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广东美术馆首个关注视障人群展览 | 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
“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是广东美术馆对艺术共享的一次积极实践,首次将展览交流对象聚焦于视力障碍的人群。希望通过艺术告知差异的存在,试图启发承认、启发理解、启发包容,而非消解差异。
观众坐在轮椅上转动带盲文的转盘
曾经几近目盲的个人经历,使得艺术家李秀勤对视障群体和盲人创作持之以恒地关注。《自渡》这件作品延用了艺术家一贯的雕塑语言,将盲文点字塑造成金属形象,并将刻制盲文的旋转桌面和象征残障的轮椅工具相结合,邀请健全观众和视障观众平等就座,闭眼感受触像艺术里的星辰大海,大千世界。盲文的内容大致为人与天地、宇宙、自然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广东美术馆试图将艺术展览的策划与呈现的维度再一次拓宽,通过艺术彼此了解,也借助艺术达到理解、关爱与平等。这种平等,既是视觉障碍人群的“看见”与“被看见”之间的平等;也是与视觉障碍人群的一次共情的共振、彼此交流的一次平等。
惠干源《一耳了然》音频,2020
长期身体力行地介入公益服务的青年艺术家惠干源,希望藉由科技的手段为视障和健全观众的观展提供艺术干预。“听”是视障人士一种重要的艺术接受途径,“听”是循序渐进的、需要由语速决定的时间容积的;“看”则一目了然,可能更便捷、更自主。当得知部分盲人惯用倍速的读屏软件,以便更高效获取生活信息,艺术家决心以倍速亲自录制本展览的一切导览音频,散布于各作品前,触发式地播放,以此行为温暖到场的视障观众。倍速的技术效果,同时又降低着健全观众的听觉舒适度,造就一个短暂的“平衡”的展览接受。
莫毅是一位观念摄影艺术家。摄影本身是取景选择的艺术表达,而艺术家在《红色闪光灯·我是一只狗》这组作品里,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段——倒拎相机脚架手捏气球快门线——用“放弃眼睛”的行走的随机拍摄再现了“一只狗”的视角,穿行和审视人类城市文明。红眼的波段和晃荡、模糊、异化的图像共同超越了健全及视障人士的视觉能力和身份经验,是另一个眼睛的世界。
“你的眼睛”以视障人士的日常为他者,探索视障人士所能接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信息的艺术化转换。巧合的是,这部分的艺术家都注意到“盲文”这个视障人士惯用的信息交流工具:范勃通过现成品和形式感的结合,将盲文转译成视觉艺术;李秀勤通过装置和盲文雕塑的组合,将盲文转译成触觉艺术;王维荣通过凹点铜版和凸点诗文的图像转译,在视觉和触觉上塑造“浪漫”。
艺术家范勃一直关心的是如何在一个非视觉的系统里探讨艺术存在的可能性。《世界³》主要由收集而来的视障家庭日常生活的私人记录组成,诸如盲文书写的菜谱、歌词、地址、电话、诗歌等。而记录所用纸张来源于各种公共渠道的广告、杂志、图纸等现成印刷品。盲文信息和纸张本身的印刷内容分别属于剥离的两个系统,二者之间本无关联,两个世界的真实在此处交汇,却走向一个陌生化的现场。视频内容是视障人士与生活感受有关的访谈。
版画艺术家王维荣拥有匠人的执着和腼腆的故事。《我们之永远无法寄出的情书》是艺术家从盲文的凸点和自己铜版创作中运用的凹点中得到的联想和启示。他将一则情书翻译成盲文点字,又根据该情书内容引发的灵感完成了一件以点构成的铜版画作品。现场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的情书对应着字字铿锵的盲文,描绘情书感受的版画图像历历在目,而印制它的铜版坑洼温吞沉默,如此并置地等待交互,不知能不能唤起另一种感官下妙不可言的浪漫。
艺术家黄文亚从小就对视障人士的感知能力充满敬畏和好奇。盲人的行走是作品《见何见》的一条内在线索,影片里盲人走过荒野沙漠、黑夜天桥、红色景区、城镇KTV……甚至走进了盲人行走理论的教学课堂。盲人能够去到哪里,是融合社会的一个标志。该作品试图用行为、影像、盲文等素材重构一个现实的奇观,通过盲人的第一叙述,反思表象与本质、虚幻与真实之间的关系。现场的盲文书籍是影片的脚本道具。
“新眼睛”则试探艺术想象的边界,展示健全及视障人士共同无法企及的视觉盲区:秦思源通过盲杖的“点”“划”动作和摩斯密码的“点”“划”的互译,声音和影像化地诠释两部分观众都无从了解的神秘信息;莫毅通过一只狗的视角进行的摄影创作,亦是两部分观众都未有过的身份经验;卢珊通过嗅觉、触觉、视觉多维建立起来的集体记忆场域,唤起非视觉的珍贵“回忆”;陈文华通过声效、光影和动画营造的精神激励,同样适用于两部分观众的内在体悟。
艺术家秦思源对声音艺术情有独钟,《视杖声影》也是由他的《声音博物馆》系列衍生而来。视障人士对声音与生俱来的敏锐激发了艺术家的共鸣,他采访收集了“广州盲人最喜欢的声音”的五花八门的答案。他将这些答案翻译成摩斯密码的“点”和“划”,用盲杖与地面、物体的“点”和“划”的撞击动作发出的声音再次将其转译成有声作品——但却成为陌生化了的神秘信息。同时,他将录制这个行为过程的设备安装在盲杖的底部,也以盲杖下的全新角度观察这个生意盎然的声音世界。
艺术家卢珊是一个善用手边之物又念旧的创作者。她的童年生活在一个大型的粮库度过,对粮食的气味和粮袋的触感成为她以及那一代人对“大厂”的集体记忆。《粮库》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搜集到大量“压箱底”的陈年粮食袋,在这些麻布、帆布上运用刺绣、拓印、拼贴和丙烯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批“画布”配合着回忆里的写生画稿,层层迫近式地在展厅内悬吊,使得观众不得不身处其中穿行、触碰,裹胁着观众开启触觉、味觉、以及布展张力里的视觉去回味这份年代感的共同记忆。
陈文华是能够驾驭多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世界是你的》尝试去正视,视障人士和健全人士,各自有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焦虑。艺术家一遍遍播放五湖四海收集而来的励志语音,其中不乏来自视障群体的声音,利用这种鸡血式的洗脑给予两种有差异的人群以共同的精神激励。习惯黑暗的视障观众进入这个独立的黑暗空间行动可能不受影响,并且微弱的视频的光给予他们某种希望和指引;而习惯光明的健全观众在短暂的适应之后,或许可以在超现实的动画视频里同样得到启迪。
其他展览,请点击下划线文字
进馆须知
★展览免费
★关注公众号并预约观展(长按下图二维码)文字来源@广东美术馆
图片by地图君,2020/04/30摄
E N D看完以后如果觉得有用 记得在文末右下角点击 以及点击右上角 [ ... ] 转发分享 |
近期推荐:请点击下面链接
搞搞真意思 | 陈轩荣个展云观展 | 昔年——赵羡藻摄影艺术展自卑的凝视 | 冯君蓝摄影个展
线下展览 | 中国写意油画巡礼深圳美术馆双展 | 袁野“生之繁花”&俄罗斯艺术家萨文卡“在那遥远的地方”
英国画家托马斯·阿洛姆作品展 | “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
线下展览 | 时光的流变:何香凝美术馆馆藏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2020)
线下展览| 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扎西德勒——希热布唐卡作品展
你是世界的光 | 国际青年艺术家交流系列展(2020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