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周刊】笃实勤勉,不负青春——专访法学院2015级李昊明学长
聚焦师大·师大先锋
第四十五期先锋人物
李昊明,男,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曾担任辽宁师范大学校级团学组织综合团委组织部部长、辽宁师范大学团委基础团务部部长、辽宁师范大学团校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大连市理论宣讲团成员。负责落实辽宁师范大学基层团组织建设要求、综合协调团校、基础团务、团委办公室维护、团委会议现场组织及会议纪要、团委物资管理等工作。
……直播间现场
01
就我所了解到的学长同时兼任了多项职务,工作经常特别繁忙,想问一下学长是如何平衡好学习和工作的呢?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一定要明确身份,清楚定位,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生,其次是干部,而且干部顾名思义是指干活的那部分人。一定要聚焦主业,学习是学生的首要职责,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再去投身于校园学生文化生活工作中去,两者本身并不是矛盾冲突点,在平时一定同任课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如果遇到工作和学习的冲突,也好有缓冲的空间。
李昊明学长
02
18级的新生入学也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个时候一般是大多数人的迷茫期,会有各式各样的社团纳新,学生工作等等,学长有过这种迷茫期吗,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在15年入学的时候,面对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也有过不适应,不知怎么融入与参与,如果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先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活,其实我对于这种情况,是不支持听从他人建议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去参与,毕竟只有自己经历的才叫人生。
03
学长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最大的收获或者说感悟是什么呢?
我曾多次参与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地方包括贫困山区、企业机关,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其中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实践感受最为深刻。我深刻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向往却被现实客观条件所束缚,尤其记得一位小姑娘,她衣服不是很干净,但她的书本却是异常整洁,说明她对知识是非常珍惜的,当时我就想起来过去一个公益照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回来之后,我就立志努力学习工作,能够将来有一天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04
学长在大学的学习、工作期间,有没有哪些人哪些事让你十分难忘和感动的呢?方便跟我们分享吗?
参与学生工作4年来,经历过很多事情也接触过各种人。我觉得难忘的永远是大事,反而感动更多寓于生活的小事当中,最难忘的一件是2017年的8月29日,时任辽宁省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关志欧来连调研时,到我校考察共青团改革情况,我非常有幸的参与当天的会谈,并接受到关主席的接见,他与我握手的时候,我回答他我是一名学生兼职团干部,他对我说:“好好干!”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当天是我的生日。
05
在繁忙的学业和工作当中,常常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长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压力的呢?在比较累的时候会怎样放松自己呢?
确实,大学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实往往这些压力都是自己造成的,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困扰,一定摆正心态,坚定信念。我遇到压力的时候,通常都会去想解决事情的办法,因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往往思考问题是我释放压力的方式。
06
学长是法学专业的学生,现阶段对未来的规划方便跟我们分享吗?
我们法学院的学生一般就业走向都是从事公检法司、律师。而我是我们15级唯一一个准备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考试的,也就是所谓的国考,而且法学专业在每年的国考招考里面是专业大户,对于我是非常有利的,但国考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大的,今年报名137万,只招录1.4万人,个别岗位竞争比已达到1:1000。对于未来的规划,基本会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了。
07
我们很多同学都面临着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而您在工作当中应该总是要与其他高校和社会上的各界人士沟通交流,那学长您都是怎样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的呢?可不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呢?
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傅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所以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不是你一个人在发表演说、对牛弹琴,或者是让对方唱独角戏,而是用心去听听对方在说什么?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馈给对方。
沟通过程中可能因沟通者本身的特质或沟通的方式而造成曲解,因此传送讯息者与接收者间必须借着不断的回馈,去澄清双方接收及了解到的是否一致。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轻而易举的事就能帮助我们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度自我认识及接纳。常持诚恳的态度。谦卑温柔的心。适度自我表达。尊重别人并欣赏自己。寻求共同价值观之伙伴。排除人际障碍。服务之人生观。遵守团体规则。积极自己的人际成长。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
08
如果让学长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一下学长的大学生活,学长会选用哪一个词语?为什么呢
“值得”
因为参与了各种校内校外活动,各种身份互换,作为参与者,观摩到其他高校的活动,也为我开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作为组织者,开展过团校、五四表彰活动,即提升了自己理论知识水平,也提供给学员们学习理论的平台。一个人的外在终将会失去,但他的灵魂不灭,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不是干了什么而是留下了什么,以至于毕业还会有人记得他来过。
09
结合自身经历,你觉得哪些能力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呢?
我现在是一名大四学生,参与团学工作两年以来,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人,也拓宽了自己的眼界,我认为一名大学生、学生干部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青年时代是人生最具批判意识、创新思维的一个宝贵时期。要逐渐摒弃思维依赖的惯性,不拘泥于别人的头脑,而是要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学习和思索,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10
采访到最后呢,我想替大家问一个比较私人也是我们都比较好奇的问题,学长,你对大学四年生活中爱情的观点和看法是怎样的呢?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说到这个,我迄今为止还没有经历过感情方面,所以我对这个也是一名新手,我对这个看法与我们学校的观点一致,就是大一大二不支持,大三大四不提倡。
11
节目的最后,学长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刚刚迈入大学生活的18级学弟学妹们说呢?
“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大学,不管以怎样的面孔出现,教给我的都是真实的生活,有失落,有遗憾,但是绝对没有后悔,因为青春无悔,岁月自会给出答案!
副刊·心灵加油站
越努力,越发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学时,明明觉得一个知识点搞懂了,一考试还是会错。工作后,明明觉得一个需求搞清楚了,做出来的东西依然和领导的要求大相径庭。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曾因为被他人误解而痛苦。自认为当时已经把话说得十分明白,直到对方开始疏远自己,你才意识到对方可能理解错了;或者,你也曾误会过对方的好意,导致双方关系出现裂痕,最终不欢而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用心理学的说法,也许是出现了感知错觉,也许是认知偏见,或者是记忆扭曲。总的来说,其实对自我的认知不足。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学着认清自身,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反思下次怎样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那些迷惑我们的方法保持警觉。
我们总需要无时无刻对身边的事情做出判断,但却不知道自己在何时做出了误判。导致我们误判的原因,其实五花八门。
1、总觉得“我能行”
很多人无法胜任某项工作,也不懂得如何提高自己——他们不能分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是元认知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议题。
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研究者给学生做逻辑测验,发现能力最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如何茫然不知。平均得分在后 12% 的学生,往往相信自己的一般逻辑推理能力排在前 68%。
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自信,这部分学生反而也不大会改变自己的习惯。
2、想象里的事情可能会被我们误以为真
有一种情况,先让一个人想象某件事情的具体样子,稍后再问起此事,他们有时会倾向于相信这件事真的发生过——这被称为“想象膨胀”。
比如,问成年人“你有没有用手打破过窗户”,他们很有可能因为知道打破窗户的真实情景,然后便认为自己做过。似乎是这问题本身先让他们产生了想象,而后想象这个行为带来了一个结果,让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这件事的确发生过。
3、“暗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
暗示的东西才会被人们记住,而明确表述的东西则不然。文学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一段关于残疾女孩海伦·凯勒的文字,很多人在阅读之后都错误地认为“聋、哑、瞎”这三个字出现过。
但另一段文字,内容与这段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把女孩的名字改成了卡罗尔·哈里斯,阅读后的人却不会犯前一组人的错误。
4、“知识诅咒”
当别人在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从事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种错觉被心理学家称为“知识诅咒”。
教师通常会受这种错觉的影响——认为微积分非常容易的教师,在面对刚接触这一科目或是学不好这一科目的学生时,往往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也不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咋就搞不懂呢?”
教授假设她的学生会轻松地听懂复杂的课程,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极其基础的。这同样是元认知错误,是对她知道的东西和她学生知道的东西之间匹配程度的误判。
5、假话被重复多了可能会当真
在政治上,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假话”伎俩——即便是大假话,重复之后也会被人当成真理接受。
原因在于,某个信息不断重复后,那些听起来很耳熟的描述会让人产生知晓感,也会让人把它们和真实情况混淆。
这就是为什么政客与广告虽然履行不了自己的承诺,但不断重复自己说的话却能让大众信以为真。尤其是那些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承诺。
先是偶尔听过一次,等再听到第二次时,我们就会有种熟悉的感觉,和记忆混杂在一起,渐渐就可能被人相信。
6、能流利阅读一段文字不代表你真的理解
人们还会犯一个错误,当自己能够流畅地读完一段话时,便认为这段话自己完全看懂了,就会导致“流畅错觉”。
我们的记忆还被社会影响所左右,而且会与周围人的记忆趋同。假如你和一群人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有人记错了其中的一 个细节,你就有可能将这个细节填补到自己的记忆中,以后回忆的时候也会记住这个错误。
这个过程被称作“从众记忆”,或者是“记忆社会传染”:一个人的错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记忆。 当然,社会影响并不总是坏的。如果一段共同的记忆在你的头脑中是模糊的,而别人能够记起细节,那么你随后会将记忆更新,更准确地记住过去的事情。
7、“暗示”会造成错觉
一类记忆错觉是由暗示引起的,单单一个小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出现这类错觉。
有一个案例:让人观看一段视频,一辆汽车驶过十字路口,与另一辆正在通过的车相撞。过后让一部分人判断车辆互相“接触”时的速度,他们给出的平均估测是每小时32英里。
再叫另外一组人做同样的判断,只不过在发问时把“接触”这个词改为“撞击”,这组人给出的估测均值则是每小时41英里。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生活中是存在“误导性问题”的。所谓误导性问题,就是指那些引导人做出特定回答的问题,换句话就是“钓鱼执法”。其中的玄机,就在于极其微妙的暗示。
当然,造成错觉的方式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关键在于,我们为什么会犯这些认知错误呢?这就跟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有关。
人人都有一整套令人叹服的感知与认知能力,它们同时也是我们失败的根源。《纽约时报》刊发过电影人埃洛·莫里斯撰写的一系列关于“错觉”的文章。莫里斯引用了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的观点,称人类倾向于进行“动机性推理”。或者按照邓宁本人的说法:“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认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描述了人的两套分析机制。“机制 1 自动机制”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而且是瞬发式的。它会调用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在一瞬间评估形势。就像球员向底线冲刺时,会迂回避让对手的围堵。
“机制 2 受控机制”是指有意识地分析与推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较慢。这部分想法会权衡选择、做出决定,并进行自我控制。我们还会利用它来训练“机制 1”,好让自己能当机立断。 橄榄球运动员在头脑中演练折返规避时,警察在练习从“歹徒”手中夺枪时,神经外科医生排练修复破损静脉窦时的操作,用的就是机制2。
“机制1”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作用很大,但它会受到错觉的影响。你需要“机制2”来帮你管理自己:检查自己是否冲动、预先做好计划、分辨选择、想清楚这些选择的意义,并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不论机制1还是机制2,依靠的都是我们本身的感知系统,即直觉、记忆与认知,这些系统必定都会存在偏差、失误、偏见与瑕疵。所以为了保证尽可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我们需要不断“校准”自己的感受。
心理学家大卫·邓宁认为:认识自身要通过他人来进行。在很多领域中,和更有经验的同伴工作,可以校准一个人的判断:机长身边需要有机副,警察出警是新老搭配,住院医师配合主治医师...当你观察他人,就会经常发现不同的做事方法,发现更好的行事套路。这也会让你意识到,“我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出色,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自我校准的另一个方法,是从我们真实犯下的“错误”中收集反馈。前提是你能从这种失误中走出来,而且反思、接受其中的经验教训。
不同的声音
相同的力量
敬请关注
【师大周刊】
图源 ღ 李昊明
主播 ღ 娜依 王亭月
编辑 ღ 付卓众
责编 ღ 王亭月
审核 ღ 马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