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凡是去找的,都找不到

2015-11-14 辰木 黑蓝

【黑蓝】按:“寻找归属”曾经是人类多么大的母题,这部四十年前的电影,今天看仍具有经典意味。另一个问题同样重要:我们今天还重视归属感吗?为什么?




漫游与归属

关于《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一场在颇具戏剧性的漫游中对归属感的找寻;

一次对于欧洲1970年代特有的文化碰撞的发问;

同时也是一部极其优雅、富有诗意的黑白胶片电影。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1974)

导演: 维姆·文德斯

国家: 西德

语言: 德语 / 英语 / 荷兰语

片长: 110 分钟



影片一开始,导演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德国摄影记者菲利普的形象——温和,迷茫,孤独,冷漠。这个角色刚刚完成横穿美国大陆的漫游,而摄影记者的身份促使他对所处社会环境的直观感受进行表达。这里的社会背景涉及1970年代对“自由、财富、爱情”的美国式追寻的热潮,以及人们在这种美国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迷失。导演采用菲利普对美国电视节目的评论来作为他身处世界中心纽约的感受的陈述:不真实,虚伪,处于娱乐和物质的立场而显得浮华和虚假。


在这种感受下菲利普无法使用文字完成真实写作,只能使用宝丽来相机进行影像截取,从而获得一些他以为的真实可靠的信息。



电影的主要篇幅讲诉了菲利普和爱丽丝这一大一小两个形象在德国的漫游(包括去德国旅途中的漫游)。表面看起来是菲利普带着爱丽丝在等待“妈妈”和寻找“外祖母”中漫游,而给我更深感受的是爱丽丝才是引领者,菲利普反而是寻找“归属感、真实感”的那个角色。


在论及追寻归属感的问题时,我自身的感受是“人们对归属感的追寻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一部分人的归属感既不在此处也不在彼处,这些人最终会意识到追寻归属感其实是最大的徒劳无功;一种是另一些人相信自己的归属感在某个地方,他可以无限地去接近却始终不能到达那个地方。” 因此,不管是何时何地何种形式,人们对归属感的追寻,对漫游的尝试,都是为了证明唯有孤独无比的真实,也唯有孤独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依赖真正可以得到。




所以,影片中爱丽丝凭借一张照片找到外祖母的住处,然而外祖母已经不住在那里的结局,其实是注定的。(是否也说明照片的真实也是具有时效性——即完成拍摄即结束——和不可靠性)。影片的最后镜头由近及远,火车穿行在旷渺的大地,每一个角色又被重新投入到另一场漫游和追寻中去。


整个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爱丽丝躲在公共厕所里哭泣,菲利普蹲在门外,他掏出地图手册帮爱丽丝找寻外祖母可能住过的地方的名称。这一段我看得非常非常焦虑。从字母A开始的地名一个个被菲利普念出来再被爱丽丝否定掉,导演没有选择跳过或者快进的方式找到乌尔塔市,而是选择了长达两分钟问答的形式,这漫长的两分钟给观影者带来的焦虑感,似乎也是导演的特意安排,你大概能从这两分钟的焦虑里体会到一些主人公菲利普的内心感受。




影片中的“爱丽丝”承担着一个懵懂的“引领者”的角色,不同于菲利普找寻“归属感、真实感”的漫游,爱丽丝的漫游就更加纯粹和简单,甚至带有孩童的无知和恶作剧的戏份在里面。但谈及孩童的漫游,让我想到另外一部影片——法国电影《我是》,导演是多罗塔•肯杰尔扎沃斯卡。讲诉了一个有着悲惨身世的小男孩孔德尔为了追寻自己的归属感从孤儿院逃出来,在城市肮脏隐蔽的角落里漫游的故事,他住在废弃的船舱里,靠收卖废品为生,这个弱小、悲惨的形象的漫游更贴近生存本身的意义。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孩童的形象上感受到巨大的孤独(角色本身的孤独和观影者的孤独的碰撞体验)。电影有两个地方尤其感人,一个是小男孩朗诵《我的颂歌》那首诗,他紧握着纸张的颤抖的手给我一种他在用力抓住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他和富家小女孩(一个真正的朋友的角色)的一段对话:


“我以后会成为诗人”

“你写诗吗?”

“不写,但他们说我思考的时候就像一个真正的诗人。”



因此,根据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被投入到找寻归属感的漫游中去。“归属感”的形态更接近于上帝———只存在于意识之中。所以在漫游的某个瞬间,在我们获得各自“缺失”的某种情感体验的瞬间,也许就有“归属感”的踪影。我们也许不能像抓住任何实物那样抓住“归属感”,但是还有什么比找寻“自身所在”的情感体验还要珍贵呢?



维姆·文德斯

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作品多次荣获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一流电影节的大奖,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是二十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



维姆·文德斯丨9部电影资源

http://yunpan.cn/cLqYS3KvWWC3v

密码:afe8


地球之盐(2014)·皮娜(2011)·百万美元酒店(2000)

乐满哈瓦那(1999)·柏林苍穹下(1987)·德州巴黎(1984)

事物的状态(1982)·公路之王(1976)·爱丽丝城市漫游记(1974)


辰木,1991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爱好阅读与写作。





heilanwenxue

老鹰翅膀两边的羽毛是不对称的

投稿请发至heilan@163.com

加微信好友 heilan8 了解更多黑蓝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