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作曲家,创作的《迎风飘扬的旗》《又见西柏坡》《圆圆的思念》等优秀作品,传唱全国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是声乐教育家,培养出了姚贝娜、黄鹤翔、雷湘、刘罡等众多歌手,在华语乐坛颇具影响力。他立足深圳,放眼全国,为深圳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姚峰。
他是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培养出姚贝娜、黄鹤翔等知名歌手,《迎风飘扬的旗》《又见西柏坡》等作品广为流传……
资料视频:合唱版《迎风飘扬的旗》
◆ ◆ ◆
无师自通,一支竹笛开启的音乐人生
姚峰与音乐的结缘,是从一支竹笛开始的。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9岁的他第一次看到别人吹竹笛,瞬间就被那婉转清脆的声音吸引了。很快,他用省吃俭用积攒下的两毛七分钱,买了一支苏州民族乐器厂出品的竹笛,开始了有音乐相伴的日子。
也许是兴趣使然,又也许是天赋异禀,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观察与摸索,姚峰竟熟练地掌握了竹笛的吹奏技巧。不到两年时间,他已经能完整地吹奏许多曲子了。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单纯在“吹竹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他却给自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原来,就在姚峰接触到竹笛的两年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女跳水队员》正式上映。姚峰被主题曲《青少年运动员之歌》的优美旋律和凝练歌词打动,并因此萌生了要创作一首歌的想法。他依据“时代英雄”王杰的精神创作了一首名叫《王杰叔叔,我们时代的雷锋》的领唱合唱歌曲,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作曲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早期学习竹笛,还是后来初尝作曲,姚峰都是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谓是“无师自通”。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与他勤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姚峰紧跟时代,创作了“毛主席语录歌”。加入“上山下乡”的队伍,成为一名知青后,他又为贫下中农谱写了《合作医疗好》等歌曲。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参与和磨练中,姚峰为自己后来的音乐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回过头看,其实这种基础带来的正面影响,很早就已经显现了——在那个纯真而略显枯燥的年代,既能吹竹笛,还能作曲兼演唱,甚至排演小话剧的优势,让姚峰在“工人宣传队”中脱颖而出。而他更精彩的人生,还在后头。
◆ ◆ ◆
贵人相助,从懵懂求学到留校任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姚峰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似乎给他带来了不少好运。在他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总能遇到“贵人”。他们或为其指明方向,或对他悉心教导,或助他更上一层楼……
姚峰最重要的成长期,当数他在武汉音乐学院求学并留校任教的时期。在这里,他得到了恩师的倾囊相授,掌握了系统化的音乐知识;在这里,他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众多后来颇具影响力的学生;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的伴侣,生下了宝贝女儿——姚贝娜。
1972年,武汉音乐学院还叫湖北艺术学院。当时在湖北黄石红旗水泥厂做工的姚峰,凭着对文艺的热爱,早早就加入了“工人宣传队”,并得以与当地文化馆的一位老师相识。这位老师告知他一个重要消息——湖艺打算招录一批“工农兵学员”,而且招生小组已经到了黄石,建议姚峰去报考。
得知这一消息,姚峰如获至宝。经过一番准备后,他前去面试,并顺利被录取为作曲系的学生。不过,姚峰并没能如愿进入作曲系,因为随即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被作曲系录取后,他随工厂的文艺宣传队在工人文化宫演出。当晚,招生小组的老师们也在现场观看。他们看到姚峰竟然演唱得还不错,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便将他由作曲系直接转入了声乐系。
可是,求学的道路远没有想象中平坦。进入声乐系后,当姚峰真正接触到专业的声乐训练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嗓音条件相当一般,成不了大歌唱家。他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产生了自卑感。关键时刻,多亏了他的恩师蒋箴予教授的帮助,才让他渐渐走出了阴霾。蒋教授教导他不要好高骛远,“自己应该与自己比,有进步就应该值得高兴”。后来,姚峰留校任教了,蒋教授一如既往地给他以帮助,以指导,以支持。
毕业后,姚峰便去了学校特设的“社来社去班”任教。年轻的姚峰用同时教授9门课(声乐、视唱练耳、乐理、普通话正音课、竹笛、合唱指挥、作曲等)的出色教学能力,让学生们无不为之折服。后来,他又成为了恢复高考后“78级”学生的声乐老师,并完整地教授了4个学年。
留校任教后,姚峰孜孜以求,与他的学生教学相长,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准备下,推动了武汉音乐学院在全国九所音乐院校中首开流行歌曲演唱专业,培养了雷湘、黄鹤翔、刘罡、姚贝娜等后来名噪一时的学生。他先后担任了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副主任、院党委宣传部长、院报总编、硕士研究生导师,还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的艺术舞台,从武汉音乐学院,一步步扩展到了湖北省乃至全国。
◆ ◆ ◆
不解之缘:从群艺馆馆长到深圳音协主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全国。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令无数人心驰神往。而姚峰,便是其中的一员。早在1981年,姚峰就曾有过前往深圳的念头,后因女儿尚小而未能成行。1989年,姚峰差点调进深圳大学,后又因领导的挽留而作罢。
姚峰曾说,深圳,于他而言,始终是充满吸引力的。一直到1998年,他才最终成功调到深圳市群艺馆工作。很快,姚峰迎来了一次展现实力的机会。当时,深圳市要举办合唱比赛,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纷纷派出合唱团参赛,而姚峰的一位湖北老乡,则力荐他担任市委宣传部合唱团的指挥,这无疑是给了姚峰一次展现实力的机会。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担任合唱指挥,但早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时候,他已经在非正式场合排练过不少合唱作品了。对于合唱,可谓是心中有数,十拿九稳。最终,凭借着出色的发挥,他还获得了一个指挥奖,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和好评。
而真正让姚峰为更多人所知的,是那首至今广为流传的歌曲《祖国,深圳对你说》。这首由唐跃生作词,姚峰作曲的作品,可谓是开启姚峰在深圳事业之门的“敲门砖”。1999年10月,姚峰被深圳市文化局任命为深圳市群艺馆馆长。
此后,在深圳这片沃土上,他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的拼搏精神、踏实的做事态度以及非凡的领导魄力,历任市群艺馆馆长、市文体局艺术处处长、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退休后,他又被推选为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姚峰深知,歌曲是整个文学艺术类最小的,但是有可能是能量最大的艺术品种,其作用不容小觑。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姚峰为深圳的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推动了深圳群众音乐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占据重要位置;他提升了深圳合唱艺术的综合水平,助本土合唱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呼吁在深圳建立大型的、能演歌剧、舞剧、音乐剧的歌剧舞剧院,为深圳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土壤,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当然,他在深圳创作的众多传唱大江南北的音乐作品,也为深圳赢得了无数的关注和荣耀。
◆ ◆ ◆
佳作无数:讴歌百姓,讴歌深圳,讴歌祖国
《祖国,深圳对你说》是姚峰来到深圳后创作的第一首歌曲。该作品登上了“深圳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晚会”的舞台,成为了当场晚会的“开场曲目”,更让姚峰在深圳“站稳了脚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姚峰与著名词作家唐跃生在深圳成为“黄金搭档”,也是从这首作品开始的。
而《我生在1978》则是姚峰第一首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歌曲创作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背景下,是时任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陈亚凯邀请姚峰合作打造的。姚峰在看到歌词后,心潮澎湃地为其谱上了曲,并邀请自己的学生——生于1978年的刘罡演唱。在当年的“改革颂”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中,该作品从1420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歌曲的重点打造对象。
另外一首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迎风飘扬的旗》。该作品是建党90周年的献礼作品,被选为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片尾曲,一经发布,就在全国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彷佛一夜之间,《迎风飘扬的旗》就走入了千家万户,几乎所有的专业合唱团、业余合唱团都在传唱这首歌曲。
《又见西柏坡》同样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央领导人重走西柏坡,重温西柏坡精神,提出要始终保持清醒,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而这首作品正是这一精神的音乐表达。姚峰说,《又见西柏坡》不同于一般的歌曲创作,5个字的背后,蕴藏着八千里山河壮歌,数十载风雨诉说。歌曲经由戴玉强等歌唱家演绎后,传遍神州大地,已成时代经典。
几十年来,姚峰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围绕着深圳,他创作出《祖国,深圳对你说》《南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莲花山之恋》《香蜜湖之恋》《走进大讲堂》等歌曲;围绕着百姓,他创作出《乡情》《邻里谣》《知己》《老村长》《公民道德歌》等歌曲;围绕着祖国,他谱写出《迎风飘扬的旗》《中国爱与梦》《中国真功夫》《盛世中华》《中国的年》等歌曲。此外,真情浓厚的《桃花魂》、激昂动感的《一路有你》、轻松欢快的《花开千万朵》……无一不是广为流传,久唱不衰。
在接受央视《艺术人生》专访时,主持人曾问:“姚老师,听说您在写主旋律歌曲的时候,常常是泪流满面?”姚峰回答:“我不是泪流满面,是流泪。因为当你走到深圳的深南大道上,看到著名的邓小平画像;当你走在莲花山上、邓小平铜像前,你就会发现深圳人民是如何的感恩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系统而全面的音乐知识体系,让他创作时如鱼得水。生活了二十年的深圳,则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姚峰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一条主旋律,那就是——讴歌百姓、讴歌深圳、讴歌祖国。
图:姚峰(中)与女儿姚贝娜(右)
◆ ◆ ◆
父女情深:不得不提的姚贝娜
谈及姚峰,姚贝娜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们,是生活中的父亲与女儿,是学校里的老师与学生,是音乐上配合默契的搭档。
姚贝娜出生时,姚峰正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从小,她就在父母的呵护和音乐的熏陶下成长。据姚峰回忆,贝娜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已经能辨别所有的琴音。9岁时,她已经登上了正式的舞台。当时,姚峰受电视台之邀创作童声领唱合唱歌曲《唱给十月的歌》,并交由女儿演唱。由此开始,姚峰作曲的音乐作品,就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
姚贝娜人生中第一首MV,是广东省第11届运动会的主题曲《广东步步高》。当时,组委会希望能选用年轻的歌手来诠释和演绎这首作品,姚峰大胆推荐了还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读大二的姚贝娜来演唱,并被当时负责整场运动会作曲工作的著名作曲家印青所首肯。
姚贝娜首次创作歌曲,是在她任海政文工团歌唱演员期间。有一次,她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段旋律,她随即记了下来,并很快打电话哼给父亲听。姚峰听到后欣喜万分,对其表示了肯定,这令姚贝娜备受鼓舞。不到一小时后,她就为这首曲子填好了词,并取名《花愿》。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在听到这首作品后,大为赞赏,认为此曲极具新意。
姚峰的许多优良品质,都被姚贝娜继承下来了,姚峰自小学习竹笛,后来又学会了作曲、歌唱等。而姚贝娜从小学习钢琴与歌唱,后又自学掌握了写词作曲编曲等技巧,成为一位“全能型”歌手。姚峰对音乐作品的态度极其严谨,无论是创作还是录音都保持着很高的效率。而姚贝娜同样将这种严谨发挥到了极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曾提到,姚贝娜在北京获封“姚一遍”(录歌一遍就通过),被圈内传为佳话。
这个天资聪颖、学习勤奋的女孩,早在海政文工团工作时期,甚至是中国音乐学院就读时期,就已经被粉丝所熟知。而在她参加浙江卫视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后,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由她演唱的《红颜劫》《也许明天》《天耀中华》《随它吧》《时间都去哪儿了》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华语乐坛刮起了一阵阵热浪。
显然,姚贝娜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父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姚峰为她打开了一个广袤的舞台,在她身后充当着坚强的后盾。他不断给女儿以信心、以支持,鼓励女儿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面对姚贝娜,姚峰永远都说好。这既是出于对女儿深深的爱,也是出于对年轻音乐人的由衷欣赏。
图:姚峰现场指挥交响乐团
著名词作家唐跃生曾这样评价姚峰:“他是一面旗,迎风而立,真爱不舍,乐此不疲。所以他永远没有结束,只有开始。”的确,从吹竹笛到学作曲,从放声歌唱到投身教学,再到后来的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姚峰的大半生已经足够精彩,但他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的打算,而是在音乐的大道上继续阔步前行。如今的姚峰,还拿起了指挥棒,担起了指挥交响乐团的角色。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乐趣,是事业,更是信仰,是生命。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微信@民歌中国(minge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