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业余作曲家”,曾是中学校长,却“秒杀”许多专业作曲家……

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2-05-16

《开门红》、《常回家看看》、《中国娃》、《咱老百姓》、《母亲》、《儿行千里》……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关于它们的演唱者,也许人们还能记住,但这些歌曲背后的创作者,却常常被人习惯性忽略了。


这些作品都出自同一位作曲家之手,他便是——戚建波。这位曾经只是“业余作曲家”的中学校长,创造了许多专业作曲家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天生的敏感和悟性


1959年,戚建波出生在山东一个美丽平静的海滨小城威海。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很喜欢听村里的老师拉三弦,他一有空就跑到老师那里去玩。渐渐地,老师发现戚建波的悟性很强,就收了他做学生。后来,戚建波又学习了二胡、京胡、钢琴和手风琴,很多音乐老师都觉得他的领悟能力特别强,在器乐上和乐理上他也一直成绩优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20hutytc&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张也、吕继宏《咱老百姓》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戚建波高中毕业并考上了蓬莱师范。1981年,戚建波写了他的第一个作品《老师的目光》,并发表在上海的《儿童歌声》上,得到了7块钱的稿酬。那是他第一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他为此激动了好久。从蓬莱师范毕业后,戚建波便回到了母校——威海一中做了一名音乐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坚持着业余作曲创作。


自戚建波的作品《中国娃》在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激昂登场之后,他就频频抛洒自己的情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常回家看看》、《亲情电话》、《中国志气》、《亲朋好友》、《开门红》等。在连续5年的时间里,他有10首作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人这样评价:可能是因为他的音乐吐纳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这才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83r9ybt8&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陈红《常回家看看》


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


戚建波的音乐风格始终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味道,我们经常会在他的音乐里听到使用中国传统乐器的曲风。无论是喜庆的锣鼓,还是充满风情唢呐与笛子,都能够给人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

亲情歌曲,是戚建波创作的一大特点。这位典型的山东大汉,有着超乎常人的细腻情感。他说,许多歌曲都是以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写的。他身上凝聚了太多爷爷奶奶和亲人的关爱。

乡情歌曲,是戚建波创作的一大着力点。他的歌曲中无不饱含着对生养他的那片土地的深情。军旅歌曲,也是戚建波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他虽然没有穿过军装,可军人一直是他崇拜向往的一个职业。因此,他在军歌创作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戚建波的创作灵感不是源于寻找,而在于对生活的积累,是触而即发的。美满和睦的家庭给了他最平凡朴素,也是最深沉醇厚的亲情之爱,他认为孝敬父母是做人最首要的。戚建波说,爱情可能是自私的,友情也可能变质,唯有亲情是永恒而无私的。那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内心的感动与灵感不断涌现,因而戚建波总是自己流着泪写出那些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新曲。


戚建波带给人们真情,也让人们静心回味生活的平凡感觉。他说,不为自己的创作设定数量,而是一步步坚定走下去,把对家人的情感溶入乐谱,把对国家的深情谱成乐章,传递更多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正能量。


前段时间,民歌君和一位作曲家吃饭,正好聊到戚建波老师。这位作曲家对戚建波赞赏有加。他说:“为什么戚建波的作品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朴实,真情,接地气,真正贴近老百姓。为什么很多专业作曲家被甩得远远的?因为离开了创作的土壤,离开了生活,再华丽的技巧也出不了优秀的作品。”


这段话虽有几分过激之嫌,但却不无道理。何以见得?他的众多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微信@民歌中国(mingechina)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