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风采录 | 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让公共法律服务温暖千家万户
2015年10月,银川市西夏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辖区群众打造了一个普法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信访接待、弱势群体维权等司法行政主要职能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整合现有的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两年来,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辖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公益法律志愿者为观摩团展示“互联网+法律服务”。
12月1日,记者来到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大厅,看到7个法律服务窗口对外提供服务,不少市民正在进行法律咨询。依托西夏区法援中心建立覆盖城乡的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了集法援、法宣、咨询、调解、公证、信访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维权等窗口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法律服务”模式,建立起三级服务网络,通过“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一网两微一群”等多种途径打造10分钟惠民法律服务圈,实现法律服务功能全覆盖。
“以前有法律方面的需求,得跑到律师事务所找律师咨询,现在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可以找律师,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咨询法律问题,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结合自身经历,市民李先生说。
在网络视频咨询室内,志愿者段晓霞正戴着耳麦,通过QQ法律援助视频交流群,对宁朔南路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与解答。
如今,该中心利用“一网两微一群”(互联网、微信、微博、QQ群)平台发布法律援助申请范围、途径和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等信息,群众通过上网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随时随地咨询法律问题,了解普法动态。同时,在中心设立法律图书室,投放法律图书、服务指南手册、优秀案例选编等材料供群众翻阅,利用电子屏和液晶电视播放普法视频、全国精品法律援助案例视频和自办的经典普法案例视频,切实提高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
自服务中心成立至今,接待现场咨询2500余次,电话咨询1400余次,网络咨询(西夏区司法局微社区)115次,共受理案件1954件,案件办结1024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343.75万元。
今年11月初,西夏区工会职工维权诉调中心“互联网+职工维权”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启动,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得到一站式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的是在政务大厅购买的制式合同,签订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你在签订制式合同时,需要先仔细看一下合同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条款,比如工资金额的约定、职工权利的保障等。若后期发生纠纷,这些关键性的条款往往会成为法院审查的依据。”12月1日,在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网络视频咨询室内,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张翕通过QQ法律援助视频交流群,对某单位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与解答。
当日,张翕通过QQ、微信等方式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职工代表大会履职程序”等法律问题进行了在线答疑,解决了咨询人的困惑。
2015年10月,该中心依靠信息化,在自治区率先开创了“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新模式,以低成本、广覆盖的方式实现了法律服务“零等待”。中心的网络视频咨询服务依托QQ视频、微信视频聊天等功能,联通了辖区9个司法所和77个村居社区,由专业律师负责接待答疑,形成了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对接互通、有机融合的服务机制,形成了“一站式法律服务”的工作模式,打通了西夏区网络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西夏区网络视频法律咨询”的官方QQ账号派有专人维护,上班时间随时保持在线状态,坚持与各地困难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以前电话咨询不能展示证据,我们不能确定咨询者是否符合法律援助范围,而视频不同,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证据,这样一些偏远地区的求援者就可以少跑冤枉路了。”该中心主任聂卫军告诉记者,通过视频的方式咨询法律问题,相比于12348专项热线咨询特点更加突出,网络咨询能够让群众通过视频直接将证据材料全部展现给律师,让法律咨询更加高效和准确。
据了解,西夏区在开辟“互联网+法律服务”后,为辖区各司法所、村居社区全部配备了摄像头、耳麦,有需要的居民只需通过QQ视频就能与中心连接,目前已接待来访群众300多人次。今年以来,该中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589.88万元。
老百姓找律师、办公证、调解矛盾,离不开基层的公共法律服务。一直以来,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引导和鼓励专职律师、法律志愿者等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社区村居基层法律服务,为矛盾纠纷、法律服务“把脉问诊”,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和实践经验。
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了“律师流动值班制度”,鼓励律师下乡镇、进社区,实现了“零距离”法律服务。为探索法律服务工作重心下移前行,中心为值班律师发放专项补贴,并于每周三个工作日分别安排一名律师轮流到9个基层司法所、西夏区信访局值班,或以不定期预约的方式到矛盾纠纷多发、群众法律需求集中的村居和单位,针对疑难复杂矛盾、重点信访问题等内容进行解答。截至目前,中心援助律师已到各司法所和乡镇面向村民居民流动咨询了300余次,每月咨询量大概维持在30至40人次,为城乡居民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同时对当天接待的法律援助案件依据受援人需求及律师擅长领域实行“点援制”及指派制,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拓展了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着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法律诊所”。作为镇北堡镇法律顾问的法律援助律师魏武告诉记者,他们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宣传、咨询等服务,这一模式不仅解答了百姓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处理矛盾和纠纷的经验,可以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作出贡献。
“群众需求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导向,我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偏远农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的问题。”聂卫军说,要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分享到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发展的红利。
记者了解到,2017年年底,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以100%的覆盖率为辖区内60个社区和17个村落都配备上专职、专业的援助律师,为西夏区的每一个社区和每一座村庄都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实现村居法律服务在所有村居全方位覆盖,提供“服务到家”的法律顾问服务,使基层困难群众足不出本村、本社区即可及时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