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金铁霖的得意门生,三次放弃名利事业,植根家乡……

传歌人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2-05-15
民歌中国传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她是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动人的歌声曾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她是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为草原歌曲的推广与发展鞠躬尽瘁。机缘巧合下,她走上了音乐道路,受到了王荟年、金铁霖等一众名师的指点;学成毕业后,她舍弃了“荣华富贵”,三次拒绝“赴京发展”的邀请,坚定地回到了家乡,为草原奉献了一生。她就是蜚声中外的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阿拉泰



1机缘巧合下走上音乐道路

作为一位“大草原的孩子”,出生于音乐世家的阿拉泰,似乎天生就注定要走上歌唱的道路。令所有人都倍觉意外的是,阿拉泰的父母曾经对她的歌唱事业“百般阻挠”。她的父亲达·桑宝是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母亲特木尔则是著名三弦、中提琴演奏家。两位老人并不想让阿拉泰走上充满艰辛的艺术道路。然而,一件小事的出现,却改变了阿拉泰的一生……


视频:阿拉泰《往日时光》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阿拉泰的歌声也是如此。天生就有一幅好嗓子的她,被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盯上了。为了能将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收入麾下”,团里的领导不止一次地来到她的家中。没想到,父母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走上他们的老路。年幼的阿拉泰虽也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不过,这件事却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


图片资料:达·桑宝与特木尔(阿拉泰的父母)


1976年,阿拉泰从高中毕业了。那时,高考还没有恢复,阿拉泰不得不面临一个人生中最重大的选择:是留在城市打拼,还是选择上山下乡的道路。而出于时代背景的限制,阿拉泰的父母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家中有四个孩子,却只有一个“城市指标”。如果年纪最大的阿拉泰留在城市,那么她的弟弟妹妹就只能“下乡”了。就在这时,阿拉泰想起了阔别已久的内蒙古文工团。

原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搞艺术属于“小三门”,进入文工团工作也并不占用“城市指标”。于是,为了生活与家庭,刚刚毕业的阿拉泰,还是走上了歌唱的道路,成为了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的一位独唱演员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由于团里欠缺人才,刚刚进入文工团的阿拉泰,被划为了女高音独唱演员,只有女中音“没人了”,才会让她去唱。阿拉泰总是隐隐觉得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所以然,就这么一直别扭地唱了下去。这一唱,就是两年的时光。


2一战成名,成为金铁霖的得意门生

声域的影响并没有限制住阿拉泰动人的歌声。1978年,表现出色的阿拉泰被选入中央广播合唱团,跟随著名声乐教育家王荟年学习声乐。王老师刚刚听到她的歌声,就觉得不对劲:一到高音区就上不去,一到中低音区就十分自然。于是,阿拉泰就找到了一位名叫黄平的著名喉音专家,进行了专业的测量。结果一出来,阿拉泰与老师们都十分意外。原来这个唱了两年女高音的小姑娘,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中音


视频:阿拉泰《忘不了我的草原》


两年后,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举办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找回自己”的阿拉泰,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周总理爱听马头琴》,获得了当次汇演的最高奖项——优秀演员奖,同时也被媒体誉为“国内继关牧村、罗天蝉之后又一位蜚声歌坛的女中音歌唱家”。


图片资料:金铁霖与阿拉泰


声名鹊起的阿拉泰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而是静下心来,不断寻求着歌唱生涯的突破。终于,她的歌声又被另一位“大人物”盯上了。这个人,就是撑起了中国民歌界“半壁江山”的金铁霖

1982年,在内蒙古艺术学院中的陈佩明老师的带领下,阿拉泰与四位青年歌手一同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区少数民族青年歌手调演。排练时,陈佩明特意请来了自己的老同学——金铁霖前来“助阵”,对这批青年歌手做一个简单的评论指导。刚刚听到阿拉泰的歌声,金老师就连连点头。排练完毕后,他立即找到了阿拉泰,递上了一份中国音乐学院进修班的“邀请函”

出于礼貌和尊重,阿拉泰先是找到了自己的老师王荟年,向她说明了情况。没想到王荟年老师十分痛快地答应了:“那是我同学,教得也不错,去吧去吧。”于是,阿拉泰就成为了金铁霖的“得意门生”。数十年后,当金铁霖录制声乐教学视频时,还邀请她来进行了示范。不过,那时的阿拉泰,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扬的歌唱家了。


3三次拒绝北京的“大好前途”,植根草原

跟随金铁霖学习了两年后,毕业的阿拉泰又遇到了一个艰苦的抉择:是留在北京,还是返回家乡?金铁霖一再劝她留在北京,还为她写了许多封推荐信。阿拉泰也深知,只要有了金铁霖教授的指引,她在北京的发展空间会十分广阔。不过,她仍然坚定地对金教授说:“北京固然很好,但我的根在草原、我的心在草原,我离不开梦绕魂牵的草原。”


视频:阿拉泰《这是我的家乡》


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阿拉泰的心中满是欣喜,她决定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片辽阔的大草原。可是,没过不久,第二封“邀请函”就来了。有一次,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赴京演出,阿拉泰也在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时任广电部部长吴冷西找到了团长,直截了当地说:“我想把阿拉泰调到中央广播合唱团来。”然而,团长却深知阿拉泰对草原的眷恋,婉拒了吴冷西的好意。于是,阿拉泰再次与北京的“大好前途”擦肩而过。


图片资料: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阿拉泰


不久后,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上,阿拉泰的歌声犹如天籁一般,感染到了现场的所有人。舞台下面,一位来自总政歌舞团的领导更是被她的歌声深深打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阿拉泰调到北京去。由于不太方便出面,这位领导找到了团里的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想让他去游说阿拉泰。没想到,阿拉泰仍然是那一句话:我的家在草原。”

2006年9月,阿拉泰高票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她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重了,生活也被安排得满满腾腾的,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可是,阿拉泰却乐在其中。上任伊始,阿拉泰一改以往低调沉稳的处事风格,风风火火地忙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她深刻地认识到:草原歌曲之所以能久盛不衰,正是老一辈蒙古歌唱家用永不停歇的奉献而换来的。

为此,她策划了一场盛大的蒙古晚会——《难忘的歌》,将数十年以来的蒙古歌曲串联到了一起。无数蒙古族老人身着盛装,在儿孙们的搀扶下登上舞台;活跃在幕后的词曲作者也拿起话筒,讲述着歌曲背后的故事。而远在北京的拉苏荣、德德玛、布仁巴雅尔、乌日娜等蒙古族歌唱家也专程回到家乡,参加了这场盛会。看到这番盛景,阿拉泰的眼中早已是热泪盈眶……



如今,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当时阿拉泰选择了北京,选择了中央广播合唱团或是总政歌舞团,她的歌声会不会走入千家万户,她的名字又会不会响彻大江南北。我们只知道,年过花甲的阿拉泰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下、台前幕后,活跃在那片辽阔的大草原上。她选择了草原,草原也选择了她;她为草原奉献了一切,草原上也永远回荡着她的歌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