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作为7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以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中预测和预防地质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如何从加强地学科普入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在今年两会上,中国矿业报/矿业界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作为国内老牌地质院校,多年来十分重视地球科学研究及科普工作,专门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平台,组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聚焦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和地下工程建设灾害防控及其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在强震地质灾害与滑坡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成都理工大学滑坡灾害防控研究团队
所以,谈到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时,许强委员旁征博引,如数家珍。
地灾防治及科普成绩裴然
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我国地域地质条件极为特殊和复杂,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和频发国之一,防灾减灾救灾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及其相关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自然灾害防控压力增大。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集中度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效应往往会使灾害风险和损失不断放大。据粗略统计,2016年至2018年,我国境内发生地质灾害2019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
2017年茂县新磨村滑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明确提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门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提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许强委员说,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绿水青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尤其是“科技三会”以来,科普工作在国家层面被要求从“软任务”提升到“硬措施”,正在实现“希望大家去做”到“大家必须去做”的转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的科普工作,有利于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广大公民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调动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增强青少年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兴趣。
许强委员表示,近年来,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高。国内很多高校都设有相关专业课程,从事相关方面科研研究的机构和人员的数量也居世界之首,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已经走到了国际前沿。据Nature Index统计数据,中国在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呈激增之势,中国地区共有23所机构进入全球TOP200。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及政府的重视,我国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灾害防范与自救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结合专业监测措施与目前正在实施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与财产损失。
同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各种地面和地下传感装置,以及物联网、无线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然灾害风险源的早期识别、提前发现,以及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并使提前主动防范灾害的发生成为可能。我国在相关领域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气象、地震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都已建立了相关的监测预警系统,并逐渐业务化运行,在相关领域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理念、新任务与新措施,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三查体系”示意图
地灾防治及科普工作亟待加强
“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方面的科普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许强委员话锋一转,直言不讳地说,一是政策引领不足,科普机制仍需强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协会及机构,也没有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政策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作品和论著均较少,影响力也不足。高水平的科普理论研究也较少,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权威科普期刊《科普研究》从2006年到2020年,少有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文章。
二是科研实力强劲,科普作用亟需提高。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实力较强,但科研院所的的科普作用亟需提高。就目前来看,科研院所在大众眼中极具神秘感,被认为是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却几乎跟科学技术普及少有联系,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还有进步空间。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有待拓展。据相关数据,2018年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45元,比2017年的4.51元减少0.06元,人均科普经费始终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实现稳步增长。同时,2018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161.14亿元,同比增加0.68%。政府拨款126.02亿元,占全部经费筹集额的78.20%,占比较2017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政府投入占比逐年提高,表明部门和地方的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但是单靠政府部门投入,科普事业发展仍有难度,科普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四是学校作用关键,地灾科普教育有待加强。我国学校的科普教育事业关注重点则更偏向于校园食品安全科普、卫生保健科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普法教育。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灾害极少发生的中部平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意识薄弱,导致对学生的相关科普教育不足。
以新机制来加强地灾防治及科普
针对上述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科普工作的问题与不足,许强委员认为,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重点解决“如何主动防范自然灾害”、“收到预警之后怎么办”等问题。采用多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全社会对灾害避险科普教育的力度,使公众进一步了解灾害预警相关常识以及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人员加强针对性的灾害避险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
许强委员建议未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相关方面的科普工作:
一是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设立专职机构,统筹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事宜;搭建科普宣传平台,产出科普作品,组织科普活动;统筹科研力量,设立科普宣传大使,动员教授学者增加科普产出,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
实验室编制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手册》
二是开放科研院所,促进科学传播。要提高现有科研院所、高校的对外开放水平,让公众走进科研院所、实验室与野外科研基地,了解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建立科研院所科普效果评价体系,对科研院所的科普成效进行评估;提出科学家的“科普传播义务”,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
实验室公众开放周活动
三是设立科普基金,加大科普投入。设立科普项目,吸引更多的相关领域学者参与到其中,以基金的形式激励科普人员;加大科普投入,实现人均科普费用的逐年稳步增长;在政府投入之外,与市场充分结合,引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实现投入主体的多样化,扩大科普资金的来源。
四是加强科普教育,强化实践体验。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科普的课程建设,强化科普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式教学;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对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危害性、防治措施及发生灾害时的应急自救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演示和讲授;充分利用前沿和尖端科研资源,研发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端科普产品,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公众的体验感等。
实验室固定研究员为中学生对减灾防灾设备进行介绍
五是加强科普规划,开发科普旅游。加强对典型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科普宣传作用,建立科普基地,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纳入区域旅游规划,起到用科普促进旅游,同时旅游扩大科普宣传的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多样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在通过科普旅游带动当地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知识普及。
实验室固定人员带领外籍人士参观老北川县城遗址
实验室组织参观北川地震博物馆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