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双面娇娃"肆虐人间:你的枕边人是个真的吗?

2017-12-04 李婧詝 欧洲时报内参

       

为了生活得更刺激或者是诈骗钱财,“伪装者”变换身份就像换件衣服。这种现象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迅速蔓延。


有时候,真实生活就像好莱坞电影般刺激。就在前几天,法国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位人物:44岁的法国程序员,已经结婚并且有三个孩子。他多年来在妻子面前伪装成政府特工,以间谍工作的危险性为理由不回家,目的是与另一名女子同居。



这个真实的故事在2015年夏天结束。这名“特工”的妻子领取家庭补助金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离婚两年了。丈夫模仿她的签名、伪造假证件,在征婚网站上找到另一个女子并与其结婚。


“‘伪装者’的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借用不同的身份填补这种空虚,这实际上是恋物癖的表现”,《制造伪装者》的作者、心理学家Roland Gori解释道。


在法国,警方在2016年发现12万6509名使用双重或多重身份的人,比2009年增加近1/3。“所谓‘人生如戏’,社会生活的虚伪因素助长了伪装逻辑。‘伪装者’吸收了这种逻辑,并且将其活生生地展现出来”,Roland Gori继续说。


           

Cédric Rey伪装巴黎恐袭幸存者,一度受到法国各大媒体关注。


29岁的护士Cédric Rey伪装11·13巴黎恐袭受害者,为了让自己的角色更可信,他甚至参加了心理治疗,对着媒体泪流满面……而他并不是唯一一个恐袭受害扮演者。心理学家继续解释说:“为了在社会中得到认可,我们要服从‘受害者’逻辑”,他认为利益诱惑并不是“伪装者”的主要动机,他们更多是出于自恋心理。


争取同情心


这种心理疾病被称为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患者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比如假装有病乃至自残或伤害他人,以取得同情或注意。此病得名于德国的一位男爵——Freiherr von Münchhausen,此人虚构了许多自己的冒险故事,如在月球上漫步,拽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升天等。1951年,一篇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第一次以孟乔森综合征的名义命名这种症状。


最近一位典型患者便是红遍全球的战地摄影师Eduardo Martins,他冒着炮火冲到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战区的第一线,拍下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告诉外界战争的可怕,长期给BBC、华尔街日报、Vice、半岛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供稿。他曾经被猛烈的炮火炸得一时耳聋,有一次还差点死了,粉丝都劝他回来,但Martins不听....“当战地摄影师是我的人生使命”。


           

“战地记者”Eduardo Martins曾经红遍全球,给多个重要媒体供稿,在网络上拥有大批粉丝。  


在Instagram上,他有12万粉丝,一度堪称全球最红战地摄影师。但今年夏天细心的专业人士发现,Martins的图片与其他记者的几乎雷同,只是做了反转。后来,有人指认出Martins的头像是英国冲浪教练Max。也就是说,Martins这个人物从形象到作品全部是伪造。事情败露时,为Martins事业牵线搭桥的贵人朋友、也是网友--摄影师Fernando Costa Nett正主动给他安排杂志采访,还帮他筹办摄影展。巴西警方正在以网络犯罪的罪名追捕Martins,但事到如今,全世界的网友和媒体被他骗了整整三年……


有缺陷、有特色


“如果你想塑造一个可信的角色,必须植入一个缺陷,使事情显得更加真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东西,心理创伤、身上的伤疤,甚至残疾……”小说家Giulio Minghini说。他一度经常光顾交友网站Pointscommuns,并尝试伪造了多种身份:泰国无性渔夫、黑人图书管理员、酗酒作家、被叔叔强暴的少女……以此为素材撰写出优秀的小说《假》(Fake,Allia出版社,2009年)。


除此之外,成功的“伪装者”要在普通的社会规则中独辟蹊径,与众不同才能引发关注。叙利亚的同性恋女孩便是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2011年2月,一个自称Amina的叙利亚女同性恋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因为她陆续发表博客以及Facebook记录,讲述叙利亚乱局下的种种见闻和同性恋者遭受的压迫,不但引起世界各国网民关注,也引来诸多媒体记者联系、约访。由于演出太过逼真,有人甚至爱上了这位敢于挑战真实世界的少女。


           

“叙利亚的同性恋女孩”Amina的博客吸引到大批追随者,甚至追求者。        


6月6日,Amina的facebook主页上出现了一条据称是其亲友发出的消息,称Amina已被武装人员带走。Amina被迫害的消息被媒体争相报道,连美国官方都介入调查。直到后来一名叫Tom MacMaster的美国人在网上发布了一篇“致歉读者”,称“大马士革同性恋女孩”在facebook上的各种活动都是自己一手编造的。当时,40岁的MacMaster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导演Sophie Deraspe以此为原型拍摄了纪录片《Amina档案》,关注Amina的人也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扮相”:“所有人都喜欢与这个角色共同激动、战斗。Amina的塑造者不止是MacMaster,还有媒体和网民。这反映了我们的愿望--身体待在舒适的家里,精神上跟着Amina去过冒险的、激动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新型态的‘异国情调’。”


假账户、假身份、假朋友


在“假新闻”之后,我们得面对现实:互联网的特点有利于“伪装者”行动。虚拟身份如同面具般拆换容易,可以用于复杂的骗局、伤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小说家体验生活。


在美国,人们将“伪装者”称为“木偶”,主人通过键盘隔着屏幕操控它。虽然这个现象很难量化,但可以做出估计:《商业内幕》杂志最近报道,Facebook上大约有6000万个虚假账户。


           

有些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总统出席某些活动时带的是老婆的替身。


假身份、假朋友、假评论……可以冒充的元素不断蔓延。一些美国人甚至认为,特朗普总统出席官方活动都是带着老婆的替身。


“‘伪装者’以前就存在,但互联网的兴起使其规模化出现。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现象,它可能会导致人类质疑一切、不相信事实的病态心理”,美国记者Charles Seife说,他也是《虚拟现实:数字骗局新时代》(Virtual Unreality : The New Era of Digital Deception)作者。


“伪装者”背后是现实


虽然有时会造成悲惨的结局,但“伪装者”反映的其实是现实。


我们的生活越是平淡无奇,越容易被“伪装者”控制。“我住在一个平静的小村庄,离婚后再也没约会过”,52岁的Nathalie说,她已经加入“尼日利亚诈骗受害者协会”。“当一个骗子在Facebook上跟我联系时,他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他自称在图卢兹做建筑师,似乎很喜欢我。直到一天,他问我是否可以给他寄点钱,他说在伦敦的电话有点问题,我马上明白了。但我有一种在精神上被强奸的感觉。还好没出什么大事,因为有些受害人被毁掉,有些甚至自杀。”


最近,两位年轻的美国女性企业家因伪装身份大获成功。Penelope Gazin和Kate Dwyer成立了电商平台Witchsy,由于厌弃男性主导的对话习惯,她们发明了一个好主意:塑造一位叫Keith Mann的男同事,负责电子邮件沟通。


           

电商平台Witchsy创立者Penelope Gazin和Kate Dwyer,她们称一度因受到性别歧视导致事业艰难。          


随着这位新同事的出现,对话方也变得彬彬有礼、细心、勤奋。“起初,这是个玩笑、一个振兴业务的方式”,Dwyer说,但现在“Keith Mann已经超越了自己,成为网络活动家。然而这也体现了科技平台的性别歧视。”


这是值得庆幸的一点——“伪装者”并非满身疮痍,如果运用巧妙,它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一种反败为胜的逆转战术。


(欧洲时报/ 李婧詝 编译报道,参考《世界报》记者Nicolas Santolaria专题报道,CNN、BBC等相关主题)


编辑:Rui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