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茅是中国的一味药

2018-04-18

作者 三表

药,可不尽只是治病救人。

 

有些药,实乃毒也。譬如那些中成药,标注「不良反应尚未明确」,「尚未明确」其实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警示,不可预知的风险是最可怕的。

 

鸿茅就是中国的一味药,由它带来的连锁不良反应尚未明确。

 

慕容雪村先生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少了一味药》,他在序言中写到:托玛斯.潘恩写过一本小册子,名字就叫《常识》,这本书的重要性堪比《独立宣言》,夸张点说,正是这本书造就了美国两百多年的繁荣昌盛。而在当下中国,在传销肆虐的当下,人们最缺的也正是这个:常识。

 

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

 

「鸿茅药酒」年销量高达15亿,也就是说很多中国人信了它宣称的:「每天两口,把病喝走。」陈宝国用他浑厚的男中音在国家级平台说出这句话,老百姓自然不会怀疑的。没有科学素养,只有对所谓权威平台信息发布的盲从,富含几十种中草药,喝两口能治病,这就是他们的「常识」。所以,我说「鸿茅是中国的一味药」,真真是这片土地的现实罢了。

 

真正的常识布道者,被跨省了,在局子里待了一百多天。来,我们看一下他入狱前和入狱后的对比照。

 

人心肉长的,谁看了不心痛?谁不想竖起那弯曲的中指?

 

这个公众号只有五个粉丝的医生能出来重见天日,当然是舆论倒逼的胜利,同时也是反映社会机器运转的失败。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鸿茅一事,绝不止于鸿茅,反见社会各个领域的职能失效。

 

一个籍籍无名的医生写了篇文章,提出对某个产品的非议,就被扣上「商誉毁损犯罪」加以拘役,写字的人该倒吸一口凉气;

 

JC成为企业的家奴、家丁,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跨省拿人,最终迫得当事人心生认罪算求的心思。警权扩大化,何其恐怖,每个人都该倒吸一口凉气;

 

鸿茅药酒是药品,用保健品的广告模式宣传药品,违背了法律规定。饶是如此,它近10年违法2630次,依然还能在国家级平台上狂吹,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冠名收视率巨高的综艺节目。监管机构职能失效,传播机构唯利是图,对公众健康视若罔闻,何其荒唐,每个人都该倒吸一口凉气;

 

有媒体挖出鼓吹鸿茅的某个专家名为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实为关联企业的董事;另有一个所谓医药界泰斗,实为关联企业的监事。本该为客观、公正、第三方的专家早已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有专业识别真伪能力的专家成为企业的门客,公众迎来「真相真空」时代,每个人都该倒吸一口凉气;

 

那个惹事的医生若不是有个聪慧、坚韧的老婆,持续不断的努力博得媒体关注,这人怕是要多吃几年牢饭。每个回去检视自己老婆素质的人,都该倒吸一口凉气。

 

待了一百天号子的医生是幸运的,小概率逃生的事件,绝不可欢呼媒体监督的胜利,处理结果大抵也是当地相关机构罚酒三杯。如果无法抑制警权的扩大化,如果公民在朋友圈发个文字都战战兢兢,如果媒体人不敢监督企业,如果本违法违规的企业还能得到传播机构、执法机构的信用背书,如果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个能发声能抗事的伴侣,那么谁能说自己不是一下一个广州医生呢?

 

六十四味药烩成一壶酒能治四十几张病,「不该信,不能信」才是常识。写惹事文章的谭医生也明白,但他在号子里待不住了,他开始要求律师做「有罪辩护」,看「能不能争取在法院判个缓刑」。

 

常识在自由面前是可以让步的,常识在警、媒、法的保驾护航下是可以让步的。常识只有在媒体群起围殴、逐步揭露之时才能回归,我这种草民才敢出来发声助拳,做个应声虫。

 

分清善恶与好坏本不难,难的是恶与坏和公义纠缠在一起,像是一个连体婴儿。坏在公义的保护下也能登堂入室,散布乡野, 等有识之士趁机发声揭批了,有关方面才做大梦放觉醒状。

 

可笑。鸿茅当真是中国的一味药。


请搜索关注备用号:三表蛇门阵


思考题:你是如何劝阻家人买类似的保健(药)品的?


你还可以看:

那些装修的雷我都帮你踩了(装修必看)

人间四月天(焦虑者必看)

抖音怎么玩?我演给你看(颜粉必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