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都大家|“民俗收藏家”鲍国忠:“收藏昨天”为乡土文明“留底”

2017-04-21 王礼林 福州新闻网



人物名片Character card

▲鲍国忠(王礼林摄)

鲍国忠,男,福建省著名收藏家、民俗专家。1947年出生于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曾任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顾问,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永泰永阳文化研究会会长。


过了际会风云的时光,/秋风已轻轻吹到我的门槛,/站在门前,我依然向远方眺望。/孩子的笑脸和朝阳,是心中最美的图景。/诗歌的翅膀永远是翻飞的模样。/所有的朋友都是真诚的兄弟。/所有的村落都是故乡,/所有的选择都无怨无悔,/所有的老人都是爹娘。/仰望落叶优美的舞姿,/欣赏他们的轻松与安详。/祝福树!也祝福土壤!/以乐观的情趣渗透生活,/以悲观的情怀渗透思想,/风雨和阳光都是宝贵的诗篇,/都值得品味!/都值得珍藏!


这首诗名为《珍藏》,发表于2012年《大樟溪》杂志冬季卷,轻声读来,犹如一阵清风沁人心脾,一个热爱生命、拥抱生活的诗人跃然纸上。诗名一语双关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但它却出自一位民俗收藏家之手。4月闽侯,春雨绵绵,雨点轻轻拍打着位于闽侯县城闽都民俗园内闽风集萃馆的瓦顶,淅淅沥沥间与眼前的白墙黑瓦,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水墨画。一道写着大大“福”字的大门缓缓推开,一位慈祥、睿智的老者——鲍国忠早已在那儿等候多时。


老鲍在全国民俗收藏界有“北马南鲍”之称。他曾因痴迷收藏,把永泰城关房子卖了,“破釜沉舟”筹集八万块开始自己的收藏“事业”。除民俗收藏家,其一生充满传奇,人生还有三个重要身份不能忽略:医生、英语教师、媒体人。职业身份在他勤勉上进下不断转换,人生之路不断进阶:因为爱好,拿自己做针灸实验,竟自学中医成才,成为十里八乡名医;因为针灸治好一位中风瘫痪农妇,农妇竟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因为爱好英语,听英语广播自学,竟成为中学英语教师进入教育行业;因爱读书,偶然报纸上看到报社招聘人才消息便投寄简历自荐,竟由此进入媒体圈。


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收藏家”身份。多年来他收藏的综合性藏品已达3万多件。在他眼中,文物是“历史的航船”,“船”有大小,但都传播、承载着历史,是无价之宝。为此,他勤勉坚持二十余年,甘当“民俗文化”守护者。他先后创办过福建首家私人博物馆——“读一民间珍藏馆”、三坊七巷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闽侯闽风集萃”民俗馆、永泰“庄寨古风”博物馆等。


他认为,任何一件器物最好的归宿就是博物馆,这样可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和创造未来。闽风集萃馆等只是其中一站,他的“民俗文化”守护之路还将继续。



▲鲍国忠


“听岁月流水、看太平东西”, 闽风集萃馆门口鲍国忠所题楹联格外醒目。入内,横案桌、公座椅、结婚礼担、厅堂牌匾、抱柱联、贺喜刺绣壁挂等一应俱全。“这才刚刚开始。”鲍国忠笑道。在他指引下,穿过一座三进式的房子,各类民俗文物呈现眼前,刺激感官,叹为观止。该馆以人生“三庆”——诞庆、婚庆、寿庆为主题,2000多平米空间陈列了1000多件文物。


谈起这些年为何要办博物馆,鲍国忠说,他收藏的这些器物,是人与人之间传承下来的,有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这与出土文物还不同。每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会从中看出他看懂的东西,勾起他们对历史的联想、回忆。“在这里,可以看得见历史、看得到文化、触摸得到乡愁。”


但“闽风集萃馆”只是鲍国忠藏品的冰山一角,以他目前藏品量,他再建10座“闽风集萃馆”还有余。究竟鲍国忠为何会如此痴迷收藏民俗文物?他的收藏事业是如何开始的?


“或许受家族原因影响,我从小就有这种情结,很喜欢旧的物件,总觉得这些东西很有意思。”据鲍老介绍,他在农村长大,依稀记得祖辈喜欢收藏。祖辈收藏过的一些古籍、古董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被抄没了。而“收藏事业”从他小学起就开始发芽了。他至今深刻地记得,上小学时,常有同学叫帮忙做作业;做完作业同学就会拿一枚古钱币作为“报酬”。后来稍大后,他觉得邮票很有文化意义,又开始收藏邮票。

▲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


但这都是小打小闹,有件事不得不提:1992年他卖掉永泰城关的房子筹得8万块钱,正式进入收藏界大干一场。据他介绍,1992年他来到福州工作,那时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老房子被拆除,大量的老物件流入市场。相伴而生的老器物交流市场与古玩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这一切鲍国忠都看在了眼里,无疑是切入收藏的最好时机。没钱怎么办?把房子卖掉。鲍国忠说干就干。他当时自己对收藏的痴迷就是这种程度。


有了钱后为此他每个星期天都要到市场“淘宝”。刚开始他收藏的对象还不是民间器物,主要以古币、古籍、奇石等为主。渐渐地,在收藏过程中,“那些别具地域特色,虽然退出实用价值但是特别能体现一个地方文化个性与特征、特别能勾起人们乡愁”的老物件,深深地在鲍国忠心底扎根。从此,他对民俗文物上瘾了,开始只是将福州老器物一点一点买回家,后来演变为只要到外地出差或旅游,只要有可能就往所在地古玩市场跑,只要有跟福建有关的文物他都要“倾囊相购”。



▲鲍国忠在详细介绍一件具有浓重闽地风格的蛇形头钗


如果你认为鲍国忠只是收藏家你就错了,收藏只不过是他把“爱好”当事业“做大了”,他人生另外三个重要身份——医生、英语教师、媒体人,同样精彩。而且这三种职业对其收藏事业的影响极其深远。


鲍国忠第一份工作是医生,这也是他第一份取得瞩目成绩的工作。他从不否认,自己在收藏上那种奋不顾身的执着、不畏艰难一心钻研的精神,在自己学医途中就已经养成。


曾在高中时他就对中医感兴趣,甚至还成立了中医兴趣小组,与几位同学在一起学习中医。他一回到老家就马上跟当地的一位永泰知名老中医黄树渭学习中医,拜他为师。


他回忆到,老中医对他这位徒弟很好,提供了很多医书;其自己也很努力,对好的医书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为学好中医,背诵中医知名典籍是必备功课,为此鲍国忠将近2万字的《药性赋》、共300多首的《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针灸歌赋》等中医典籍一一背诵。他说,他现在还会很流利地背诵《药性赋》和《汤头歌决》。此外,为提高医术,鲍国忠还自学针灸,拿自己做实验。“常常拿针往自己身上扎。”他笑道。当询问道就不怕有什么危险时,他回答:“做任何事总要迈出第一步,有付出才有回报。”


就这样,1969年到1973年他在当地做了4年“赤脚医生”。“我也不断告诉自己就算当赤脚医生,也要做最好的。”由于他学习刻苦,1973年他被选中,成为全县仅有的7位赤脚医生中的一员,到莆田地区福清卫校培训了8个月。培训归来,他又被另外一个大队医疗站聘用。那时的他俨然是十里八乡人眼中的名医。


不得不提的是,鲍国忠竟通过行医还“挣”了一个老婆回来。原来,彼时他自学医阶段,遇到一个中风瘫痪在床的农村妇女。他对待每个病人都格外认真,为了这个病人,他非常耐心地整天伺候床头。且爱钻研的他还独创了一种理疗方法:把粗糠混合铁砂放在铁锅炒热,不断在患者身上敷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这个农妇的中风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农妇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鲍国忠。这件事一时在乡里成为一段佳话。



▲鲍国忠


听鲍国忠讲他过去的故事,仿佛就像他的人生开了“外挂”:听广播自学英语,竟因为英语基础好被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因为爱好文学,每月稿费竟比工资高;自荐给报社投简历,领导爱才,开办公会议破格录取。但他也坦诚,每走一步,自身努力和勤奋是最重要的。


在乡下行医时期,鲍国忠抱着“要学英语,将来会有用”的简单想法,跟着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自学英语。上天爱开玩笑,但也不忘眷顾每个努力的人。1977年,鲍国忠参加高考报理科的医学落榜了,但是1978年他再次参加高考报考文科的中文竟因自己英语底子好被调剂到英语专业,被福清师专(现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录取了。


1980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永泰大洋中学任教英语老师,他笑称自己是“一头挑着3个女儿、一手挑着行囊”,契妇将雏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前后14年的教师生涯。


鲍国忠说,他从不以哪个最值钱来看待自己的藏品,就像他教过的学生:有好学生,但没有坏学生,每个人都是潜力股,每个人都无价。


一进中学,鲍国忠就接手了三个班,并兼任了当时最不被人看好的一个班的班主任。但他不担心,他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没有坏学生,只有“先进”和“后进”,当老师不能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相反要给人以希望,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信。在他教导下,后来这个班,通过高中“回炉”2-3年,成为考入大学人数最多的班级。1990年9月福建《支部生活》月刊曾以《鲍国忠的育人篇》一文报道过他的教育事迹。


成功的经验都是相通的。鲍国忠说不仅搞收藏跟教育很像,搞收藏还要懂文化,搞收藏还要不断学习。鲍国忠是文学爱好者,他一直都在不断践行,目前他有万册以上藏书,且每天都要至少阅读3万字的文章。他的家庭2009年被评为福州市第三届十大书香人家之一。


“我人生的任何转折都得益于读书。我现在的一切,无论是生活态度、思想境界或是思维方式,都是读书带来的。书是我最崇拜的,如果离开书,我们人类就失去了生存动力、前进方向。” 鲍国忠说,文学爱好不仅陶冶了他的情操,也帮助他对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基本功。


他清晰地记得,从当教师起,便开始了文学创作。1981年,他的处女作——一组哲理诗《览物篇》诞生,并在当时莆田专区办的文艺刊物《蒲公英》上发表, 当时他一身抱负、怀才不遇的心境跃然诗中。


▲闽风集萃博物馆


上档珠:我一个抵你五个;下档珠:其实你和我一样,只是你在上层罢了。——《算盘珠子》

谁说我作茧自缚,看我不久从茧中飞出。——《蚕》


从稍后的一些作品中,也可看到他当时的心境。


寓言《鸡立鹤群》载(《厦门日报》1987年5月27日):一只公鸡跑到鹤群中去,鸡们笑道,你在鸡中显眼得很,跑到鹤中去,不觉得相形见绌、自惭形秽吗?公鸡答道:到高大的群伍中去感受渺小要比在平平之辈中出人头地好多了。


1982年以后鲍国忠每年都会有两、三篇文章在《福建文学》发表,广种薄收,竟向全国几十家报刊投稿。偶得发表,便欣喜若狂。从此,他在工资外多了许多收入,每月最少会收到一两笔稿费。最多时竟然收到一笔36元的“巨款”。提起此事,鲍国忠记忆犹新,那是投给《福建文学》杂志的诗歌《沙漠与冰山的恋歌》的稿费,当时每月工资不上一百元,这笔稿费无疑是“巨款”,让他当时“非常高兴”。


与鲍老聊天总会感受到其强大生命力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他的奇迹还在继续。1992年年初,45岁的鲍国忠看报时看到《福州晚报》扩版招收采编人员的消息。他随即把发表各报刊的作品复印180多篇并附上精心写就的自荐信寄去。媒体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按照当时规定,本市乡下户口要进入福州很难,外省外市的倒反而可以按“人才引进”的政策给予放宽。但“感恩的是,最终领导专门为我和其他几位应聘者召开了会议,解决了此问题。”鲍国忠说。


从此鲍国忠从教育界转身来到了传媒界,媒体人的眼光和阅读量,让他眼界大开,也因为来省城工作,他也正式开始了“收藏家”之路。



▲鲍国忠


鲍国忠对文物持何态度?在收藏圈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对自己的藏品捂得很紧,即使有人要买他也不会卖。他的理由很朴素:文物获取的渠道太具偶然性,可遇不可求,它不像别的物品可复制。每件都独一无二。他甚至还认为“我们应该向三百年前的青花瓷器致敬,应该将那些先辈们留下来的遗物,当神一样拜。”


是的,文物在鲍国忠眼里都是“鲜活的生命”,是“跳动”的历史,他从来不提倡为了收藏而收藏。何解?


“人类智慧可以创造无法想象的明天,但绝不可能复原昨天。因而‘昨天’显得尤为可贵,而收藏家们目前做的事情就是在‘收藏昨天’。收藏家今天收藏相当于收集了人类文明某个阶段难得的‘底片’, 有了‘昨天’可以借鉴,有了‘底片’印证,人类对今天及未来的规划才不会有恃无恐甚至才能更心安理得。”鲍国忠说,许多人都问过他同样的问题:为何要费时费力费钱地搞收藏,意义何在。他坦诚有考虑过,早就形成了一整套自己清晰的思维。


来到福州后,让爱好文物的他心潮澎湃。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传统老器物随着拆迁被遗弃也让他心痛不已。他说,福州是座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所流传的民俗如此斑斓,所衍生的乡土艺术如此瑰丽。他敏锐地感觉到,人类不能割断历史,人们需要通过怀旧让历史脉络得以传承。


也是从那时起,他觉得作为福州人,自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点什么:他要让这些乡土味十足的老器物“挪个窝”,自己要做让传统文化顽强生存下来的那批人。他随即萌生念头:如果以后有可能,就让这些民俗文物重新回到百姓身边。


而要回到社会,创建博物馆就是最好的方式。 鲍国忠说,任何一件器物最好的归宿就是博物馆,这样既可以集中也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从而更好地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在闽风集萃馆,鲍国忠在详细介绍自己的藏品(王礼林摄)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鲍国忠在保护闽都民俗文化的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像一位“独行侠”,收藏然后办馆,“拯救”这些险被遗弃的文物。


2001年,他在福州左海公园创办了福建首家私人博物馆——“读一民间珍藏馆”; 2009年10月,他在三坊七巷开办了“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成为三坊七巷首家私人博物馆。2014年5月,闽侯县政府为了更好地弘扬民俗文化的想法与鲍国忠契合,双方签订了长达30年的合约,合作创办了闽风集萃馆。


守护传统文化绝非一夕之功,鲍国忠从经济困难卖房开始,先后经历了买到假货等等一系列困难。这凸显了他那颗深藏的作传统文化卫道者的心。


在他看来,一个民族要保护好自己创造的优秀人文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收藏家就像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因为有了他们的收藏保护,很多文物才免于被破坏、遗弃。


现在,为了当好闽都文化的卫道者鲍国忠还在行动着。除了参与闽风集萃馆的管理以及一些重要场合的讲解,他还积极和各种媒体互动,或者参加各种演讲,或者举办各种展览。多年来,他总在报刊上、讲坛上不断呼吁应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如《谈民俗文物的抢救性收藏》《福州乡土文化的奇点》《三坊七巷的生动细节》《东方瑰堡永泰庄寨》《相遇收藏,“物”解福州》等。


鲍国忠表示,文化需要载体,但载体被毁谁都无法抵抗。但总要有一部分人去疾呼,虽然声音微弱,但会慢慢被听到。他就要做那少部分人,在保护民俗文化的路上哪怕被人流淹没,没关系,他也会踮起脚尖。


▲在闽风集萃馆“婚庆”主题馆内,鲍国忠在介绍藏品(王礼林 摄)。

代表作品

现有藏品近3万件。2001年,他在福州左海公园创办了“读一民间珍藏馆”。 2009年10月,他在三坊七巷开办了“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2014年,在闽侯甘蔗创办“闽风集萃博物馆”。2016年在永泰创办“庄寨古风博物馆”。近年来曾在福州闽都乡学讲习所、福建省博物院、福州市博物馆、永泰县等作过乡土文化等专题讲座。1989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1994年被评为福州市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总会授予永久文化顾问称号。


从1981年发表处女作哲理小诗——《览物篇》起,共发表诗歌、小说、寓言故事、思想评论、新闻通讯等1000多篇,其中诗歌600多首,并发表过收藏品鉴赏文章200多篇。


主要作品有:

诗歌:福建文学1985年第1期《沙漠与冰山的恋歌》等;


杂文:福建杂文《百人百篇集》《孔子留言》等;


言论:《福建日报》1986年10月20日《职业道德是大道德》,《福建日报》1986年11月21日《领导者应有宏大的人格气魄》,《福建日报》1987年4月3日刊《增强领导活力》等,《福建新闻界》杂志1996年10月30日《浅谈报纸专栏设置的创意定位》;


教学论文:《强化记忆力的十大要素》发表于《中小学外语教学》1986年第5期;


鉴赏文章:《福州晚报》2000年12月30日《观音归来兮》;


人物通讯:《福州晚报》1996年4月13日《魂兮归来——陈景光追思哥哥陈景润》。


各方评说

《福州晚报》2002年5月2日刊,林利本教授所写的《让民俗文化薪火相传——观福建“读一”民间珍藏馆》一文中写道:“读一”是我省目前唯一的民俗博物馆,规模宏大,布局精当,收藏着民俗文化的大量精品和孤品,民俗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涉及,这是“读一”馆主人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付出极多时间和精力,艰难地抢救和征集而来的,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展品无不令人惊叹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高度的文明成果,同时,也无不为收藏家那种执著、投入、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从而激起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热情。


已故著名民俗专家方炳桂在《福州民俗珍品的抢救性收藏——参观福建读一民间珍藏馆有感》一文中写道:首先珍藏馆出现于福州民俗珍品的“流散时期”,其抢救的意义无可估量。读一珍藏馆的创办人——两位民间收藏家,在这“危难之际”,用他们有限的精力、财力,进行抢救性的收藏,可谓慧眼独具,功不可没。其次,珍藏馆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福州近现代的民俗文化。再次珍藏馆弥补了博物馆的不足,是福州文博文化的延续。收藏家在保护民俗文物方面,真的功不可没。


往期阅读

聚焦闽都文化,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编辑:林少斌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昵称微信号
福州日报fuzhouribao福州晚报fuzhouwb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fzrbjiaoyu福州晚报东街口dongjiekou-FZWB
福州日报HAPPY团fzrbhappy影像福州image_fz 
福州新闻网fzxww83762780homeland家园
homeland_ma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