛况和影响力却是薛范预料之外的。

1957年9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上海的《广播歌选》上发表了。随后各地相继转载、电台播放,歌曲立刻风靡全国,接着便风靡世界。而我国则是将这首歌曲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国家,甚至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难怪北京的一位电视主持人说:“用中文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体验和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歌曲了 。”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微信@民歌中国(mingechina)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