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创 | 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脱口秀该如何活下去

2017-03-11 第一制片人 第一制片人


在经历首期节目下架的风波后,《吐槽大会》于1月8日重新回归,前5期播放量破6.2亿,单期最高近2亿。《奇葩说》第一季点击率达2.6亿,第二季4期节目播放量成功破亿,而第四季《奇葩说》还未开始,先导片《奇葩大会》在爱奇艺上线当晚流量便破千万,豆瓣评分8.3。


在网络综艺迅速崛起的当今,同为脱口秀节目的《吐槽大会》和《奇葩大会》为何能够各领风骚,吸引万千观众目光,更被网友称之为“年轻人的两会”。今天我们就这两档节目来扒一扒中国脱口秀节目的现状。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脱口秀


脱口秀(Talk Show),亦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  种社会问题。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之后传到中国并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美国人天生不正经的性格为培养脱口秀节目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无论是播出了63年的《今夜秀》



还是《科南·奥布赖恩深夜秀》



亦或是《囧司徒每日秀》



都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并且节目能够一直存活,这一点是中国脱口秀无法比拟的。

 

而在我国,最早的脱口秀节目应该算是1992年上海东方卫视开播的新闻评论型节目《东方直播室》。而在1996年,央视的《实话实说》播出后,算是正式引爆了此类节目的热潮。(都是知识点,记住了,敲黑板。)



其实脱口秀节目广义上来讲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尝试,尤其是近几年来,传媒行业遭遇资本浪潮,互联网蓬勃发展,也带给了脱口秀节目生存发展的空间。


 抛开上述传统新闻谈话类脱口秀节目不谈,以《今晚80后脱口秀》、《金星秀》、《吐槽大会》为代表的喜剧搞笑类型的脱口秀也备受观众青睐。 


《天天向上》、《奇葩说》为代表的混搭型节目也颇受欢迎。尤其是后者加入辩论元素,不仅形式新颖,在娱乐的同时也多次引起观众深思,话题量不断攀升。



除此之外还有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贩卖知识型脱口秀,针对当代国人的知识焦虑,创业焦虑,主讲者罗胖还跑到深圳台跨年晚会上演讲,迷倒了千万观众。



这样看来中国脱口秀无论是从形式、风格、内容来说都各有千秋,各具魅力。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相较于美国成熟的脱口秀节目,我们的节目普遍成熟度不够,内容单薄,深度欠缺,尤其是生命力与美国多则几十年,少则十几年的脱口秀节目相比,我们的还有很大差距。


尺度,中国脱口秀节目永远的瓶颈


《吐槽大会》第一期播出后,其节目尺度之大,令小编瞠目结舌,果然没过几天,首期节目便勒令下架,而整改后的《吐槽大会》不难看出,很多方面做了妥协,而且整体犀利程度相较于第一期明显锐化了不少。《奇葩说》第二季中,“该不该和父母出柜”和“好朋友该不该约”这两集,同样因为触及尺度的红线而被禁播。就连高晓松的《晓松奇谈》,也有几期节目因为谈及历史敏感问题,遭遇了“被和谐”的命运。


从尺度来看,在中国做脱口秀节目确实有“难言之隐”,太敏感容易被毙,太温和没效果,而反观美国,上至总统明星等公众人物,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拿来调侃。不得不说,大环境也迫使中国脱口秀节目在“带着脚镣在跳舞”。


内容不够,段子来凑


实际上,脱口秀的走红,并不仅仅在于尺度的大小,扎实的内容才是撑起整个节目的关键。美式脱口秀看似口无遮拦,但话语间都充满了主持人及幕后主创的智慧。


而反观中国,为了保全节目不被和谐,中国的脱口秀要么变得战战兢兢,要么干脆放弃了对深度的追求,把脱口秀变成了“段子秀”,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吐槽大会》时而好笑时而尴尬,《奇葩说》辩题水准不一,都说明了脱口秀节目还没有在尺度、深度和笑点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深度不够,有时只能用浮夸的演技和撒狗血似的表演来凑,使得整体节目档次降低。


当然内容不足除了尺度把控这样先天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人才不足


《吐槽大会》带火了两个颜值无敌的“素人”

李诞

池子


两人之前都是幕后人员,而《吐槽大会》后两人微博粉丝暴涨。李诞之前是《今晚80后脱口秀》幕后编剧之一,池子是从脱口秀俱乐部挖掘出来的。而在中国从事脱口秀写作的人数与国足的情况大体相同,那就是----人数太少。


美式脱口秀演员几乎都是从写手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在中国网络段子手不少,但职业的不多,更何况段子手也不完全是脱口秀写手。


加之幽默理论的缺乏,使得我们在创作上只能一味模仿美式幽默的逻辑和思维。


而作为国内脱口秀节目最火的两档-----《吐槽大会》和《奇葩大会》,能够在其他节目中脱颖而出,还是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研究。


首先,目标群体较为明确,受众年轻,思想开放,接纳度大


两档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是90后,00后,受众群能够很好的接受更新鲜的观点和与前辈们不一样的想法,并且他们也是互联网使用最多的群体。这两档节目播出平台都是视频网站,都契合到了目标观众群的选择。


网感十足,紧跟话题热点


尤其以《奇葩大会》最为明显,选手在表达上,思维逻辑网感十足,话题性强,加之选手本身就有很强的话题性。马东虽然是一位眼袋很大的中年男子,但他能够紧跟潮流,与年轻选手打成一片,嬉笑间流露出中年男子的智慧。

花式营销,满满都是套路


不得不说,把广告词念得如此清新脱俗的我只服马东,无论是“喝一杯雅哈咖啡愉快聊天”“废话就像头皮屑,消灭它请用海飞丝”“不正经场合指定用酒,RIO鸡尾酒”,还是绕口令般的“鸡年全家提桶鸡的肯德基全家桶”,都非常符合节目风格和品牌定位。

《吐槽大会》在这方面也和前者一样,“大笑养肺,不笑浪费,宇宙养肺老字号” 作为前缀,反复不断地以主持人口播、嘉宾讲段子等形式出现在节目中。不仅网感十足,也十分上口。


最后,无论是《吐槽大会》还是《奇葩大会》,之所以能够有超高人气,还是有各自的优势,并且有明确地目标群体和自身定位。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不足,中国脱口秀节目之后的路不是一味模仿美式脱口秀节目,但我们可以吸取很多经验。在适当的尺度限制下,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而言之有物的主持人以及对观众需求的准确了解,会是中国脱口秀的必经之途。我们也期待着中国脱口秀节目能越来越好。

文|潘狗蛋儿

--END--



【第一制片人服务影视创业者】

2013年6月创立,微信内创建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影视商业圈平台

关注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制片人

汇聚能够引领中国电影未来成长的商业力量

中国影视人学习、创作、 交流、宣传、交易的必要工具

传递影视人和商人们最新动向和信息

组织国内外各种培训、沙龙、论坛等行业分享

帮助影视人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并达成各种合作

我们在一起, 看看将来影视业是个什么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