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良渚古城: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李力行 刘园园 观余杭 2022-01-19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捷报从阿塞拜疆传至国内,喜讯如同轻盈的报喜鸟飞入千家万户,整座杭州城,皆因这份荣耀与喜悦而沸腾起来。

而在位于北纬30°23’44”,东经119°59’27”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的周围,成片的、绿油油的水稻田长势茂盛。一阵风儿吹过,稻苗们似乎在心满意足地点头,分享这喜悦的一刻。

“五千多年前,由于这片区域附近充足的玉石、木材资源,独特的山体、水系结构,以及外围适宜种植大片水稻的气候条件,聪明的良渚人选择在这里建立了王城,并形成了城乡分野的聚落模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王宁远介绍说。

良渚古城的结构是什么样子?是什么人住在古城里?为什么说良渚古城遗址可以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证据”,古城在其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十多年来,带着对一个个千年之谜的孜孜追问,考古人员通过不断发现的文物、线索,辅以新技术的应用,良渚古城的神秘面纱,得以被一点点揭开……

五千年后,民众来良渚的古城遗址王城举办国旗秀活动。



“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 

类似中国后世“宫城、皇城、郭城”的都城体系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职员施昕更在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们又在此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大型宫殿遗址等。随着考古工作逐年深入,良渚古城恢宏的内外结构格局逐渐清晰,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也从点到面,进入到都邑考古阶段。


“应该是五千多年前,一批可能来自安徽方向的先民,由一个神王统帅带领,来到了良渚这片地方,由于周边区域也有他们最需要的最重要的玉矿、木材等材料,周围非常适合种植水稻,所以他们决定在这里建立王城。”关于良渚人的来历,考古学家逐步形成了这样的推论。


专家经层层研究考证,对于良渚古城的结构逐渐达成了共识: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由内而外形成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通过城址中发现的C14年代测定,考古学家推测出了城址的修建年份,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2300年之间。


宫殿区位于内城中心,也是整座古城的核心,遗存面积39公顷,包括大型人工台地莫角山及其南侧的皇坟山、池中寺台地。


“良渚人都是在人工台地上造房子,宫殿区的莫角山台地大约30万平方米,分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个宫殿区,以及沙土广场。”考古人员介绍说。


分布在莫角山台地顶面的沙土广场,东西长465米,南北宽320米,平面面积约7万平方米。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以前良渚王城内举办祭祀活动和国王接受朝拜及贵族集会的地方;在整个宫殿区之外,内城中一个重要区域便是位于宫殿区西侧的墓葬区,在这里发现了高等级的反山王陵和相对中等级的姜家山墓地;内城之中,除了宫殿区和墓葬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仓储区和作坊区,有点类似于今天城市中的各类功能配套,显示了古城的功能之齐全;外围,良渚人建起了一道东西长约1770米,南北长约191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城墙;由城墙围合的轮廓,会看到整个内城平面略呈圆角矩形。考古人员说,整座内城2.8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4个紫禁城。


四面城墙,除了南城墙没有护城河外,其他三面城墙都有内外护城河,相当于夹河筑城。沿着城墙遗址,考古人员目前已经勘探出8座水城门,四面城墙各有2座,与内外河连通。另外,在南城墙的中部,还有一座陆城门。


宽宽的城墙像一条分割线,城墙内是古城的中心,外城则像是今天的城市郊区。在外城的区域,考古人员逐渐发现了扁担山、和尚地、里山、高村、卞家山、杨家村、文家山等断续相接的人工堆筑而成的长条形高地,围护面积差不多有351公顷。在这些地方,考古人员找到了木板河岸,并渐渐清理出了良渚人的古河道、码头。

研究表明,在良渚古城内现存的古河道总长度约32.6千米,由“工”字形主河道以及内城环城河道通过内城水城门连通内外城,并与城址外围水系相通,形成了完整的水路交通格局。


在车轮尚未出现的年代,考古人员推测,无论是工程运输还是日常交通,良渚人都是通过水路,“良渚先民无疑是一群善于用水治水的人。”王宁远说。

2014年莫角山考古发掘全景。


良渚古城内住着谁? 

王公贵族和技艺高超的工匠

在整个良渚古城内,属宫殿区的大莫角山台面位置最高,因此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可能是当时的王所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良渚人共同信仰的神的居所。


沿着沙土广场,在南面、东面,也都发现了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个房子,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之间,也许是王城里贵族居住的地方。


在莫角上山宫殿区的东侧,一条南北走向的古河道钟家港,是城内的南北主干道。考古人员在挖这条河道时,发现了大量的漆木器、木器坯料、燧石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在河道西面,则发现分布着多处居住台地。


考古人员由此推断,以前住在内城里的,除了王宫贵族和宗教人士,主要还有居住在台地上的各类手工业者。


整个古城有粮仓,没有稻田。考古人员认为,在良渚时期已经有了城乡分野,“那时候,良渚古城内没有一个农民,除了王族祭司之类的贵族,住的都是手艺精尖的手艺人,制作各类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考古人员说,对于古城外的近郊,目前也已经勘探了15平方公里,新发现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城里的粮食由城外的农民供应。


为何工匠们能够住在内城里?


多年来致力于良渚古城整体格局、建筑模型复原研究实践的宋子良,对此的看法是:“这些都是技艺最高超的工匠,所以可以和当时的统治阶层、祭司等神职人员一起住在城里。”


在对五千年前良渚人造城的工艺进行研究和复原的过程中,宋子良常常不禁为良渚时期工匠们的手艺之高超发出由衷赞叹,“如宫殿区莫角山,他们利用自然山体建土台,低洼的地方用堤坝的形式填草裹泥。为了防止下陷,用大的木梁做基础,同时设计了排水沟,沙土广场上,一层沙一层泥,再铺木地板,下雨天人走在上面不会泥泞。如良渚神徽一毫米的刻度上有5根线,流畅而均匀,达到了人眼的极限,良渚人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榫卯结构的运用,和我们今天相比其实毫不逊色。”


古城体现统治者“造城”思想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通过对古城宫殿区的建筑量进行估算,考古学家们发现,莫角山宫殿区堆筑土方量228万立方米,高10多米,接近埃及大金字塔约250万立方米的石方量。


而在良渚古城外郭城之外的北部和西北部,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由11条水坝构筑成的多重的完善的防洪堤坝系统,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水利设施。


考古人员经过不完全测算发现:整个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土石方总量近一千万立方米。假设参与建设的人数为1万人,每3人每天完成一方,每年工作日算足365天,需要持续不断工作8年。


如此规模的建筑体量,令广大考古专家们作出推断:这么浩大的工程不是原始社会阶段那种血缘组织做得了的,只有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权才能完成!


“良渚古城则一定是经过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体现了那时最高权力统治者的造城思想,是当时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王宁远直言,整个古城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所展现的“水城”的规划格局与营造技术,展现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


而良渚古城在空间形制上展现出的向心式三重结构——宫殿区、内城与外城,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的“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意义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城市文明所创造的规划特征,这种手法在中国古代礼制社会的都城规划中多次出现。


考古学家们对古城作出推论:“良渚古城以建造于公元前3300年-2300年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文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而今,随着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终于找到了“实证”的坐标,一代代良渚考古人的期盼终于如愿。而这座体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造城思想的古城,也穿越了茫茫时空,借由一代代考古人的不懈探寻,向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讲述着一个来自五千年前的大国之梦。

五千年前良渚修造王城场景大型油画。


 张之冰 李忠/摄

来源:杭州日报

快点个“在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猜你喜欢

1.【攻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入园预约系统将上线!最早7月8日可参观!快快约起来~

2.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总部等17个重大项目今日集中开工!还有小米等36个重大项目也来了!

3.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园!快来看5G加持的遗址公园长什么样

4.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西溪夜游开始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