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首个牺牲品诞生!反俄先锋立陶宛,断油、断气又断电
微信推送规则变更,不想错失米尔的看官们,请点击顶部蓝字“米尔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将米尔看天下设为星标⭐️。
广告合作QQ:3304279071
国微言轻,谨言慎行就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但这个世界上却有一个不信邪的小国,它叫立陶宛,人口不到300万,面积比中国重庆市还小。如此撮尔小国不仅敢跟中国叫板,而且现在又冲在了反俄的最前线。
一些连美国都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立陶宛就偏偏敢。如:
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战争罪行”,将俄罗斯认定为“支持和实施恐怖主义的国家”。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还口出狂言,“必须推翻俄罗斯政权”,并建议“让G7取代联合国安理会”,以剥夺中俄的国际话语权......
为了彰显自己与俄罗斯的势不两立,最近立陶宛还终结了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自断油、气、电,由此这位“反俄先锋”也如愿成为了欧盟的第一个牺牲品。
众所周知,欧盟成员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一直不敢在能源问题上彻底与俄罗斯切割。而如今立陶宛率先与俄罗斯切割,似乎是在给欧盟做“表率”,为欧盟“探路”。
如果立陶宛跟俄罗斯全面切断能源关系之后能挺过来,没有发生大的能源危机或政治危机,那么后续必然会有更多的欧盟国家效仿。如此美欧就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制裁俄罗斯了。
但是,立陶宛能硬撑多久呢?当立陶宛对美欧的价值被榨干之后,谁还会愿意留着这个包袱?
当国家利益与“政治正确”发生冲突
在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打压制裁俄罗斯是一件绝对的政治正确的事。因为在美西方国家的思维里,俄罗斯攻击的不是乌克兰,而是美西方一直在极力捍卫的所谓“自由民主”。
所谓的“自由民主”,是美国为世界所画的一张大饼,它有点类似于一种新的宗教教义,通过对精神意识的洗礼,来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称霸世界。
而欧洲以及日韩加澳等国家,作为美国的盟友,自然也就是“自由民主”的第一批信徒,捍卫它就是“职责”所在。所以在美国主导的“自由民主”阵营,打压非“自由民主”国家和阻止损害“自由民主”的行为,就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看懂欧盟放血制裁俄罗斯的行为了。明知道制裁俄罗斯会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但还要乐此不疲地去做,就是因为政治正确。
当然,随着制裁俄罗斯的代价变得越来越大,现在欧盟不少国家确实出现了犹疑不定的情况。特别是在制裁俄罗斯能源问题上,因为损失太大,始终没能达成共识。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立陶宛站出来了,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停止了一切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也就是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电力。
如果立陶宛自己有能源,或者有其它更便宜的进口渠道,如此硬气也就罢了,但关键是立陶宛与其他欧盟国家一样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所以立陶宛此番操作,看起来的确有些“意气用事”。
立陶宛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能源,大多都依赖进口。其中,立陶宛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度最高,达80%。同时,该国约26%的天然气需求,电力进口总量的17%,也都来自俄罗斯。
如果切断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而不能立即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立陶宛的能源系统基本就得瘫痪。
那么,立陶宛不惜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要制裁俄罗斯能源,究竟是图的什么?
如果往大了说,立陶宛此举是为了捍卫所谓的“自由民主”,捍卫美国主子的权威。往小了说,就是表明自己与俄罗斯势不两立的态度,为引导欧盟与俄罗斯能源切割“献身”。
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历史恩怨
立陶宛为什么这么反俄呢?
除了美国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立陶宛与俄罗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恩怨。
立陶宛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南角的一个小国,人口约28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它的北边是拉脱维亚,南边是波兰,东南方挨着白俄罗斯,在地理上是欧洲大陆的中心。
如果从1240年立陶宛大公国成立算起,立陶宛的历史至今也不过800年。在这近800年的历史中,立陶宛曾多次被周边的波兰和俄罗斯等国吞并。如,十八世纪末并入俄国,二战前后被德国、苏联/俄罗斯占领。
二战结束后,德军被赶走,立陶宛成了苏联的加盟国。当时苏联为了同化立陶宛,向该地区迁入了大量俄罗斯人。再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对苏联经济政策的不满,立陶宛的反苏情绪开始逐渐积累。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西方的煽动下,戈尔巴乔夫搞起了声势浩大的“民主化改革”。此时立陶宛国内的反苏情绪得到了彻底释放,并演化成了独立运动。终于在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成了第一个从苏联独立的加盟国。
独立后的立陶宛为了“去苏化”,移除了国内大量苏联时期的雕塑、标语和装饰物等。与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立陶宛也把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转而拥抱西方,并于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
立陶宛加入美西方阵营后,不仅在安全上完全依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经济外交方面也与美欧沆瀣一气,成了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帮凶。而在瑙塞达于2019年担任立陶宛总统之后,该国则从反俄帮凶晋级成了“反俄先锋”。
瑙塞达上台前并没有什么从政经验,而是一位经济学家。但与一般的学者型政要不同,他的思想很激进,不仅积极制裁和攻击俄罗斯,而且还多次乞求美军永久驻军立陶宛。
除了反俄,近年来立陶宛对中国也是恶语恶行不断。因此,去年中国还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并对该国进行了制裁,让其尝到了苦头。
蚍蜉撼大树,谈何易?
不管立陶宛反俄反华调门有多高,夸下的海口有么多大,但终究都是蚍蜉撼大树,谈何容易?虽然立陶宛声称“必须推翻俄罗斯政权”,但俄罗斯岂是立陶宛想推翻就能推翻的?
立陶宛的陆海空三军加起来不过区区2万人,自保尚且不及,如何跟俄罗斯斗?立陶宛既没有实力支援乌克兰,也没有实力跟俄军叫板。别说立陶宛,就是美国也不敢夸这个海口。
再说美军驻军立陶宛,除了让自己做个永久的殖民地之外,对俄罗斯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威胁,在俄罗斯的西边已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两个北约成员国,也不多立陶宛一个。
至于提议让西方主导的G7集团取代联合国安理会,那更是无稽之谈。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的确定,是按照在二战中付出的牺牲,做出的贡献,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小决定的。立陶宛有什么资格要求取缔?
包括制裁俄罗斯能源,其实也根本威胁不了俄罗斯。毕竟,在俄罗斯的能源客户中,立陶宛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取消那点订单对俄罗斯产生不了影响。
赌上国运下场会很惨
相反,现在立陶宛却正在为过激的反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目前,欧洲正在遭遇一场新的能源危机,因油价上涨和短缺引发的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也愈演愈烈。
立陶宛作为第一个终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欧盟成员国,所遭遇的能源和经济困境只会更严重。在最近立陶宛国内进行的一项民调中,就有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受到能源、燃料、食品和相关服务价格上涨的影响”。
虽然立陶宛早有搞清洁能源和实现能源多元化的雄心,但在世界能源供应持续短缺和经济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立陶宛能否度过眼前的难关,还是个大问题。
指望美欧救援也不切实际。欧盟国家都在忙着抢能源,哪顾得上立陶宛?指望美国吗?立陶宛甘当“反俄先锋”,将国运全部押注于美国,美国确实有责任援救。
并且,美国也确实有能力搭救立陶宛,因为鼓动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油气的美国,一直在偷偷加购俄罗斯的油气,所以可能会有囤货。
但美国的油气资源,价格上要比俄罗斯贵得多得多,即使美国愿意卖,那也得看立陶宛的国库是否充足,国民是否用得起了。
但糟糕的是,制裁俄罗斯对立陶宛的经济影响也是毁灭性的。据立陶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该国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俄罗斯,占其出口总额的13.5%。而进口方面,该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
所以自从立陶宛制裁俄罗斯以来,自身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大,即使能买到高价油,也撑不了多长时间。由此,该国的能源危机转化成经济危机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对此,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已公开警告过。他还说,立陶宛正在遭遇的经济滞胀问题“很难找到解药和药方”。如果形势恶化,立陶宛还将面临经济停滞。
其实瑙塞达的估计可能还是乐观了一点。如果他化解不了当前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那么等待他的必然是汹涌的民怨,和越来越少的选票,以及国家的衰退。
到那时,他不仅当不了立陶宛的英雄,反而还会沦为国家的罪人。
请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