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焦点|国产热管理龙头乘风发力,千亿空间值得期待

gagecfkey 疆亘资本 2024-01-21
全文共计:2911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20年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我国已提前三年完成规划目标,据中汽协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 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28%。根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新所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36%。


热管理系统是整车中的重要部件。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整车中用于调节零部件工作温度和乘员舱温度环境的零部件的集合,其通过散热、加热、保温等手段,使得不同零部件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乘员舱保持适宜温度,以保障汽车的使用舒适性、功能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热管理系统是整车中的重要部件。


01



热管理的必要性

G A G E

热管理系统是保证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安全”“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部分化学能或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如果储能系统的散热效果不佳,可能导致热失控现象,进而引发电池的短路、鼓包以及明火等问题,最终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根据中国新能源产业协会(CNSEA)的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全球发生了60多起储能安全事故,截至今年4月底,全球已发生了8起储能安全事故。电站事故频发,而锂电池的热失控是引发储能系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频繁发生的起火事件突显了热管理在确保储能电站安全运行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有效的热管理,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并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热管理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在设计和运营中需要被充分考虑。


02



千亿市场空间

G A G E

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

通过对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不仅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同时还迎来产品的替换和升级。如在空调热管理系统里面传统的机械压缩机被电子压缩机取代,同时还新增了水暖PTC或热泵,在管路上面也因为设计需求增多,带来单车价值量提升。对各类热管理产品取市场均价,传统燃油车因供应链成熟,单车价值量仅在2300元左右;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因需求增加和技术升级,导致单车价值量增长到6650元左右,若使用热泵空调约增加500元左右。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左右。


千亿市场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给热管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和机遇。根据EVSales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312万辆,逆势实现41%的增长,渗透率达到4%。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渗透,屡超市场预期,截止到2021年10月,当月中国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19%,欧洲地区渗透率超20%。随着后续特斯拉北美地区产能投产,美国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也有望快速提升。根据当前各国和各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政策目标,测算出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情况。预计2025年中美欧及其他地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961万辆、527万辆、655万辆和448万辆,对应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分别为39%、30%、41%和21%。加总得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591万辆,对应渗透率为33%。假设全球市场的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单车价值量均价分别为2300元和6800元,根据前文对于全球乘用车市场的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乘用车热管理市场空间为2987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市场空间为1761亿元,预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40%。
全球乘用车热管理行业空间测算


03



液冷是主流,直冷是未来趋势

G A G E

就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而言,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冷媒直冷三派。


风冷--更原始的电池冷却方式

风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宏光MINI EV等主流微型电动车,以及早期热销的电动车(比如日产聆风),都采用了这种电池散热方式。风冷的原理是利用自然风或电吹风配合蒸发器对电池进行降温。寒冷天气对电池预加热,电池模组中间加了电加热膜,加热和冷却都比较简单。
以空气为介质的风冷技术的缺点也相当明显。其散热效果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散热要求。而且风冷受外界空气温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过热或过冷的天气条件下,传热效率急剧下降。


液冷-优缺点鲜明的复杂冷却方式

相比之下,液冷技术对于电池的热管理更为从容。目前,部分车企配备了液冷电池系统,冷却液通过电池内部管路,带走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这与水箱水冷燃油车一样,但在低温条件下,系统还会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与空气相比,以冷却剂为介质的系统具有数十倍的比热容和更高的传热系数,带来更好的冷却效果。温度和温差明显降低后,电池组在工作效率、稳定性和耐用性上得到显着提升。当然,液体冷却系统的成本也会更高。
液冷电池缺点就是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电池组的重量,让电动车的重量普遍超过2吨,就像时刻满载的汽车,影响性能,另一方面增加了电池组的体积,侵占车舱空间,相当于降低能量密度。


冷媒直冷--快速冷却的居中方案

冷媒直冷方式是充分利用整车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将其引入电池内部蒸发器中以达到冷却目的。冷媒直冷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电动压缩机,双蒸发器,冷凝器,双膨胀阀,管道,储液干燥器。

这种冷媒板设计更简单,但优势是可拆卸性,冷却系统可以轻松更换甚至维修。比特斯拉的整体缠绕式更容易拆卸,后期维修成本低。比如比亚迪DM-i,宝马i3,Jeep插混车等均采用这种设计。缺点是无法直接加热,需要一套新的加热系统。


04



全球电池热管理领导者 

G A G E

宜宾纵贯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纵贯线”)成立于2013年8月,致力于成为行业标杆型热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专注于各类换热器整体热管理方案的设计、各类换热器的制造和销售,并持续在换热器结构设计、新材料应用、导热性能研究、新工艺应用中创新,已形成新能源汽车、5G通讯、家电、移动储能四大业务板块。

纵贯线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称号。纵贯线直冷技术全球唯二,国内第一,液冷技术国内前三,在电池冷却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液冷板车型市占率达40%。公司具备全制程能力,品控能力强,产品满足轻量化和高安全性需求。
纵 贯 线 客 户

纵贯线公司产品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南地区的龙头新能源汽车及通讯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沃尔沃、长安汽车、红旗、上汽通用五菱、中兴、华为、诺基亚、美的、吉利等,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主力供应商,连续2年在比亚迪供货占比超过50%,预计2023年在手订单达15亿元。
纵贯线拥有13条产线,分别在苏州、溧阳、东莞、宜宾等6个城市设立工厂,分别覆盖华东、华南和西南市场,并直接就地覆盖下游战略客户,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现有产能300万片/年,2023年将新增到400万片/年,充分覆盖下游客户的需求,伴随市场拓展不断深入,产能释放在即,公司业绩高增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疆亘资本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后台;本公众号文章观点仅供内容分享,引用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与我们联系。本文内容并非全部收录,相关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往期回顾

金字塔顶端的"黄金薄膜”PI薄膜,国内领跑者加速国产化进程

疆亘资本斩获“2022-2023年度中国新能源领域卓越投资机构”

疆亘投资月报|2023年8月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行业焦点|国产热管理龙头乘风发力,千亿空间值得期待

gagecfkey 疆亘资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