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放大镜|地质工程专业

2017-05-26 成理招办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质专业哪家强?四川成都找成理!说起地质,不得不提起成都理工大学;说起成都理工大学,不得不提起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已然成了成理的代名词。今天,小理带大家走进地质工程的世界……

地质工程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拥有完整的教育部六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88年成为国内首批重点学科,在2014年已正式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国内高校中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地质工程专业。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创新型人才。

我校地质工程团队的教学科研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在国内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如此优秀的专业,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如果你还在犹豫,那么,小理要出大招了——选择地质工程专业的六大理由!请注意,前方高能!

1

深厚的科学底蕴


地质工程专业前身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我校1956年建校时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经过三代人6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和“系统工程地质学”的学术思想,并在我国工程地质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独立学派,由我校编著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是地质工程领域被参考和使用最广泛的经典教材之一。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科研成果丰硕,其中,我校作为独立完成单位,《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和《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科研成果,分别于2005年和2014年两次问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我系教授完成的专利《注浆扩散测试装置》于2013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也是当届专利金奖中唯一一项高校专利。


《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科研成果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地质工程教学团队是以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张倬元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以聂德新、刘汉超教授为代表的中年一辈和以黄润秋教授为代表的青年一辈三代人传承建立起来的,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天府英才”创新团队和国土资源部创新团队。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8人,讲师23人,74.2%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地质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新增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计划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四川千人计划1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谷德振青年科技奖3人等。


从左至右分别是裴向军教授、黄润秋教授、许强教授


3

完善的教学与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该专业积极投入支持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改善教学实践环节,增大实践教学力度,拓展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兴趣,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该专业依托于本领域唯一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形成了“重视地质基础,强化工程素养和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既注重地质、力学、结构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又特别重视和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构建了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的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非常活跃,成绩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有73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在实验教学中心和综合实验室完成,发表论文19篇,获得专利5项。

钻探专业认识实习


工程地质专业认识实习


课程实践


4

广阔的就业领域


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从传统的勘察、评价模式向勘察、评价、治理和保护方向转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其中85%的学生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勘探、国土防灾等各领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监理与管理等工作,部分学生继续在成都理工大学或中国地质大学、同济大学读研深造。在已就业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已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甚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5

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


我校地质工程团队的教学科研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在国内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地质工程专业领域,由我校提出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与定量评价”的学术思想体系和斜坡稳定性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不仅解决了我国西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成为地质工程的一种学术流派。


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意大利Salerno大学、荷兰ITC、美国佐治亚理工等学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2013年5月,国际工程地质界成立国际大滑坡协会(iRALL),由我地质工程专业教师黄润秋教授担任主席;2014年,实验室与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联合创办的《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ohazards and Environment》国际期刊正式上线,客座教授的荷兰籍学者尼克•伦格斯(Niek Rengers)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也成为四川省内高校中首位获此殊荣的外国学者;2015年,以黄润秋教授为主要申请人,与英国Cardiff大学联合申请的“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时空演化规律风险评估研究”联合研究项目获得资助,是我校获得的我国最高级别国际合作项目,这标志着实验室国际合作走上了新台阶。


美国Theo教授学术报告


客座教授荷兰籍学者Niek教授讲课


6

丰富的第二课堂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各类科技竞赛、力学竞赛、地质竞赛、数学建模、软件建模等,而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涉及辩论、主持、舞蹈、声乐等各个方面。


考研分享会

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怎样?这样的专业你心动了吗?你,会是下一个地质人吗?今年九月,我们等你!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感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提供图文资料

赵淦/资料搜集

王嘉铖、刘欢/编辑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