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236i49s8&width=500&height=375&auto=0
01
走在五代就开拓的村道上,不经意间路过唐代遗存的石雕,通往祠堂的路上有一口宋代开凿的水井,街边至今还保留着明代建造的木枋,濂江村不大,却悠悠地、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2007年,濂江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也为这块土地保留下千年的回音与足迹。
濂江村坐落于福州东南部,川泽纵横、冈峦相绕,南卧于九曲山,北面于鼓山,整个村庄被闽江支流——濂江所环抱,因此被称为濂浦;千年来,村中多以林姓族人聚居,亦被称之为林浦。濂江村里多种植有榕树,竟将炎炎夏日隔绝于外,盛夏时节从村口而入,顿觉得四周清凉了几分。
02
“金鑾入直笔宣皇泽玉堂增瑞,紫殿承恩衣惹炉香翰苑连芳”,濂江村里古迹多,诗文对联亦是不少。宋明两个时期是濂江村发展的重要阶段,踩着石板路,走过西辕门,便是林浦泰山宫。
03
南宋末年,濂江见证了一个王朝最后的喘息。700多年前,南宋末代皇帝曾驻扎于林浦,并建造平山阁作为行宫,宫前两棵盘根错节的榕树亦被濂江人称为宋帝榕。
04
相传,南宋军队撤离林浦时曾经开仓济民,当地村民就将平山阁改为社庙,以此来纪念宋帝君臣。至今,香火不绝、行宫仍在,而王图霸业早已雨打风吹去。
05
古时,濂江是福州文化昌盛之地,至今还流传着“七科八进士传经衍庆,三代五尚书积德流芳”的佳话。濂江书院始建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游历到此讲学,虽然时过境迁,但而今所能见的濂江书院依然保存着大量清代建筑结构。
06
在明一朝,濂江村林氏宗族出了以林元美为首的“七科八进士”和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的佳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7
在濂江村至今还传承着文安公林瀚的“四正家训”,即“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要保持心灵的清静,推崇正当的途径,求学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要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
08
积淀的文化传递着先人求学进取的勇气与决心,悠久的历史也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名胜、诗词歌咏,让我们在瞻仰先贤的同时能将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
09
断桥,顾名思义,存留至今的只有一截残破的桥体。断桥,始建于宋代,相传为宋末君臣登岸之地,在坚硬的石板中,榕树的根茎扎根其间,形成桥中有树,古树护桥的奇景。
10
建于清末民初的林寿熙宅是濂江村内规模颇为宏大的古建筑。林寿熙宅结构完整,占地约五万平方米,是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为今人研究旧时的民俗风情、宗族渊源、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1
漫步濂江村,随意钻入哪条小巷都能见到沉淀着岁月的老建筑,吃完饭,邻里就坐在门前攀谈,孩提在巷中嬉戏、老人在树下下棋,童年如此美好,也如此遥远。
12
在城市,回到家中关上门,连对门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在村里,七拐八拐里都是相熟的邻里,一声吆喝、必有回响。在高楼大厦里蛰居良久,就更加怀念村庄里乐悠悠的人情味儿。
13
在斑驳的门扉上,印着一段褪色的毛泽东语录,听廊间乘凉的老人回忆说,这段语录是童年时,老一辈人印上去的,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个世纪。凝望着字迹的轮廓,隐约间听见远处传来朗朗上口的诵读声。
14
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细数岁月的痕迹,在老旧的砖墙下聆听雨打芭蕉,千年来,濂江村延续着古村落的历史脉络,也保存着弥足珍贵的闲适。盛夏,外面的世界太焦躁,而在这里,时光正好。
15
在濂江村外,已被现代的高楼大厦所囊括,在保留与发展中,绝不仅仅是这里的名胜,还有每个村民小时候玩耍的记忆和留给后代点点的乡愁。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福州日报 | fuzhouribao | 福州晚报 | fuzhouwb |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 fzrbjiaoyu | 福州晚报东街口 | dongjiekou-FZWB |
福州日报HAPPY团 | fzrbhappy | 影像福州 | image_fz |
福州新闻网 | fzxww83762780 | homeland家园
| homeland_mag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