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12月展讯 | 四大展览涵盖建筑、油画、陶艺以及民间美术


问向|十年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成果展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边界·共生:一起打保龄
第三届广东省高校陶艺作品学院展
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
展期:2020/11/22-2021/01/03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自上月下旬起至今天,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陆续开放了4个展览:“问向|十年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成果展”“开放的课堂系列展——边界·共生:一起打保龄”“第三届广东省高校陶艺作品学院展”“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为观众呈现多种艺术成果。








1

问向

十年·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成果展

展期:2020年11月22日-12月10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负一楼展厅

2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

——边界·共生:一起打保龄

展期:2020年11月28日-12月23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5-6号厅及二楼南通道


3

第三届广东省高校陶艺作品学院展

展期:2020年12月2日-12月20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7-10号厅

4

新传统的再发明:

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

展期:2020年12月3日-2021年1月3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1-4号展厅




1


问向|十年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成果展”由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主办,沈康、许牧川总策展,陈瀚为联合策展人,呈现三大专题六项版块“立场|日常· 生活”“价值|社会· 物种”“实验|艺术· 营造 ”。


2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边界·共生:一起打保龄”由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办,陈晓阳担任展览总监,姜俊策展,展出陈安斯、陈一致、袁泽强、朱湘、段俊豪的作品。


陈安斯《镜子与面具》 

装置 尺寸可变 2020年  


展览围绕“边界”和“共生”这两个概念展开,它回应了今天艺术实践的范式转换,即从个体艺术家的天才神话到创意工作者的团队协作。所以策展人引用并翻转了“独自打保龄”这一文本,并希望通过五位年轻艺术家的团队工作来探讨,艺术家的个体“边界”如何被识别或超越,如何在“共生”中找到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平衡。


陈一致《三屏联播》 

影像 尺寸可变 2020年  



袁泽强《相对》 

布面丙烯 105x150cm 2014年  


整个展览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0年11月28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第一场中,主办方展现了五位艺术家个体的创作,他们是如此迥异和各有特色,就如同独自打保龄的人。而在2021年的第二场展览中,他们将被要求在团队协作中针对一个特殊的场所创作一批在地性艺术作品。

朱湘《似虹之书》 
虚构文本/信件/照片/碎片等 尺寸不限 2019年  


3


第三届广东省高校陶艺作品学院展”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省高校陶艺学院展组委会承办,魏华担任总策划,樊林策展,展出31位艺术家作品。
借展艺术家:高永坚、谭畅
参展艺术家(按拼音排序):蔡向红、陈光辉、陈明昭、陈硕、陈志荣、戴耘、但东、杜沁芬、侯辰璐、胡宇、金生花、李明姝、李若明、罗美云、陆斌、彭志豪、孙奕周、谭红宇、万里雅、王琪、魏华、吴辰博、徐洪波、徐华章、徐阳、岳立志、曾力、曾鹏、周松
展览板块:向传统致敬、和民间同在、与传统共谋、从规范中出离、陶瓷的全球对话、陶瓷的全视阈美学、陶瓷的跨媒体实验、影像中的陶瓷、陶瓷的日常角色、空间中的陶瓷


谭畅《1987年石湾窑谭畅作人物头像陶摆件》  
30×12×38cm   


陆斌《大悲咒-Ⅱ》  
瓷/枕头 60x60x20cm 2013-2018年   


金生花《染发》  
陶瓷  2015年   


徐阳《复活》  
陶瓷  95x40x30cm/7件  2018年  


戴耘《埃及艳后》  

红砖/水泥/钢筋/角铁  125x85x105cm  2012年    



4


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王璜生、胡斌担任展览总监,陈晓阳策展,展览以机构馆藏与私人收藏的南方民间美术藏品与广州美术学院部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从民间美术或手工艺获得启发创作的当代艺术与设计作品并置,其中还有来自在海外学习经历的艺术家从跨文化视角来学习传统的尝试,来共同呈现“民间美术”百年来的遭遇与变迁。
此外,本展览还将通过追溯自1927年顾颉刚等学者在中山大学编辑《民俗周刊》所开创的南方民俗学研究的历史,与美术馆经典民间美术藏品的入藏经历,以及当代艺术家和学者们对区域民间美术的相关记录与研究,用“以图证史”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呈现民间美术与民俗研究、美术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联。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姆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中破解了多个我们本以为流传悠久的欧洲传统,不过是十九世纪的“迅速”发明;这个研究更洞察所谓“传统”的动态本质,只有不断地“发明”才会让传统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更开放多元的文化遗产与技术资源都可以参与到“再发明”的过程中。

在这个文献与作品展中,观众会看到华南区域的民间美术不止作为艺术家们去乡野采风的灵感源泉,还包括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转变过程,以及作为产业的当代民间工艺生态,并以此延展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当代艺术与民间美术会构成未来中国的日常生活?


潮州金漆木雕潮剧故事长方形馔盒   
25×47.5×13cm  清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高永坚  英式茶具一组  1953年   
高8.5cm/5.5cm/5.9cm 陶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丁敏《时有微凉不是风》  
 200x120x8cm  真丝绡/丝线/涤纶线/木 2019年    


吴青峰《云Ⅰ》  
196×150×120cm  和纸/鱼线/胶合板/铁  2013年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外环路168号
开馆时间:9am-5pm,逢周一闭馆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  END 



看完以后如果觉得有用
记得在文末左下角点击【分享/Share】
以及点击右下角【赞/Like】【在看/Wow】
近期推荐:请点击下面图片链接

精神通道——2020两岸青年艺术创作展

版画100——2019年度收藏作品展

 杨媛媛个展“世界会好吗”

春风吹又生——何多苓艺术大展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相映生辉——当御用青花瓷遇上非遗剪纸

夜郎文化文物精品首次大规模在广东展出

2020:谭平场域创作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

群展 | “叙事消费”一座无休止城市中的艺术景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