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记,就会有奇迹 | 哈尔滨日报为山东籍烈士找到"乡音"

2015-04-02 万佳 徐光胜 哈尔滨日报

连日来,哈尔滨日报发起的为17位齐鲁烈士寻亲活动,得到了山东电视台、齐鲁网、齐鲁晚报等烈士家乡媒体的积极配合和网友的积极响应,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山东潍坊、德州、聊城、泰安、枣庄、淄博等地上百个寻亲电话。


今天天,来自山东德州的一位女士打来电话说:烈士“刘先维”,就是她的二叔。

“我们家找我二叔都找了三代”

山东德州乐陵市的刘萍在电话中说:“我二叔当年就是去东北参军,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音讯。哈尔滨山东籍烈士中那个叫刘先维的很可能就是他。”

“60多年来我们家找我二叔都找了三代了”,今年42岁的刘萍告诉记者,她二叔出生于1918年,小名叫“小燕”,是1937年离开家的,“要是现在活着该97岁了”。当年,奶奶一家住在山东德州乐陵铁英公社杜家村,爷爷去世得早,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三儿两女5个孩子。

“有一年,听说部队打仗需要人,19岁的二叔就跟奶奶说要去参军,临走跟奶奶撂下一句话说‘不打完仗就不回来’,从此就再无音信。”刘萍说,当时,村里有一批年轻小伙子参军走了,可惜一个都没有回来,他们基本都没结婚,也没有直系后人。“这些年来,我们家从我奶奶到我父亲,再到我们这辈,一直在找我二叔。”

“70年不搬家只为等二叔”

刘萍说,“当年二叔去参军,具体哪个部队不知道,就听说是去东北哈尔滨一带。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二叔的消息。奶奶在世的时候,每到逢年过节,就念叨她的二儿子咋还不回来。解放后,奶奶也曾到处打听二叔的下落,但一无所获。”

刘萍的父亲是家中老大,2002年,父亲临终前,嘱咐弟弟妹妹“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老二”,又叮嘱自己的8个子女,要守在老家不能搬,说“万一二叔回来能找到家”。

“在我们家祖坟里有一块二叔的牌位,每年大姑烧纸的时候,都给二叔单分出一份儿,还念叨‘哥,回家了……’”在电话中刘萍哽咽道。

家属心愿:把烈士遗骨带回家

刘萍说,二叔大名叫刘占宪,后来改名叫刘宪伟,与宾县糖坊烈士陵园烈士“刘先维”同音不同字。刘萍的二叔刘宪伟是否就是烈士“刘先维”呢?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宾县相关部门。宾县民政局表示,他们掌握的烈士名字,都是来自墓碑,至于是否有误,就无从考证了。宾县史志办副主任孟宪宇查阅当年历史资料并没有找到记载烈士“刘先维”的文字。但他表示,当年为烈士立碑时,名字多半是来自他们战友的口述,按山东口音“宪伟”很可能会说成是“先维”。刘萍也说,当年二叔没念过书,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因此,这个“刘先维”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二叔刘宪伟。

“感谢哈尔滨日报和哈尔滨人的热心帮助,让我们找到了亲人,圆了奶奶和父亲的遗愿”,刘萍说,如果可能还要把二叔的遗骨带回家,让二叔落叶归根。


让我们继续,或许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哈尔滨日报记者 万佳 徐广胜 摄影 韩伟


相关报道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