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氢弹爆炸50周年 | 婉拒重症监护室,他戴着氧气面罩与死神赛跑

2017-06-17 研读间 清华研读间

在病房中工作的林俊德


编者按


这位在病房中带着氧气罩坚持工作的人叫林俊德。他从军52年,参加了所有的核任务。50年前,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他就在现场负责数据采集工作。


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在中国核工业的战线上,有太多像林俊德院士这样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老兵」。或许他们的名字我们并不熟悉,但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足够的理由致敬「林俊德们」。



50年前的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67年6月17日,7时整,天刚破晓,一架载着氢弹的飞机起飞,向核试验场区方向飞去。

 

7时58分40秒,投弹。因投弹时技术人员漏掉一个操作动作,忘记按自动投掷器,氢弹未投下。

 

时间接近8时20分,再次投弹。

 

氢弹脱钩后,降落伞按程序正常开伞,8时20分,氢弹在距靶心315米、距地面2960米的高度爆炸。


《人民日报》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报道


入伍52年,未落下一次核试验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在核试验爆炸现场做采集工作。完成这项工作的,是当时只有29岁的林俊德。他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工作中的林俊德

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在他入伍的52年中,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

 

在之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林俊德被指定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白手起家,没日没夜地拼命干,半年时间就研制出第一台样机,一年后成功用于我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

 

在之后的氢弹爆炸试验中,林俊德再次临阵受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罗布泊日夜奔波,研制试验新一代高空压力自记仪。寒风凛冽,身子冻僵了,手脚麻木了,试验还在继续……

 

就这样,他们边试验、边改进,边设计、边加工。两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成功将6个带着压力自记仪的红色气球升上了万米高空。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我要近距离观察氢弹爆炸效果


在一次爆炸试验中,林俊德让其他人全进了掩体,自己却选了一个能看清爆炸点的地方静静地站着,谁都劝不下来,他要近距离察看实验效果。一声巨响,爆炸装置被炸开了,爆炸碎片将远处碗口粗的杨树拦腰削断,爆炸声还在耳边回响,林俊德已冲了出去……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次核试验都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然而在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保证工作状态,他都坚持呆在普通病房,拒绝转入重症监护室,也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医院提出的化疗和手术建议。


我要葬在核试验基地马兰


林院士将笔记本电脑带到病房里继续工作,说道,「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他急着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开始了与死神的赛跑。


5月31日中午十一点,在连续工作5个小时后,已极度虚弱的林院士终于答应休息一下。当晚,林俊德在老伴,同样是一位核试验科技工作者的黄建琴身旁安然入睡,再也没有醒来。临终前,林俊德叮嘱大家,他要葬在核试验基地「马兰」,葬在戈壁荒漠之中


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在最近的一期电视节目中,一群平均年龄72.3岁的清华学子动情演唱《我爱你中国》。作为演唱者之一的张利兴将军,一名「核试验基地的老兵」,这样形容自己的事业:「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投入祖国的建设之中,为我国的核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多少人像林俊德院士夫妇、张利兴将军夫妇那样,曾经或正在为祖国更加强盛来默默奉献着。在那一望无际的戈壁与一片马兰花丛中,有多少声音在阵阵回响: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需要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文字 | 滋宜  常松

编辑 | 滋宜

责编 | 京泽


文中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