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在国企,全靠“演技”

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2023-12-31

文 | 付晓玲 曹宾玲

编辑 | Reno

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领导,我有个事做错了,过来向您检讨。”


下属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弦子和朋友刷着大众点评,愉悦讨论去哪里聚的氛围,他马上切换庄重姿态,询问原因、安抚鼓励、拍肩送出,一气呵成。


再次关上办公室的门,朋友满脸坏笑,“这才来国企几年,你这‘厅局’味浓得快溢出了。”


弦子没有正面回答朋友,而是念了一段《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刚进来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如今就业市场上的国企潮,愈演愈烈。


智联招聘的《202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3届应届毕业生选择国企的比例为46.7%,同比增长2.3%,比上一年更甚。


随着新生力量的持续加入,故事又会如何演绎呢?



白纸入围城:奋斗不起,也躺不平



刚气喘如牛地刷完身份证,过了闸门,广播里就响起了列车停止检票通知,欧阳来不及缓口气,就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9号车厢而去。


这种极限赶车操作,欧阳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了。自从毕业进入这家央媒分公司采编部,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补锅精”。


上级领导太多,时不时就甩项目过来,每个都标榜是急活,你得全力配合;同事也不是省油的灯,揣测领导心意第一,有活能甩就甩。


“在这里,谁会演戏、甩锅能力强,就可以做更少的事情。”欧阳苦笑道,不会精妙地甩锅,就得一直疲于奔命


这次的情况就是如此,在外出差将近一周,刚回到家准备点个外卖,吃完就休息时,接到了副主编的电话,上来第一句就是:“你可不可以去某市一趟,参加相关部门明天的紧急发布会?”


欧阳懵了一瞬,反应过来这是有人“甩活”了,因为这种会议很有分量,通常很早就会和媒体打招呼,不存在前一天晚上突然通知的情况。她赶紧表示,刚出差回来,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敷衍了过去。


挂了电话,欧阳马上打开关系好的同事都在的小群,发现已经炸了。有知情的在爆料,这是副主编的心腹甩的锅,副主编已经找过好几个人了,大家都不想背。


欧阳庆幸极了自己的警觉,在群里发了一句“同没接锅”,又切换到外卖页面。然而手指刚点上付款扭,副主编的电话又进来了,“一接通,就说让我立刻买票去某市,说完就挂了。”


这明显是强制性甩锅了,欧阳不接也得接。可她打开购票软件一看,距最后一班高铁发车只剩40分钟,而她家打车到高铁站就要半个小时,只能极限冲刺。


坐到座位上的一刹那,伴随着如雷心跳声的,还有眩晕感,她知道这是低血糖犯了。


相比欧阳,进了建筑院的木子,倒是很快就适应规则,进入了状态。


在她一个校招应届生,加班加点几个月出图,承担项目80%工作,到头来要和另外4个朝九晚五的人,平分项目奖金时,她决定进入老油条模式,“有任务就拖着做,两天能弄完的拖一周,别人下班我也走。”


但当年度考核,被领导打了部门最低分,年终奖了了时,木子才发现自己太想当然了。


人家可以摸鱼,那是人家要么有关系,和领导走得近;要么对工作无欲无求,只图个稳定——保时捷车窗摇下来,露出的是一张年轻的脸;刚来这个房价两万一平的城市就有二百平的房子住。


自己一个靠工资养家糊口的穷酸,根本比不过。更何况,领导来去几次,发现没人给他画图、干活,还是要挑软柿子捏


年底的大会上,木子被领导点名批评,公开讽刺磨洋工、干活低效。之后,还被要求把工位搬到领导对面,“他要亲自监督我画图。”


说白了,进得围城来,无论是想奋斗,还是想躺平,都要有“后盾”支撑。没关系的,就得自己修炼找“关系”。



修习技艺,成为大浪淘沙留下的那个


“这是我要去总部汇报的,交上来的是什么东西。”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周六晚上被叫回公司,被副总莫名其妙一顿喷的默默,总算明白了挨骂的关节。


这是一个地方某局的项目,PPT任务是总工交代的,周五晚上发的技术分析文稿和参考模板,周六就催着先弄一版,回公司前她刚刚交了PPT。


默默理所当然认为,这是总工的项目。但现在看来,应该是副总和总工都在竞争这个项目,总工想先发制人,把前期工作全部做完,顺理成章拿到汇报权。


可不知哪里出了纰漏,被副总截得了PPT,借机发作:打执行者的脸,给总工施压。


想通这一点,默默马上连连认错,在副总上升到“上大学干什么吃了,连个PPT都做不好”这样的人身攻击时,也面不改色的应下。


安抚完这一头,又在微信上和总工报备了一声,默默就投入到新文稿框架搭建中,在凌晨1点,将文稿发给副总。


第二天,更是7点就到公司,把PPT按副总的偏好重新做了一遍,副总到办公室时,正好赶上总体检查。


等再次被叫进办公室时,默默看到副总明显缓和的脸色。简单提了几点修改意见,副总话锋一转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事就先这样,我就不通报批评了,以后做事水平高一些。”


默默赶紧表示都是副总指导得当,会“继续努力学习”。


出了办公司,默默在座位上长出一口气,知道这关是过了。大一级压死人,以及派系斗争的残酷,刚入职不久她就见识了——某个文职前辈,被下放到一线车间


而借着这次在副总那挂了号的机会,默默开始有意识地经营起来。比如,恶补花草知识,有时间就给副总办公室的花草浇水、施肥;每次在副总有新造型时,自然地夸上一句。


疲惫不堪的欧阳,也意识到靠单打独斗,锅避无可避,琢磨着找一条大腿来抱。


一次被安排和主编走访一个农业项目时,欧阳知道机会来了——抱紧主编的大腿,以后谁要强行甩锅给她背,都要忌惮三分。


“出发前,我咨询了好几个老同事,关于走访项目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记了6张A4纸。”欧阳说道,因为要涉及多地政府、企业等的调研、采访,详细的每日行程单是必不可少的。


且每到会议场合,欧阳会从入场前的十分钟,就紧盯着主编的名牌,避免有人调换,保证主编在最合适的位置落座。


面面俱到、保姆级的辅助下来,整个过程很顺畅,主编已然很满意,欧阳又加了一把火。



走访结束后,欧阳暂停所有工作,全部精力集中在主编的项目——她前前后后改了9版稿子,一个月时间只做了这一个项目,KPI垫底,只拿基本工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文章发出来,不仅在集团内部获了年度大奖,还受到了省级部门的表扬。而文章的第一署名是主编,后面是一串卖人情的署名,欧阳的名字藏在角落里。


但她并不在意,经此一战,她一定程度被主编划成了自己的人,各种“天外横锅”仿佛一下子都消失了。


显然,大浪淘沙能留在围城里的人,慢慢地都开始身怀绝技。而伴随着入戏程度加深,他们变得很难出戏了。



晋级影帝影后,呼风唤雨



看着面前又被新主任倒满的酒杯,欧阳心里已经骂得很脏了,但面上还是带着笑,双手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新主任是两个月前从上级单位调过来的,与主编同级,一过来就想拉阵营。对这种微妙斗争,欧阳已游刃有余,知道最好的平衡是“抱紧主编大腿的同时,又不得罪主任”。


因此,生活中,她和主任打招呼、聊天,热络非常;遇上布置工作,不直接拒绝,而是拉出主编交代的急活,当挡箭牌。


“语言机锋只是开始,做戏要做全套。”欧阳说道,具体就是当天晚上一定要加班到很晚,证明自己确实脱不开身,并以类似“结束了充实的一天”配文的朋友圈,广而告之。


兢兢业业演了两个月,两个领导的职责终于有了清晰划分。欧阳负责的线仍划在了主编这里,她成了这波权力斗争中,为数不多的平稳过渡者。


不过,她的滑不溜秋,终归让主任心里不舒服,也就有了聚餐时,灌酒的一幕。在欧阳看来,“当然可以打马虎眼躲过,但后续很麻烦,不如配合演一下,天下太平。”


而不止向上,欧阳向下管理起来,也逐渐驾轻就熟


站稳了脚跟,就要考虑赚钱的问题,最高效的方法,当然是把锅甩出去。慢慢地,欧阳很多稿子都让实习生写,然后修改一下,就成了自己写的(当然,会加上某实习生亦有贡献)。


这样“巧妙”地向下转移压力,既让她的出稿量KPI很漂亮,也让她有余力时刻把主编的任务置于第一。


她知道,这样对实习生不公平。毕竟她们没有任何补贴,却干得跟自己这个正职一样。甚至看到小姑娘,被使唤得踩着高跟鞋,不停穿梭在各个编辑和审稿人之间时,她会生出一丝不忍。


但一想到这里的游戏规则、自己的前途,她又默默压下伤感,劝慰自己,工作需要而已。然后通过请吃饭、喝奶茶,尽量弥补。


像欧阳这样的,在今年进入银行当管培生的阿乐看来,也还算是好的了。她们网点的前辈同事,才是极品。


她轮岗柜台业务不久,就发现这位前辈是领导的大红人。行里分给他的贷款业务总是特别好:别人是小企业、房贷为主,他经手的都是给大公司做融资或贷款。


金额越大,意味着积分越高,绩效奖金等越多。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利用规则,将每一笔大业务拆成五六笔,做多笔数,再拿一波钱。


当然,这种做法也不违规。但这么一转手,他有好处,带给别人的却是麻烦“他总是加塞,给柜台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完了别说奶茶,一句谢谢都没有。”阿乐说道。


大家都不愿意对接他,但谁也不敢真拒绝他。他时不时就要聊一嘴“跟行长打球了,行长提了一下这个业务”“那个业务,总行那边都来关心。”


这种仗势压人的话,不见得都是真的,可谁愿意触这霉头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