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都大家|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福州新闻网

@这里,读懂福州!




人物名片Character card

2005年,张金鉴摄于巴黎埃菲尔铁塔前。

  张金鉴,1929年生,福建莆田人。系中国美协会员,教授。早年就读于上海私立美专、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西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四年制美术学系。国画得恩师傅抱石亲授,并承傅氏水墨画风。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1992年退休于福州教育学院。自1994年起,应邀出访17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参展作品荣获国际奖项。2009年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2011年,联合国授予他“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今年8月底,“艺为人民——高龄画家张金鉴画作暨明末迄今历代书画藏品展”在福州画院举办。这次展览历时3天,展出张金鉴不同时期的200余幅画作,以及他个人收藏的60余件古字画真迹,藏品包括明末的张复,清朝的黄慎、吴历、马元钦,民国的王震、郭梁、吴适,现代的杨建侯、董寿平、艾中信、蒋兆和等名家字画。


  年过九旬的张金鉴在现场显得精神矍铄,与新朋故友畅聊艺术创作时,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据了解,以往也有书画家在福州画院展出私家珍藏,但字画收藏数量如此众多、内容如此丰富、年代如此久远的尚属首次。


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张金鉴捐赠的《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出具的捐赠证书。


  在福建画坛,提起张金鉴,熟悉的人就会马上想到三个关键词:体坛健儿、丹青妙手、速写大师,是极为特别的一位画家。60多年前,他曾四次参加全国田径运动会,甚至进入第16届奥运会国内选拔赛,二次打破撑杆跳高华东地区纪录。张金鉴说,他平生有两大兴趣,一是体育,二是图画,“每个艺术家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不要留下遗憾”。有人说,他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和长期坚持竞技锻炼分不开。


《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


  2009年,正值新中国六十华诞,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厚厚的书里全面收录了张金鉴六十年来的画作,涉及素描、漫画、版画、油画、水彩、国画、人物和速写等,且笔墨紧随时代,后期更探索国画新内涵,融入异国风情,展现其对艺术创作的孜孜追求和开放心态。


1994年,张金鉴参加艺术交流大会,同美英当事人合影。



  张金鉴从小生长在有“体育之乡”美名的莆田,从小学起,就喜欢体育和绘画。9岁时,他上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拿起毛笔,仿国画《单刀赴会》,马背上的关云长手捋长须,颇具英武神采。


  1948年,高中毕业前夕,张金鉴获得全县田径运动会“十项全能”冠军,还代表莆田参加全省比赛。


《爱丁堡王子大街印象》(1996年)


  1949年10月,张金鉴被南京大学美术学系录取为四年制的二年级插班生。此前,他曾就读于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学习了一年西洋画。在南京大学,张金鉴成为风云人物,也与国画大家傅抱石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当年的课程安排,张金鉴至今还有印象。大体是:每周上午为技能课,如素描、水彩、油画创作(含国画等);下午为知识课,如政治、文史、构图、解剖、色彩、透视等;晚间为自习,系主任黄显之亲自督导,人体速写教室开放,读书作画,自己掌握。傅抱石上的是中国美术史课,开设于下午。


《大海扬帆》(2005年)


  “傅抱石擅长的是写意山水和古装人物,但在当时并未安排他讲授这些,他只能将自己的擅长用于课外指导个别同学。”张金鉴回忆,暑假时,傅抱石曾经借他30多幅山水课徒稿临摹,只可惜临摹完毕都如数归还,没有向傅抱石讨要一张以作留念,如今想来万分遗憾。


  1950年,作为美术系的唯一选手,张金鉴为南京大学夺得全市运动会撑杆跳高、110米跨栏和标枪的三项冠军。傅抱石闻之感到很欣慰,对他钟爱有加。傅抱石谆谆教导他:“写意画用笔要灵活迅速,这和你体育运动夺标一样,临场要大胆,要有一股激情冲动才能取胜。”


《古埃及太阳船游弋尼罗河》(2011年)

  

  1962年,大学毕业后10年,张金鉴因公出差至南京,还与傅抱石有过短暂会晤,没想到这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3年多后,傅抱石便离开了人世。张金鉴说,傅抱石一生都极为珍惜时间。有一次,师生谈兴正浓,师傅突然话锋一转,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昨天我白白吃了一天的饭。”言下之意,昨天没有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浪费了一天时间。


《寒山劲松》(2004年)


  2004年,在傅抱石诞辰100周年之际,张金鉴提笔撰文《回忆恩师傅抱石》15篇,并附上图片,先后发表在《现代书画家报》《美术报》《湄州日报》《壹号画报》等刊物,提供了研究傅抱石艺术的许多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2016年,两位年轻人热心帮助,这些图文资料在福州重新集结成册,方便艺友交流。


2004年,张金鉴在傅抱石纪念馆。



  受傅抱石影响,勤奋的张金鉴在艺术生涯中硕果累累。他有一个“两万速写富翁”的雅号,拥有至少两万张各个时期的速写。


  在家中的客厅,张金鉴特地带着记者看了一大摞存放在箱子里的速写手稿。这些作品最大的40厘米×55厘米,最小的8厘米×10厘米,经过遴选装订成130册,叠起来比他的个子还高。


《深山古刹》(1996年)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长期以来,张金鉴勤于观察各种环境中的人物,善于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特征,并付诸笔端,往往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1994年,他应邀出席了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第21届国际艺术交流大会,并展出著作和画作,参观了伦敦、牛津等7座城市的艺术馆、博物馆和当地著名高等学府。在一场鸡尾酒会上,张金鉴为来自美国的艺术家戴尔·波兹曼夫妇即兴速写,两位国际友人看了直翘大拇指,称赞他技艺高超,并欣然合影留念。张金鉴十分珍惜这张照片和画作,“每次看到都回想起这两位艺术家不俗的谈吐”,后被印在《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一书的封底。


《俪影》(2005年)

  

  那次出访,英国多姿多彩的城市建筑和秀美宁静的村落,给张金鉴留下深刻印象。回国后,他根据现场素描图稿,以中国画的笔墨风格,并适当吸收西画技法,创作出《古城爱丁堡印象》《苏格兰风笛手》《大英博物馆里的蜡像》等一批水墨画,因取材和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媒体上刊发传播,引起众多圈内外人士的关注。


《苏格兰风笛手》(1994年)


  二十多年来,张金鉴的足迹遍及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异国风情水墨画,他还不知疲倦地创作了大量的速写和水墨画肖像作品。每到一个地方,别人忙于欣赏风景、拍照留影、购买纪念品,他则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为身边的当地人画像。甚至在飞机、大巴上,他也没有停下画笔,在旅途中就为“老外”画像不下300幅。


《良宵》(1976年)


  在他画笔下,有当地官员、艺术家,也有街头平民百姓、同个航班上的旅客,而且每张画像都备注着该人物的职业,有的还详细记录了交往的过程,可谓“画笔为媒,传播友谊”。比如,有一年冬天,他在维也纳开往慕尼黑的班车休息期间,下车速写路旁的基建工地,一位从挖土机上下来的工人,朝他直奔过来,然后面孔严肃、一声不吭地站在后面注视着他的画。“我还以为他不让我画呢,后来上车后当地司机告诉我,此人是个哑巴,但很喜欢画画,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张金鉴笑着说。


《闽台历代国画鉴赏》


  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报》以特刊的形式,推出张金鉴国际艺术活动剪影及异国风情众生相画选(百图),每张图片尺寸都是70厘米×46厘米,并附上或长或短的文字说明。没多久,张金鉴就接到全国各地雪片般的艺术爱好者来信,有要求登门拜师的,有询问养生之道的,有提议开办艺术函授班的,还有愿出资收藏的,不一而足,但显见人们对作品乃至作者的喜爱。


《纽约夜色》(2007年)

  

  眼下,张金鉴正为明年准备出版的《八闽书画篆刻家友谊速写》做最后的审稿。据介绍,这部速写共收录了150多位闽籍书画篆刻家的肖像,按照姓氏笔画进行排序,创作时间横跨60多年,有部分人物早已去世。张金鉴说,这部画选出版,在全国或许都是罕见的,因为一般人很难收藏着半个多世纪的所有速写手稿,而他的初衷在于一份“化古来‘文人(书画篆刻家)相轻’为‘文人(书画篆刻家)相亲’”的情怀。


2005年,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厅留影。



  科班出身的张金鉴,作品中自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学期间,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多幅时事漫画、版画,发表在《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时事画刊》等报刊上,如《大家检举特务逃不了》《翻身农民踊跃缴公粮》《一封寄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信》等,展露艺术才华。


《热带风光佛庙辉煌》(1995年)


  大学毕业后,张金鉴被分配到福州第三中学任体育、美术教师兼班主任、辅导员和工会小组长。执教五年,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了不少体育运动幼苗,考入体育院校。后来,他先后调任《福州日报》社美术编辑、福州教育学院美术科教研组副组长,直到退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国画作品《山水》《木桥》先后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和“华东地区国画展览”。他还奉命进京,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创作巨幅人物画《风展红旗如画》。


《扫地僧》(1995年) 

 

  改革开放初期,他创作了一幅人物画《活》,通过一位打扮入时的妇女手拎活鱼走出市场喜悦的形象,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路活,经济活,各项社会事业都活起来了。


《活》(1994年)


  在《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的序言里,军旅画家张森洲认为,看过这本画册的人,特别是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都会立即回忆起建国初期的欢欣岁月,回忆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火热生活,回忆起特殊年代的风风雨雨和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


1981年,张金鉴在黄山与刘海粟合影。


  “60年来,张先生用他手中的画笔,真实而不间断地反映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无疑为新中国的历史作了一个直观而形象的注脚,实在是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好事。”10年前,张森洲如是写道。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金鉴还特别醉心于学术层面的研究工作。他所著的《中国画的题画艺术》,得到上海美专首任校长刘海粟的充分肯定并亲笔题写书名,多次再版,成为一册受画坛推崇的工具书,还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摄制为科教片。“关于中国画的未来走势,我曾做过多种设想,总是充满信心。”张金鉴认为,只要继承本门族的绘画特色和题画艺术,中国画就能永远自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因为中国画的题画艺术,是区别西洋绘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画的题画艺术》增补本


  此外,他还潜心研究闽台历代美术史。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他用近20年时间,将自己收藏和征集来的闽台历代画家作品逐一撰文评鉴,形成一部图文并茂、富有地域特色的国画鉴赏专著。全书自北宋闽籍画僧惠崇开始,直至现代台籍画家林之助,除缺少元代画家及其作品外,均按历代年份顺序排列,入编画家达90人。其中不少画作来自私人收藏,甚至是孤本,世人难得一见,也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56年,张金鉴(后排正中)参加全国运动会。


  步入晚年,张金鉴掀起创作高潮,年近九旬依然雄心勃发、笔耕不辍。2011年,他以83岁高龄受邀出访埃及,这期间他不但展出画作,和埃及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还大胆探访古埃及金字塔等历史古迹,甚至和年轻人一样爬上高高的沙丘,欣赏大漠风光。


  就像范迪安致信张金鉴所说的,“先生放笔率意,造型和笔墨均有年轻人般的舒放,正与谨严的文风形成对比,从中可见先生的心态十分的好。”张金鉴虽已年过九旬,但他仍不断地与时间赛跑,希望为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再尽一份力量。

《众生相百图》


《苏格兰博物馆中的银匠蜡像》(1994年)


代表作品

出版《中国画的题画艺术》《闽台历代国画鉴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系列·张金鉴专辑》《胡于旺古今名家书画过眼图选》《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等专著和个人作品集;2013至2014年,《美术报》陆续推出中国画异国风情《众生相·百图》、《艺贵独创与众不同——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神州大地速写创作《老外在中国》和《两万速写富翁张金鉴年段作品选刊》等12版;2015年11月,《美术报》刊登组画《世界和平——五洲大地众生相》。


各方评说

  蒋兆和(著名艺术家)

  1982年,蒋兆和为张金鉴国画《雄鸡·五德图》题词:“金鉴画家写此用笔流畅,颇有生趣。”


  胡一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1991年,广东、福建两省美协在广州合办“张金鉴国画展”。胡一川为画展提名并出席开幕式,评说张金鉴的画作:“你走的路子是对的,画面给人有激情生动的感受,我赞成适当吸取西洋画技法,挖掘潜力,不断创新。”同时题词:“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勉励。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99年,范迪安在收到张金鉴赠书《闽台历代国画鉴赏》后复函称,您将作品赏析与人物介绍结合一体,使读者在审美情境中得到历史知识,这种写法也很有特色,这是因为您是画家,多有创作心得所致……而今要寻得甘于寂寞和清淡生活而下大力气做学术文章者,已十分困难。先生以高龄在学术上锲而不舍,实实在在,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等晚辈学习!


  惠蓝(上海国画院美术学博士)

  2003年,在其署名文章中说:“张金鉴的求学过程,工作阅历和晚年的创作高潮,有一种特殊的历史典型性,仿佛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大批美术工作者的一个经典缩影。……因此,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更多的时代烙印。”


  张森洲(军旅画家)

  张金鉴先生从登上飞往美国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他那不知疲倦的艺术活动。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画了300多幅钢笔速写,除风景外,他更注意画人交情。从洛杉矶到华盛顿,从华盛顿到费城,再从费城到纽约,一路上,无论是会见美国朋友还是参观游览,他都会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速写。他写景写人神情专注,物我两忘。他运用传统国画单线勾勒技法和敏锐的观察力,在瞬间把握住对象的特征,下笔立就,形神兼备,很得被画的人喜爱,在照相术普及的今日,摄影不足奇,画像就显得难得可贵。


往期阅读


聚焦闽都文化,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 李晓伟:创新为魂,于西洋绘画中融入中国精神

► 杨琮:入闽40年,立起闽越国文化考量标尺

► 林东:为石代言,淡泊平和心自安

► 演员王斯琼:不负韶华,体味百态人生

► “唐音”守护者赖董芳:矢志推广福州语歌曲,做母语歌曲的“夯者”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赋石灵性,观者得思

► 杨东平:盛世青绿,锦绣山河

► 黄天登:最是“否极”处 正是“泰来”时

► “百寿书家”张怡: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编辑:赖锋

监制:刘必泳 林玮佳

想了解更多关于福州的那些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福州新闻网

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

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


 掌上福州

苹果手机版

看新闻都用它


掌上福州

安卓手机版

看新闻都用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