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改革非"罢工"可阻挡,改革应寻"中庸之道"

2018-04-04 欧时评论员 欧时大参


复活节翌日--4月2日始,法国铁路职工将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有间歇、持续性”罢工,首日罢工大范围搅乱了法国人的正常生活。法国各地交通乱象环生:罕见的列车奇货可居拥挤不堪;火车站越轨穿梭抢搭末班;上班族一边怨声载道、一边各寻高招;火了拼车、搭车、堵了大路小路...一言以蔽之,首日“罢功”丰硕,样式创新,法国罢工文化的深厚底蕴再次凸显。而接下去的三个月,恐怕法国人要周而复始、小刀碎割地体验今天的况味了。


众所周知,此次由一大工会号召的、反对政府“国铁改革”的罢工,剑指两个可能:一是铁路职工在改革后失去特权;二是法铁被私有化。其实,“别动奶酪”与“重分蛋糕”,历来是罢工的主题诉求,无可厚非。以宪法赋予公民权利,保既得利益,或要求加薪,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正当的。比如刚刚发生在德国的汉莎(去年大幅盈利)的罢工,以老板同意加薪收场。讨价还价,最后得出双方接受的价格,当属劳资博弈的正常状态,清清楚楚,无遮羞布,不“走极端”。


但法铁的罢工,总让人品出与此迥异的味道与指向。首先是为什么罢工,连记者都搞不清楚。所有工会代表在镜头前都不肯明白承认是为了“保特权”(铁路职工相对一般职工特权大致有六条:铁饭碗、早退休、退休金计算方法优惠、涨工资幅度高、本人免费家属优惠乘车、休假算法优惠),而说是要捍卫“公共服务”。而法铁就是因为债台高筑、连年亏损、设施老化、事故频仍、经常晚点、服务下降民怨沸腾等等危机背景下,“公共服务”难以为继,才引起政府的改革设想的。


其实,政府已经意识到法铁是改革“硬骨头”,并未表现出“一口啃下”的态势,特别是在“不动奶酪”或“少动奶酪”上,煞费苦心。政府开出了“现有职工”保留前三大项特权的条件(新加盟职工不再拥有特权),这个条件对于不享受任何优惠的“普通”法国人来说已经高不可攀了,难道铁路职工想既改革也保留所有特权?果真如此,就是走极端了。


关于私有化,政府反复承诺“不会搞私有化”,只是适当引进“竞争机制”(或许部分允许私企入股),改善服务,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况且将所谓“引进竞争机制”的日程表拖到了十多年以后!这种力度的改革,与任何欧洲国家(德国、意大利、瑞典等等)同类改革都不能相提并论,应该说属“温柔提高效率”的诉求。但工会认为政府正在“滑向私有化”,现在承诺不能信任。在“怀疑”情绪下,发起旨在最大限度扰乱法国的“铁腕罢工潮”,就是。


其实,工会的角色,就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而不是指点国企江山,因为这是选民赋予政府的角色。在罢工是否适当的问题上,其实不存在“左”或“右”,任何派系的政府,都难以阻挡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开放”的步伐。而铁路打破垄断法案,就是奥朗德政府时期通过的。一个公司的职工,无论如何罢工,都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车轮。欧洲放开电力市场,法电不是也有私有资金入股吗?凭什么法铁可以阻止这一“开放”呢?法国三大工会,有两家想通了这个道理,希望在改革过程中得到尽量多的优势与职工利益,而不是以罢工阻止改革。而此次罢工,不啻向国人宣布,法铁不能改革!这是极为不策略,也不合时宜的,也是铤而走险的。


其实,关于法铁是否要向私有化发展,确实可以深入探讨。应该说,正反两面的例证都有。法国政府应以务实求真的态度,进行考量。首先,英国铁路私有化的最大败笔在于基础设施与运营一股脑私有化,造成“逐利”力量变成主流,造成票价飙升、管理失据,最后受害的还是乘客、还是企业。“英国病人”说明市场化、私有化并不能包治百病,走到极端,害人害己。所以,英国政府早就收回“基础设施”,向回到“中庸”迈出必须的一步。如果马克龙政府真有彻底“私有化”的念想,还是要引以为戒的。


另外,法铁债务积累,大多是历届政府“倾向高铁”投下巨资所致,也不应该将账简单算在法铁管理不良的头上,应在这个问题上,提出更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平息员工之怨气。但是,这诚非问题关键。问题的症结在于,法铁作为国企,拥有所有国企的问题--亏损严重、利益固化、效率低下、服务不佳,抗拒竞争,且冰冻三尺,再不改革,难以为继。


问题的大背景在于:世界变了,法国没变;法国要变,法国人不想变。这是几乎所有必须的改革,在法国举步维艰,罢工频仍的原因。但愿“法国例外”不是“改革例外”,发展例外,不要被开放洪流所淹没。这一代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以正确态度面对“既得利益”,不能跟上世界的变化,将使子孙后代去承担这一代人不改革的后果。这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历史责任。


(本报评论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