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2025年累计新增三岁以下婴幼儿托额不低于2万个 上海发布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日,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共同制定了《上海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先来看看其中的部分重点内容吧:



在扩大城乡社区服务有效供给方面,规划提出了社区服务民心工程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在社区打造一批与老年人“养、食、居”密切相关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的街镇,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求,形成“1(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N(家门口服务站点)”的设施网络,做实专业照护、助餐服务、医养结合、健康促进、智能服务、家庭支持、养老顾问、精神文化等标准功能服务,打造“养老服务联合体”。完善发展具有社区短期托养服务功能的长者照护之家,分类发展专业照护型、日常看护型等社区日间服务机构。织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及配送网络,重点发展社区长者食堂,丰富菜品、提高品质。进一步提升基本生活照料、常用临床护理、紧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人住所设立家庭照护床位,提供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深化农村地区“组、村、片、镇”四级网络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规划布点时优先考虑与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


2.住宅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住宅物业治理机制,加强居村党组织的领导,优化居村委会指导监督、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规范运作、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群众活动团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持续推进物业服务价格评估和物业服务价格信息发布工作,重点推动物业费价格较低的老旧小区启动价格调整工作,引导有条件的小区采用物业服务酬金制计费方式。


3.社区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聚焦老旧小区和医院在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按照“内外结合、建管并举”的原则,通过外部规划新建、内部挖潜改造、周边资源共享等多种路径,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民防设施、学校操场等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老旧小区结合旧房拆除重建、“美丽家园”建设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挖潜改造、扩建停车设施,规范停车服务和车主停车行为。动态调整优化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方案,重点服务住宅小区夜间停车需求和医院、学校等临时停车需求,设置时段性道路停车泊位。进一步推动经营性停车场(库)、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库)对外提供错峰共享服务。积极拓展“上海停车”APP信息查询、便捷支付、错峰共享、精确预约等功能。


4.社区便民就医工程。推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水平。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研究分类管理,适度增加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功能,提高人员和硬件配置标准。每个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不少于100张,强化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功能。持续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做实签约服务,完善绩效考评、职称晋升等激励机制,鼓励家庭医生深入社区,用好用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家庭医生成为签约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加强社区精神障碍康复养护网络建设,提升社区精神卫生治疗和管理能力。完善社区应急救治网络,加强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发展,通过线上平台开展面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药品配送等服务。持续推进“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制定实施分层分类签约服务策略,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功能社区,覆盖更多家庭。完善医保结算平台,优化电子凭证支付功能,推进实现医保脱卡支付。


5.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推动成片、成规模加装电梯,深化加装电梯业务办理流程再造,推进加装电梯“一网通办”,完善联合办理工作机制。优化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研究出台加装电梯居民出资分摊比例的指导意见、加装电梯技术文件编制导则。强化施工维保“一体化”采购,鼓励第三方社会组织和专业单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加强加装电梯施工和运行监管,推动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落地。“十四五”期间,新增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万台以上


6.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托育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加强托育服务供给的合理布局,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实施和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科学育儿指导和3至6岁幼儿的快乐启蒙教育。持续扩大3至6岁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创新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方式,通过新建、改扩建等举措,持续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到2025年,全市街镇“宝宝屋”覆盖率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达到100%,每年为每个有需求的幼儿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免费照护服务。到2025年,累计新增三岁以下婴幼儿托额不低于2万个,符合条件的有需求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完善托育从业人员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到2025年,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落实每年不少于72课时的综合技能培训、不少于40课时的职业道德教育。


7.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程。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机制,鼓励各类体育设施公益开放,持续提升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质量。鼓励学校体育场馆错时、延时和夜间开放。持续拓展全民健身公共空间。


8.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实施村庄改造全覆盖工程,以“五清一改”(清垃圾、清搭建、清杂物、清堆物、清张贴、改习惯)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河道小流域治理,“十四五”期间,建设4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保持农村生活垃圾100%有效收集。



在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方面,规划提出了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行动




1.坚持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深化社区主题数据库和平台建设。建立平台运营管理机制、场景应用管理机制、安全防护机制。统一数据标准和交换共享规则,统一“标签”数据管理应用,加强数据应用规范培训。


2.依托“社区云”平台,实现社区服务升级。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深度优化智能便民服务平台供给体系,加大技术支撑力度,推进社区服务数字化资源的组合、集聚与融合,实现社区服务转型升级。拓展“社区云”服务场景和应用功能,进一步深化数据治理和应用,提升居社互动能效。


3.建设各类应用场景,便利居民生活。探索建设政策找人、政策咨询与意见征集、智慧报表等社区公共服务场景。深入推进社区智慧停车、加装电梯、电动车辆充电、智慧早餐、物业服务信息公开等社区便民服务场景建设。扩大为老服务“一键通”的内容和受益面,推动建设养老顾问、儿童福利、康复辅具租赁、精神障碍康复、社区志愿服务等应用场景。


4.跨越“数字鸿沟”,保障各类人群服务需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需求特点,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提供更多智能化简易产品和服务,解决部分人群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梳理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形成社区服务领域跨越“数字鸿沟”的解决方案,切实保障各类群体基本服务需求。

想要了解规划的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前往市民政局网站查看哦!
资料来源:市民政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