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特奖孙可佳=人文学者+兼职编剧+京昆票友+学生辅导员+马甲线女神
编者按
十八线小编剧、杂糅型文化研究学者、京昆票友、古典文化爱好者、十余年红迷——这些是孙可佳在豆瓣上为自己贴的标签。清华园里的七年生活,孙可佳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用一颗自由而勇敢的心,经历着人生中的一切。
11月22日当天,得知研究生特奖公示结果的孙可佳,在朋友圈写道:「感谢一路走来的每一份帮助、鼓励、批评、合作,每一份经历都很珍贵。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努力是必须的。」面对前路,孙可佳一如既往充满活力,让人生的可能性敞开。
「她有一种时代之外的气质」
就像《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那样,孙可佳「脸若银盆,眼似水杏」,有一种超越当下时代的古典气质——
她深谙中国古典文化,酷爱昆曲、京戏,能唱能演,能粉墨登场,身着华裳就能水袖轻扬起来。
▲孙可佳练功照
孙可佳初中时爱上昆曲和京剧,本科加入了清华学生艺术团京剧队,担任过京昆协会会长,参与了好几场专场和折子戏演出。她尤其喜欢《牡丹亭》中的那曲[皂罗袍],并说在昆曲里「找到了为一场急雨、一片落花而感慨落泪的纯粹感情」。
自小在古典戏曲中浸润,中国文人的情怀和审美,塑造了她对文学与戏剧敏锐的感知力,她在昆曲中找到了一种情感共鸣,「我的思想我的年华游走在昆曲演绎的世界里」。
▲《凤还巢》选段扮戏
孙可佳的古典气质还源自她多年对《红楼梦》的研读。「我这辈子最喜欢的书就是《红楼梦》」,从九岁起到现在,孙可佳至少每年通读一遍。
「这是古今中外,我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去读的书」,孙可佳认为,无论是对从事什么行业的人,《红楼梦》中都有太多可以汲取的东西。
古典文化的熏陶,赋予了孙可佳一种源自中国传统的文化情怀和使命感,这也在后来影响了她的编剧实践:她尤其喜爱和擅长历史剧创作(如《丹青难画》):搭建宏观的历史世界,并在其中铺展微观的人物和事件、编织细腻的情感,自己身为人文学者的学术情怀和文化使命,也随而代入其中。
身边同学形容她有一种「在这个时代之外的气质」,这正源于她对京剧、昆曲和《红楼梦》等古典文化的热爱、学习与熟悉。或许也是因为这份古典气质,孙可佳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静下心来,无论学术还是创作,她都踏踏实实地尽力做到最好。
▲孙可佳也是今年人文学院学生节的主持人
一名编剧的自我修行
浸润古典文化之中的孙可佳,并未脱离时代轨迹,她不断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深深扎入时代,并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印记。
她对当下社会展开反思,通过剧本来发声、讲述中国故事,希望「用故事给予他人力量」。为了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她有意识地避免创作的同质化,她的剧本涵盖多种类型:历史传记片《丹青难画》、悬疑剧《万岁,少女》、犯罪剧情片《一场失败的绑架预谋》……也参与过爱情公路电影、玄幻题材网剧的创作。
「所有剧作家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门类,我也一样。但我还很年轻,不能那么早把自己框死,都要做尝试,不论成功还是失败」。
虽然更偏向写历史剧,但为了锻炼编剧能力,孙可佳要求自己挑战不同剧种——比如悬疑剧。「影视编剧工作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悬疑剧特别能锻炼这一点,而我觉得自己还要锻炼」。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三年来,孙可佳坚持着编剧的职业习惯,通过大量阅片和影评分析写作,来提高自己的编剧修养。谈及感召过自己的编剧和影视作品,她举出了许多编导和作品,包括张黎导演、刘和平编剧的《大明王朝1566》、凌力原著、刘恒编剧的《少年天子》,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以及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沉默三部曲”,还有《教父》系列等。
孙可佳的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帮助。
现当代文学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大量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使她在写民国剧的台词和叙述语言时得心应手;而长期做中文系学术研究养成的文献功夫,也是她写剧本时常用到的。「无论什么题材,我们都要用做文献的态度去收集想要的资料和知识」。
她同时也感受到学术研究与剧本创作之间的张力:「戏剧思维和学术批判思维是不同的。戏剧思维从感受出发,什么东西是戏、怎么样进入人物的内心,这和学术上养成的研究思维有时会起冲突。」她坦言,希望接下来能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方式。
▲秋季在地坛公园
「我热爱写作,但常为编剧工作而困惑」
对编剧工作来说,当下的业内共识是:最痛苦的事在「剧本」之外——孙可佳也深有同感。「我毫不怀疑自己热爱写作、热爱戏剧、热爱电影,但我会时而怀疑编剧工作,并常常为此困惑。」
实际上,电影工业有其从属的商业逻辑、要求赢利,「你写出来的东西,首先是个商品」。编剧只是电影工业流水线上的一环,孙可佳在编剧工作中,会收到来自导演、制片、投资甚至是演员的,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有些是很好的建议,有些却是非常不专业的」。她表示「妥协是必然的。更多地已是习惯。但还是希望自己做出的修改,是专业的。」
与剧本创作实践相对应,孙可佳的学术兴趣也逐渐从传统文学研究,转向强调跨学科的文化研究领域。
「我比较贪心,不满足于单纯的文本研究,所以自然而然地『跑偏』了」。
影视作品是当代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9月,孙可佳跨专业考博,到清华的新闻学院学广播影视传媒研究,作出这一跨专业的选择,除了兴趣本身,还源自她对自身创作实践的反思、对电影工业的关注,以及对当下时代发展的观照。
「研究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在这个时代,大众传媒的手段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网络文学、影视作品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单用文本思维来解读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观察和解释更多的东西」。
影像思维,以及隐于影像背后的阶级、性别、种族、历史等多个维度的问题,都应进入研究视野中来。孙可佳常在豆瓣上,点评时下的戏剧、影视、综艺节目,表达自己对业界的思考。她以青年编剧和文化研究学者的双重身份,同时体验、反思着影视工业和影视作品,关注着我们当下的时代生活。
▲红墙前的孙可佳
跨界者的多面人生
孙可佳的人生是多面的。人文学者、兼职编剧、京昆票友,以及担任7字班新生辅导员等社工活动,这些让她的每一天都塞得满满当当。
选择并非没有代价,多面人生下是工作负重。大四那年,孙可佳过得尤其辛苦。修双学位意味着得交两篇毕业论文、还要补修因为外出交换而缺的学分、加上剧本创作工作;她那时身体也不太好。为了给自己一个好身体和好精神,以应对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她下定决心,开始健身。对健身成果,她颇为满意:「大四一年,我从120斤减到了100以下。」如今,孙可佳仍然坚持每天锻炼的习惯,早已练出马甲线。「人一定要运动锻炼,现代人的生活太忙、太累,健身也是一个让人放松的方式。」
如今她已经做到忙中不乱,这得益于极强的时间规划能力。平日里,她会用整块的时间去读书、写剧本或论文,零碎的时间则用来做社工、锻炼等。(ps.孙可佳习惯在中午去综体健身哟~)
▲健身之余不忘给自己做好吃的
采访中,孙可佳笑称自己是个「跨界者」,趁还年轻,要多「折腾」自己几回。她坚持敞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不断跳出既定边界,去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正如她所说,清华园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宽阔的视野,让大家站得高、看得远,与众多优秀的同辈共学适道;更重要的是,这座园子能够最大限度包容你的失败,提供足够养分,允许你不断成长。
趁年轻,这大千世界,摔打游历去吧!
2017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分享会
时间:12月14日(周四)19:00
地点:主楼后厅
链接:https://www.wjx.top/jq/18754646.aspx
文 | 青筝 浩
编辑 | 春博士 泽瀚
责编 | 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