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挨饿受冻遭非议,首演曾一败涂地,贺龙、周恩来喜怒交加……歌剧《洪湖赤卫队》背后的故事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每当这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总能回想起那部无比经典的歌剧《洪湖赤卫队》。该剧首排于1958年,并在一年后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广受好评。
两年后,在贺龙元帅的指示下,该作品更是被翻拍成了电影作品,风靡华夏大地。其实,对于歌剧主创团队来说,这部伟大作品的背后,不仅是一段传奇佳话,更是一段五味杂陈的回忆……
1958年,为了筹备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湖北省歌剧团将梅少山、张敬安等一批文艺骨干组成一个创作小组,派其深入基层,进行采风创作。创作小组的成员碰了碰头,相互一合计,就将此次采风的地点定在了碧波荡漾的洪湖。他们为什么会将采风地点定在这里?
资料图片:著名剧作家梅少山
原来,就在七年前,创作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参加过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革命斗争故事,也被婉转悠扬、悦耳动听的洪湖渔歌所深深震撼。他们决定将这里的故事与歌声,全部记录下来,熔铸成一部红色歌剧。于是,才有了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也才有了那首传遍全国各地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资料图片:张敬安夫人接受采访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激励人心、精神昂扬的《洪湖水浪打浪》的原型,其实是一首曲风哀伤的“诉苦歌曲”——《襄河谣》。“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的下一句原应是“洪湖年年发水荒”。时至今日,听到这首与主旋律相悖的民谣,许多人都不大可能将其与这部红色歌剧联系到一起。然而,当时小组中的张敬安却起了“爱才之心”。
张敬安刚刚听到这首民间小调,就被其优美的旋律折服了。为此,他力排众议,一定要将这首曲子加在歌剧之中。这可给主创人员出了个大难题:这首小调不论是在曲风上,还是在意蕴上,都与整部歌剧完全“不搭调”,想用曲子,就一定要改,而且还得是大改,有这个时间改,还不如重新创作一首曲子呢。谁料,张敬安提起笔来,大手一挥,仅用了五分钟就写出了八句歌词。
资料图片:《洪湖水浪打浪》前半部分歌词
“队友”们凑上来一看:好啊,这歌词写得实在是太美了。顿时,所有人的“心劲儿”全部被调动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又是提建议又是改旋律,终于将这首歌曲润色完工,这才有了之后的《洪湖水浪打浪》。
资料图片:《洪湖赤卫队》中的女主人公韩英
歌剧音乐方面的进展一马平川,剧本方面的创作却出了大问题。英雄故事虽然是现成的,但是写成剧本后,创作小组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数十年之后,在剧中饰演女主角韩英的王玉珍回忆道:“他(主角韩英的原型)是一个县委书记,是个男的,是为了救乡亲们而被捕的。但是在歌剧中,男演员一般很难用歌声打动观众,由女演员来唱就比较容易。”
图片资料:著名歌唱家王玉珍(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更多)
得知问题的根源后,小组成员们当机立断,将主人公改成了女性。这一改不要紧,直接将名不见经传的王玉珍送上了“人生巅峰”。为了发掘人才,剧团以公开竞选的办法来选择主要角色的扮演者,一不看“门面”,二不看“背景”,谁演的好谁就上。
结果,“三年不鸣”的王玉珍凭借深厚的舞台功底、明亮甜美的音色拔得头筹,一鸣惊人。音乐、剧本、演员大致成型,《洪湖赤卫队》的创作团队满心欢喜,“只待东风”。没想到,歌剧首演时,却“摔了个大跟头”……
↓视频: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
资料图片:《洪湖赤卫队》演出团队
打着“献礼国庆十周年”的旗号,创演团队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北京,可是,演出效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整整三天,才卖出去几十张票。照这样下去,“赔了本钱”还是次要的,丢了湖北省歌舞团的“脸”才是大事。从编剧到作曲,从剧务到演员,大家都是想不明白:这么优秀的歌剧,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呢?
资料图片:电影剧照(王玉珍与夏奎斌)
其实,首演效果如此之差,还真不是创演团队的问题。当时的北京盛行“名角儿文化”,无论是什么样的戏剧、歌剧,只有“名角坐镇”,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洪湖赤卫队》的选角,又恰恰是“凭能力不凭名气”的。于是,许多人刚一看到歌剧海报中的“王玉珍”、“夏奎斌”的名字,直接就一哄而散,更别提买票看剧了。
“你们这个剧有名角吗?”“王玉珍是谁啊?”“湖北戏,我们北京人听得懂吗?”这样的问题让编剧梅少山无可奈何。但是,他坚信是金子就会发光,一部好剧一定不会被埋没的。事情也正像梅少山预料的一样,在首演之后的两个月里,《洪湖赤卫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看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票价也翻了三倍,即使是这样,也是“一票难求”。
资料图片:中南海怀仁堂
由于场场爆满,盛况空前,中央领导很快就注意到了这部歌剧。1960年1月5日,主创团队收到了来自中央的“邀请函”,赶赴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歌剧的第一百场纪念演出。演出完毕后,周恩来总理深情地说道:“我活了60多岁,才找到了这么一首革命抒情歌曲。”
在演出那天,除了周总理、陈毅元帅等国家领导人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大人物”也到场了。他就是带领真实的洪湖赤卫队闹革命的贺龙元帅。
资料图片:周恩来与贺龙
演出结束后,贺龙元帅专门宴请了《洪湖赤卫队》的所有创演人员。乘着酒兴,贺龙还为他们下达了一项特殊任务:想想办法,把歌剧改成电影,搬到大荧幕上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资料图片:电影《洪湖赤卫队》导演谢添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电影的拍摄工作很快就开展了起来。但没想到,刚刚开拍,总导演谢添就为选择角色的事情头疼了起来。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把歌剧中的演员们全部“按步就班”地搬过来,正是上上之策。可当谢添准备采用这个方案时,有人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令人哭笑不得:把王玉珍换掉,她不能演韩英,她不够漂亮,不够明眸皓齿。
还没等谢添缓过神来,这件事就传到了周总理的耳中。周总理听到这件事,当时就拍起了桌子,严厉地说道:“真是胡闹!演韩英是演英雄,又不是演美人的!”有了这句话,提意见的人终于闭上了嘴,谢添也终于松了口气,定下了所有的角色。
不过,虽然有了周总理的“令牌”,谢添仍然为拍摄工作伤透了脑筋。电影拍摄的时间是1961年,当时,几乎所有的国人都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在拍摄电影大半年的时光中,演员们每顿饭吃的都是棒子面窝头,喝的都是酱油盐水汤。
更令演员们无奈的是,他们手中拿的都是湖北省的粮票,在北京买不到任何食物,这也导致他们的身体状况出了很大的问题。其中,王玉珍与夏奎斌的问题最让人揪心。
资料图片:王玉珍接受采访
王玉珍因为营养不良,高音常常上不去,一开嗓就头晕眼花,甚至还患上了浮肿。剧组的所有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勒紧裤腰带,每天都为王玉珍提供一小盘煮黄豆,补充营养,盼望着她能熬过这段日子。
而夏奎斌就没这么幸运了,他饰演的刘闯,本来应该是一个五大三粗、身体壮实的汉子。然而,他却饿得连腮帮子都凹下去了。为了不影响拍摄工作,他找了两大团棉花,塞在嘴里“撑门面”,总算糊弄了过去。
资料图片:夏奎斌饰演的刘闯
忍饥挨饿还能补救,可是,为了赶拍摄进度,制作组们不得不在三九寒冬拍摄夏天的戏份。为此,夏奎斌差点冻出事来。别人穿着军大衣都冻地流鼻涕,他却要打着赤膊,在芒丛中来回穿梭,还要将冰冷的湖水抹在脸上装作汗水。
除了主演,其他演员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演员们一开口说话,嘴里就冒哈气,这不是穿帮了么。谢添急得没办法,只能买来一箱一箱的冰棒,让演员们拍摄前吃上两三根。没过几天,剧组的经费就不够用了,谢添只得搬来一盆又一盆的凉水,让演员们不断地喝,许多演员喝得都反胃、呕吐了。
吃了大半年的苦,演出团队终于迎来了绽放的那一刻。1961年,《洪湖赤卫队》的电影上映了,轰动全国。许多影院都是24小时连续放映,为了观影,许多老影迷甚至组团去买凌晨的场次,一夜未眠,专等上映。
看着台下观众们流下的热泪,《洪湖赤卫队》的创演团队满是欣慰。那一切的酸甜苦辣全部被他们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阵传唱不衰的歌声……
资料图片:红色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王庆爽、王凯版)
转眼间,半个多世纪悄然而逝,老一辈艺术家渐渐淡出舞台,而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们,则在前辈的祝福和帮助下,接过了“接力棒”,将《洪湖赤卫队》的故事与旋律继续传唱,那一曲“洪湖的歌谣”始终萦绕在人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