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唱响在抗日根据地的每一片土地上,将延安精神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时至今日,这首作品仍然散发着不竭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然而,在这首节奏欢快、曲调昂扬的经典歌曲背后,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往事,一段艰辛劳苦的时光……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唱响在抗日根据地的每一片土地上,将延安精神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时至今日,这首作品仍然散发着不竭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然而,在这首节奏欢快、曲调昂扬的经典歌曲背后,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往事,一段艰辛劳苦的时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率领部队开赴华北前线,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三年之后,在中央的指示下,朱德从前线回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延安,与党内人士一同筹备中共七大。
资料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
辗转多年,再次看到熟悉的窑洞、触碰到这片亲切的土地,朱德激动不已。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延安的人变多了,东西却变少了。
原来,彼时的国民党,正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导致延安的粮食、物资严重不足。有一次,朱德在毛主席的桌子上发现了几小块烤得发黑的土豆。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这就是毛主席的一顿饭。更令人心酸的是,当时已是初夏,战士们都还没有换季的衣服,只能继续穿着过冬的棉衣棉裤,闷出汗了就洗洗,烤干了继续穿。
为了改变这种“慢性自杀”的局面,许多将士都亲自动手,利用各种途径去搞物资、搞粮食。住地周围的河滩、山坡、路旁,都被开垦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良田”,种满了农作物。许多战士更是在窑洞里养起了鸡鸭,就连在山上捉回来的兔子,也放到一起去养殖。毛主席亲自种菜、周恩来带头参加纺线比赛,再加上各级领导的“亲自上阵”,一时间,延安充满了战士们热火朝天的干劲。
不过,看到这番场景,朱德心里面却很不安:东搞一块,西搞一块,小碎布怎么能补上军队的“大窟窿”呢?为此,他一直在延安周边实地勘察,想找到一块大面积的荒地,将其开垦为万顷良田。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一片梦寐以求的土地。这片土地,就是南泥湾。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的90里外,这片土地虽然汇聚了三条河川、绵延百里、有着肥沃的土地,却渺无人烟、一片荒凉。勘察到了这块“天赐宝地”,朱德心中自然是激动不已。不过,他仍然有着一丝担忧:这片土地这么肥沃,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来耕种,以至于它变成一大片荒地呢?
这时,一位曾经到过南泥湾的战士告诉朱德:这里的水有毒,不仅不能饮用,还会毁了庄稼!
一句话宛如晴天霹雳,在朱德的心中盖上了一层乌云。不过,咱们这位“硬骨头的朱老总”又怎会轻易放手呢?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喊上了警卫员,打马奔往南泥湾。谁料,这么一细看,朱德的心又凉了几分。
原来,此时的南泥湾不仅杂草遍布、荆棘丛生,甚至在空气中还充斥着一股腐烂的味道。这片荒凉的土地,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早就变成了“烂泥丸”。当地甚至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烂泥湾,烂泥湾,荒山臭水臭泥潭,方圆百里山连着山,只见森林不见山,黄羊狼豹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虽然这片“烂泥湾”的环境较为恶劣,但是朱德却发现,它的土质非常肥沃,十分适宜种田。只要发动广大战士们,用不了多久,这片土地就会焕然一新。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在这片土地上蔓延的“毒水”,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视频:武警男声合唱团《南泥湾》
在勘探过程中,朱德发现当地确实有许多老乡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粗脖子粗腿。这一定就是战士们提到的“水里的毒”了。时不我待,朱德立即采集了几份水土样本,远送至重庆进行化验。
几天之后,化验结果出来了:南泥湾的水确实有毒。可是,看到这份报告,朱德却喜上眉梢、哈哈大笑。原来,南泥湾里的水有毒的原因十分简单:这里丛林茂密、杂草丛生,阳光照不进、空气不流通,再加上腐草烂叶长年的浸泡,水里面自然就带上毒气了。虽然南泥湾地表上的水有毒,但是它的地下水却没有一点问题,只要把上层的毒水滤掉,这片土地就是一片良田。
资料图片:朱德与毛主席
话不多说,朱德立即向毛主席汇报了南泥湾土地的情况,并提交了一份调动部队屯垦荒地的方案。听到这个提议,毛主席也是乐得合不拢嘴,端出了一碗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红枣来招待他。两人商议了几句,立刻敲定了屯垦荒地的部队——八路军359旅。
然而,环境问题解决了,战士们的思想问题就“冒出了头”。在前线扛着步枪打得火热,突然就要扛着锄头种地,俗话说“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哪有当了兵,自己还要去种田的道理?
面对战士们的疑虑,朱德亲自来到了部队中做思想工作。他只说了一句话:“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我们是饿死、解散,还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呢?饿死、解散不是出路,只有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才是我们的好办法。”
听到这番话,战士们的疑虑完全消散了。于是,1941年,359旅的战士们按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浩浩荡荡地开赴南泥湾。然而,开垦的初期却十分艰难,战士们的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最令人揪心的是,战士们每天都要进行13个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却吃不上一顿饱肚子的饭。这时,359旅的旅长王震发明了一道特色菜:“国共合作饭”。
“大米好吃,不够吃;小米难吃,没人吃。大米是从国民党那里偷运回来的,小米是我们红色政权自己生产的,把两种米掺在一起煮,再把土豆、南瓜、芋头全都放进去,这不就是一顿好吃又营养的‘国共合作饭’了么?”
听到这个倡议,战士们都乐坏了,吃饭干活的劲头也提了上来。渐渐地,南泥湾上的杂草、灌木变为了柴火,泥潭、沼泽也变成了肥沃的水田,一片希望的火种,终于诞生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1943年,当人们再次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时,他们惊喜地发现,这片“烂泥湾”,早已变为了一片“宝地”。漫山遍野的粮食作物、一望无际的蔬菜瓜果,就连毛主席抽的烟叶,也诞生于这片肥沃的土地。
这时,战士们每月都能吃到四斤肉,粮食与蔬菜更是随吃随有,甚至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八路军的各个部队。一时间,“南泥湾”的名号传遍了抗日根据地的每一寸土地。
短短三年,南泥湾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千多处窑洞、六百多间房屋,359旅的战士们用一万多件农具,在32万亩的良田里,生产出了9000多万斤的粮食,将这一片沉睡千年的荒山,改造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把昔日的“烂泥湾”,改造成了“米粮川”。
热火朝天的氛围、丰衣足食的喜悦、兴高采烈的战士……这一切都让两个年轻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将心中的赞美,化为一阵优美的歌声,传遍了祖国的四方。这两个年轻人,就是贺敬之与马可,而他们创作的这首歌曲,就是跨时代的经典名曲——《南泥湾》。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听到《南泥湾》那熟悉的旋律、深情的歌声时,心中总会涌现出一股暖流。而当我们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的内心会更受触动。或许,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记录了时代,更承载着一股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的“红色精神”。只要精神还在,歌曲就会传唱不衰;只要歌曲还在传唱,精神就会永远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