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具的温度

2017-02-25 Jason彭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Jason彭,作者授权早读课转载。

公众号:Uxplorer

编辑:Verna


最近一直在整理之前的笔记和草图,想从中缕出点头绪,把一些模糊的观点整理成文,这篇文章的观点算是来自其中。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做手机输入法,所以这些想法也多多少少与之有关。


输入法作为一种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类产品,大多数时候是非常低调的,如果不去刻意关注,甚至很难回忆起一些使用中的细节,当然除了Crash的时候~笑。


你的身边存在着很多类似的事物,它们好用、耐用,从不牢人费心。回想一下,肯定有这么几样东西,它们低调地存在和被使用着。比如出门三大样:钱包、钥匙、手机…拿起这些东西时,即使闭着眼睛也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已经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能够让人感知到一种“温度”。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便是这些事物中存在的共性——“温度”。“温度”代表了什么?对产品和设计会产生那些影响?让我们先从“温度”的定义着手,逐步分析“温度”的各种特征。


温度是什么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来自百度百科


我们都清楚,上文引用的概念并非本文讨论的“温度”(虽然某种意义上相吻合)。“温度”只是一种比喻,但我们却可以从喻体的定义中解读到两个重要因素。


  • 温度是表示程度的变量

  • 温度可感知、可测量


比喻象征着概念结构的互通性,本体具备与喻体相似的概念特征(否则比喻就不够恰当)。如果将上文所描述的“温度”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那么


  • 它应是一种心理认知程度的变量,以个体做为参照基准

  • 这种心理认知可感知、可描述、可测量(定性/定量)


因此,我们可以将“温度”理解为人们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随着认知程度的变化,对产品产生的一种主观性的心理感受,其中包含了喜欢、依赖、信任等积极情感。这种心理感受的强弱可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改变,例如时间、事件。改变程度可进行量化和评估(方法类似感性工学)。


工具的宿命 —— 留存与流量


线下环境中,我们身边的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这通常取决于他们的可用性、使用强度、废止制等因素。大多数工具的使用寿命都是以月和年来计算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更长久的时间被我们使用和认知,因此产生良好体验和情感共鸣的机会也就越多。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老人们总是唠叨“旧的东西明明很好用,干嘛浪费钱买新的!”。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工具带有了“温度”,即产品获得留存。


线上环境中,情况会复杂很多。信息服务类型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营利模式的多样化。很多时候,即使产品本身是免费的,也可以搭载广告获取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产品不再单纯创造用户价值,而是将自己的一部分转化为广告的载体,满足用户需求只是换取留存的一种方式。这类产品想要获得成功,需要更低的获客成本和更高的在线流量。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商业模式没有对错,只有发展的快慢、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之分。留存和流量都是产品成功的必要因素,我们抛开受资本影响的流量,来单看留存。既然“温度”是留存的一种进价特征,当产品具备“温度”时,就代表获得了用户的满意和认可,那么“温度”即可作为产品用户价值的衡量标准之一。


工具的温度


我们定义了“温度”的概念,分析了它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温度”的工具或产品,有哪些必要条件?经过对常用工具的观察与分析,并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实际体会,我暂且将“温度”的形成归结为以下五点:


  • 可用性

  • 感性设计

  • 使用频率

  • 认知结构

  • 情感关联


这五种因素包含了设计方法和客观条件,其中涉及可用性、感性设计和认知心理学的部分更是早已形成专业的研究领域,这里篇幅有限,不再赘述概念。下面只侧重说明它们在塑造工具的“温度”上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可用性


可用性是一切的基础,它是衡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实际使用的效能,是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维护支持性的综合特性。只有达到良好的可用性才能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价值。


一个具有“温度”的工具必定是可用的、好用的。只有满足可用性,才能产生用户“留存”,否则会很快被市场所淘汰,更无从谈及其他。


感性设计


这里提出的感性,更多偏重于针对目标用户所进行的审美偏好设计。产品的形态、材质、颜色、触感等能否符合用户审美偏好、打动人心,往往决定用户是否购买和长期使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喜欢美的事物,虽然美是一种主观感受也包含很多类型,但也有一定的趋势和标准可循。那些带有温度的事物,对于其主人来说,必定是“美”的,毕竟我们不会把厌恶的东西带在身边。


使用频率


如果说可用性和美感都有一定标准可循,那么使用频率在这里可算作一个变量。因为:产品所满足的需求不同,使用频率不同。


比方说,我无法将手机和茶杯的使用频率作对比,它们所满足的是完全不同的需求,因此,不同类别产品的使用频率不具备可比性。但可以明确的是,在同一类别中,产品的使用频率越高,用户的接受度就会越高。如果一个产品的启动频率足够高,就有更多机会让用户产生依赖,从而具备“温度”。


认知结构


不知你是否有过绘制素描的经历,在绘画素描时,往往需要先使用长直线定义好物体的整体框架,再逐步调整轮廓和细节。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为了首先形成对物体整体结构的理解,尽量避免细节的干扰。


人脑认知事物的过程也与之类似,我们认知事物往往会先从他的颜色、轮廓和整体结构开始,再逐渐深入细节。儿童画中,经常以圆圈和交叉的线条描绘人的身体和四肢,原因也是如此。人的大脑不善于处理复杂的认知结构,出于经济性原则,我们只会优先记住整体性的结构和与我们关联密切的部分。


那么对于产品设计,这些就意味着越复杂的认知结构,会造成越大的认知负担,增加认知的成本和周期;此外,过于密集的信息更容易造成心理压迫感,让人感觉心情紧张焦虑(你去看一眼程序员的屏幕或者飞机驾驶舱的仪表盘就知道了)。前文中提到,结合使用场景递进展示信息的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复杂信息,就是基于简化认知结构的考虑。


逻辑框架具备简洁性的产品更容易被识别和记忆,也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情感关联


什么是情感关联?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当你回家时,突然得知自己儿时最喜爱的玩具被父母扔掉;北京的冬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你,用Uber叫到了一辆肯载你回家的出租车;在你组队打英雄联盟时,游戏突然崩溃…”


这些事件都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关联,那么我们可以将情感关联归结为: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通过达成某些目标或发生某些事件,从而产生移情效应的心理机制,引发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是消极的,形成的心理映射可被长期记忆并影响主观判断。情感关联是最特别的一环,它可以算作以上四种因素的副产品,却又对他们影响深远。


对于产品,情感关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通过可用性、感性设计赢得了用户的青睐,被购买和使用;


第二阶段,产品在使用中,提供了积极/消极的体验,被用户感知和记忆;


第三阶段,感知被不断强化,产生移情效应,用户在经历类似情景时也能回忆起与之相关的情感状态。


情感关联可视为用户感知“温度”的信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一旦获得“印象深刻”的体验往往很难忘记和改变,产品在用户心中将会成为这一体验的代名词。因此,创造良好用户体验、实现用户价值,是产品被用户长久接受的最佳途径。


后记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工具的温度”已经有了结构化的理解。笔者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每天都在关注用户如何使用产品,获得怎样的感受。久而久之,逐渐认识到产品、体验、情感三者关系的复杂性,而设计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塑造和衔接。


多数产品还在经历流量与留存的“宿命循环”,这种状态仍会长期持续,直到发现新的运营模式...信息的洪流中,能让用户感知到一息“温度”,或许正是设计所能带来的最大价值。


投稿邮箱:mm@zaodula.com

本文由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优秀人才不缺工作机会,只缺适合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从海量机会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

100offer 会对平台上的人才和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让「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公司」相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 100offer,谈谈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