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丢书的尴尬是借腹生子
「新世相」发起的「丢书活动」成为了今天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有人说,继「逃离北上广」后,他们又抄袭了。这是一种诽谤。不是抄袭,仔细阅读「新世相」的活动文案,就会发现,他们获得了原创者的许可。这个「咨询-许可-确认」的态度,应该成为中国内容创业者遵循的模板,尤其是那些随处可见的洗稿者、搬运工,你们他妈的学着点。
不是抄袭,道德上无懈可击。但母版是照搬的,这也不容否认,总之,是学人家的。
所以尴尬来了。我们中国最顶尖的内容创造者,总是在借腹生子,他们利用海外最妥贴的母体和经过实践验证成功的链条,在中国一线城市复建同样的故事。
我见到的通稿是这样的:《赫敏伦敦丢书 黄晓明徐静蕾搞了个中国版》。「中国版?」我一脸黑人问号。这个活动不是赫敏发起的,而是源起于英国伦敦的公益组织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却因为的她的加入,掀起了高潮。
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看到这个新闻,并因此受到触动,完全可以自发的参与进去,并形成接龙。有个群友说,现在他想参与「中国版」的报名已经报不上了。我说,你为什么要报名?如果你想做这个事,即刻做就可以,无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这个活动本来就不该存在什么「中国版」的概念,它只应有一个「世界版」,它有一个「起源点」就够了。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无法畅快的、无障碍的接受类似信息,因为我们在墙内,与外面的世界是割裂的,它在中国需要一个「二传手」,这也是很多「二传手」存在的原因,也是流行有「中国特色版本」存在的原因。
2014年火爆的「冰桶挑战」,从一名美国波斯顿学院的普通棒球手发起,经过层层传递,最终风靡全球。根据 Facebook 提供的数据,「冰桶挑战」视频的浏览量超过100亿次,观看人数超过4.4亿人。
而在中国,一个割裂的区域,我们另起炉灶,借此上演了一出「廉价名人秀」。扮演「二传手」的是雷军、周鸿祎这些科技大佬。「冰桶挑战」在微博话题阅读36.2亿次,讨论338.1万,最终,「微博」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些有趣、有益的公益活动,我们总是要指望「二传手」的传递,才能成为全球接力棒的最后一棒,也是中国的第一棒。而我们同时被动接受的是:这些活动本身就经过了「二传手」基于自身喜好的挑选,并在传递过程中裹挟了商业的因素。
比「二传手」的存在更尴尬的是:「我们无力向外输出价值观」。国内偶像、话题制造者、潮流引爆者,所能辐射的范围只是国内一隅而已。我们在微博制造的热门活动,无法向全世界传递,那就更谈不上让更多不同国别的人来参与了,只能落入自嗨自满的境地。正如我们需要不断向海外购买综艺节目版权一样,国内最顶尖的内容创造者,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当一个合适的「二传手」,面向自己的百万受众试图创造流行,而不是面向更大的世界,做个「炸药」的引线。
曾经facebook 年度最火视频之一是韩国鸟叔的「骑马舞」,你何曾见过我们的「小苹果」、「小鸡小鸡」成为热门并为全世界网民所效仿?
创意、内容的竞争也应该是全球化的,但我们暂时或者长远的未来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舒适的做个「蓝瘦香菇」的推手或是「地铁丢书」的二传手,只能做「XX体」这些垃圾文化的制造者。
我们无力创造越过城墙的流行文化,因为我们不曾登上那样的舞台,无处培养自信。我们像个「买手」一样,在全球流行市场转悠,最终凭借一双慧眼,成为了优秀的「流行文化代购」。
当然,「吐槽」其实是一件站在更高维度释放更高诉求的事情。放低了来看,我理解「二传手」的难处,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们,我们还以为「蓝瘦香菇」才是最棒的。「二传手」的存在证明封闭社会有弊病,我们能吃到「好菜」,但是凉了,且上不了桌,窝在墙角凝视它。想象一下,别人都笑到打嗝了,你才开始咧起嘴角的窘态。
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