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山黑水 百年风华】​老街深处藏旧址 斗争新篇从此始


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在哈尔滨召开,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成立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老街深处藏旧址 斗争新篇从此始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熙攘繁盛百余年。老街不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党组织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13日,“白山黑水 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联动采访团来到这里,走过先辈走过的老街,探访东北地区中共历史上一项重大事件——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和满洲临时省委的成立。


从中央大街往西十三道街一拐,喧嚣仿佛戛然而止,静谧感扑面而来。西十三道街14号三层小楼上“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的铭牌仿佛把时间拉回百年前。来自哈尔滨、大连、奉天、长春、吉林等地的14名党员,代表东北地区200多名党员,于1927年10月24日在这里召开大会,会上成立了统一领导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共满洲临时省委。




14人曾在此召开东北第一次党代会


云谲波诡,遮不住光明的力量。中共满洲省委筹备工作困难重重,“哈尔滨市革命遗址”上关于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简短的介绍背后,有着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信仰力量。


采访团记者特地去黑龙江图书馆查了史料:据《黑龙江党史资料》记载,阮节庵在《东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它》中回忆:“开会的人是来自东三省各地组织的代表,我认识的有吴丽实、陈为人、李纪渊等。”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会后,中央专门召集参加中共五大的东北代表开会讨论东北问题,为加强党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亟须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将这个领导机构的名称定为中共满洲省委。


后因中共满洲省委筹备委员会书记邓鹤皋在大连被捕,组建满洲省委的工作被迫中断。在同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央决定继续筹建中共满洲省委,并派时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长的陈为人前往东北,具体负责筹建省委的工作。

据《中共哈尔滨党史人物传》记载:1927年10月,陈为人同夫人韩慧芝一起从天津到奉天,随后又来到哈尔滨。这时的哈尔滨已经建立中共北满地委,这是1925年冬,党派吴丽实到哈尔滨后,在陈为人建立的哈尔滨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为人再次来到哈尔滨感到十分亲切和充实。他很快与北满地委书记吴丽实取得联系。在他和吴丽实的共同努力下,联系了在哈尔滨、长春、吉林、奉天、大连等地活动的中共党员。

经过紧张筹备,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在哈尔滨埠头(道里)区中国十三道街48号共青团员阮节庵家召开。会议由陈为人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哈尔滨、大连、奉天、长春、吉林等地的代表14人,代表东北地区200多名党员。

链接

当时,阮节庵家在埠头(道里)区中国十三道街48号。那个时期,为了安全,好多地下工作者、地下联络站都是经常搬家。阮节庵家先是在中国十三道街,到了1928年接待中共六大代表时,又搬家到外国四道街(现红专街)。



满洲临时省委在哈尔滨成立


记者团走在阳光普照的现代繁华都市,回溯当年暗影重重的建党初期,因好多活动都是秘密进行,其原貌都难以追寻。记者团再次走进哈尔滨党史纪念馆,这里有一尊微雕景观,表现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时的情景。

从微雕中感受到当时会议的简朴而隆重。随同记者采访的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处副处长边清山介绍,在会上,陈为人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了“吸收工人同志负责党的重要责任”和暴动的政治路线等,选举了省委机构,成立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选举陈为人、吴丽石、王立功、胡谦之、张任光、韩慧芝、邓鹤皋(因被捕未到任)7人为省临委委员。省临委机关设在奉天。

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后,发布了《满洲省临委临字通告(第一号)》,宣告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正式成立,负责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党务,并要求各地迅速整顿和恢复党的组织,努力工作,壮大革命力量。

此后,东北地区党组织不断壮大,在异常艰苦险恶的环境下领导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各种形式的斗争,开启了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1929年和1930年,刘少奇曾两次到哈尔滨指导工人运动。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的成立掀开了东北地区中共历史新的一页。



中共满洲省委迁到哈尔滨后,哈尔滨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闹中取静小木屋 正是运筹帷幄处


光芒街40号,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心地带,却也出则繁华入则静谧。


5月13日,“白山黑水 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联动采访团来到这座闹中取静的俄式木结构平房。这里就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和指示,就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


领导抗日斗争的文件从这里发出


这座木结构平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1988年10月经过修复,作为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临近党的百年华诞,这里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人们在按照当年的室内状况布置陈列的卧室、书房、客厅和展厅里追忆着这段历史。

1928年9月,中共满洲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奉天召开,决定将满洲省临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陈为人当选为省委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奉天局势紧张,开展地下活动困难,中共满洲省委迁到哈尔滨。此后,哈尔滨成为中共领导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讲解员介绍,省委机关起初设在江北牛甸子,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和破坏,曾多次转移搬迁,1933年-1934年间,迁到小戎街2号(现光芒街40号),即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家,后来改为省委秘书处。


在旧址里一个壁炉的说明上写着:“这个房间是当时交通员住的地方,也作为冯仲云的书房。左侧的是当时的主要取暖设施——壁炉。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文件无法转移就会在这里进行销毁。”记者和参观者都从这平实的陈述中感受到了当年斗争的惊心动魄。


当时,冯仲云以哈尔滨商船学校教授的身份作掩护秘密开展工作,妻子薛雯负责地下交通和保存发送文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和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冯仲云等人经常在这里接头、开会,研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策略、方法,并形成诸多文件。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和指示,如著名的“一·二六”指示信等,就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


百年小屋承载百折不挠斗争精神


在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里,有如当年一样布置的冯仲云和妻子薛雯的卧室。在梳妆台上还摆放着薛雯和孩子们的照片。哈尔滨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李世龙曾在冯仲云的女儿冯忆罗生前采访过她,他向记者转述了这个故事:有一天午夜,为策动伪军起义,罗登贤、赵尚志、冯仲云、薛雯等在屋内紧张地印刷宣传品,突然,附近传来狗叫和脚步声,根据经验这是巡夜的伪满警察来了,为了防止暴露,薛雯灵机一动,狠狠心在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媛媛(后改名冯忆罗)身上拧了一把,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掩盖了油印声。外面的脚步声时断时续,一有声音,孩子就得受一次折磨,望着可怜的孩子,同志们的心像刀绞一样难受。好不容易印刷工作结束了,罗登贤抱起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媛媛,心疼地说:“小囡囡,为了抗日救国,让你受苦了!”


1934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小戎街2号秘密地点暴露,党组织要求相关同志立即撤离或潜伏,小戎街2号的满洲省委机关完成了历史使命。

那时,日本宪兵和伪警察拿着冯仲云和薛雯的画像,在哈尔滨大街小巷四处搜捕。冯仲云被派往珠河抗日游击队,薛雯带着女儿和刚满4个月大的儿子,准备转移到上海寻找党组织。临别之时,他们方才从交通员口中得知,中共满洲省委原书记罗登贤已于一年前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悲愤之下,冯仲云夫妇将女儿媛媛改名为“冯忆罗”,从此,夫妻二人天各一方。

冯仲云作为著名的抗联将领,与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苦斗14年,终成一代抗日名将。薛雯来到上海后,遇上反动派大搜捕不幸被捕,出狱后与组织失去联系,无法返回东北,她回到江南老家加入新四军,继续开展抗日工作。夫妻俩团聚的时候,已经是12年之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1946年。


记者 鞠红梅/文 孙岩/摄

杨子怡/视频剪辑并制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