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BANK重磅发布国内首部体育产业投融资报告,50位专业人士倾力打造学术巨作
12月12日,在体育BANK、体银商学主办的“薏凡特 · 第二届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总裁年会暨体育BANK颁奖盛典”上,体育BANK重磅发布《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7)》。这是中国第一本以体育产业投融资为主的研究报告,是在中国体育产业在野蛮扩张之后,实现价值回归与精细化运营的学术之作,是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灯塔之光。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表示:“这部投融资报告的发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理论学术研究并不只限于校园,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参与进来,进行专业的、学术的研究,是中国体育产业的幸事。”
报告的专业性来自于体育BANK对于学术的尊敬,全本报告共计超过四十五万字,由企业家、投资人、媒体人、学者、金融分析师、律师共计50多位作者耗时近一年才撰写完成,分为上下两册出版。《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7)》共分为五大板块:总报告:中国体育投融资现状;政策篇:中国体育产业政策与投资机会分析;行业篇:14大细分板块;投资人篇;案例篇收录了11个案例,包含多个领域。
在政策篇中,以地域进行划分,包括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中部地区、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共6大区域,收录了上百份政策文件。
在行业篇中,一共覆盖了14大细分板块,包括全球体育营销市场报告、体育证券二级市场分析、健身服务行业深度报告、中国体育场馆投资报告、体育户外产业分析、体育旅游专题研究之观赛篇、体育旅游专题研究之户外篇、冰雪产业投融资报告、体育大数据投融资报告、直播行业深度报告、体育科技投融资报告、体育彩票投融资报告、体育直播行业报告、浅析跨境体育投资中的法律问题、体育企业上市攻略及审核关注要点。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人篇中收录了多位投资人对于体育产业的详细理解和观点,当中的许多信息亦是首次对外披露。在案例篇中收录了11个体育企业经典案例,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体育产业BigSix:万达体育、苏宁体育、阿里体育、华人文化、乐视体育、腾讯体育。
“投资,融资,并购”这些主题词近年来不断刷屏体育圈,新三板挂牌的体育企业从2014年的7家增长到如今的54家,A股体育上市公司也达到了60多家,海外体育标的收购金额总计超过200亿,据体育BANK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间共发生227起体育创业公司投融资事件。
当然,海外并购亦是火热标的之一。以收购海外俱乐部为例,从2006年到2016年间所发生的25起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总数中,但需要注意到底是,总共25起收购中2015年占了9起,2016年则达到了11起,这个现象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体育BANK创始人安福秀博士表示:“我自己曾经参与了36号文的起草工作,体育BANK希望能与中国体育产业共同发展,因此我们也会持续的将中国体育产业投融资这个主题研究做下去。”她坦言道,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政府、企业、资本、媒体”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对于投融资领域的研究也就是件十分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当然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这些数字只是从统计学角度上的一个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些背后所拥有的商业逻辑,而这也是《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7)》真正的价值所在。
大陆、港股上市公司——逐步完善产业链、盈利情况大多良好
据体育BANK统计,目前国内共有60家有体育元素的A股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涵盖了体育营销、体育版权、体育经纪、体育培训、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体育金融、体育装备\设备、体育传媒、体育社区、电竞、赛事运营、彩票、体育游戏、体育旅游、体育数据等16大业务。
其中,当代明诚、中体产业、贵人鸟、雷曼股份、莱茵体育、华录百纳等公司已经布局体育产业大多数领域,逐渐完善自己的体育全产业链。据数据显示,五分之一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体育俱乐部,并以足球俱乐部为主,是16大业务细分中涉及公司最多的分类。
共有6家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主要布局了体育营销、体育培训、体育俱乐部、体育金融、体育装备/设备、体育传媒、赛事运营、电竞等8大业务。主要以体育营销、体育装备/设备制造企业为主,包括在内陆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李宁、安踏、特步、361度等企业。
而这些公司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北上广和长三角地区。在中西部地区,人民体育消费水平较差、体育产业扶持政策较少,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各大企业都在不断完善自身体育产业链布局,体育俱乐部、赛事运营仍然是上市企业布局体育的热点领域。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体育营销、体育场馆、体育金融、电竞领域,这四大领域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体育产业的风口。而就目前而言,中西部地区想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还需要政府牵头,从上到下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人民体育消费热情。
截止8月下旬,各上市体育概念股2016年半年度报告相继出炉,可以看出前三季度A股市场中的体育概念股近半数利润增长,且多数未来增长前景看好。共有11家体育上市公司出现盈利亏损,其余55家公司盈利情况良好。
盈利总额方面,拥有体育俱乐部业务的体育上市企业位居首位,达到117.51亿元,运营体育俱乐部的集团也主要以苏宁、上港、华夏幸福等业务涉及广泛的大佬级企业为主。排名二、三位的分别为体育彩票和体育金融业务,其次是体育营销业务,体育装备/设备列居第5位。体育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中,互动娱乐(星辉娱乐)、莱茵体育、华策影视、安踏体育等企业盈利情况最佳。
新三板公司——多角度全领域切入、瞄准小众运动
自2014年1月24日欧迅体育打响第一枪之后,截至2016年9月,已有54家体育企业与机构成功挂牌新三板。54家公司根据主营业务分为赛事类(赛事IP,赛事运营)10家、球队类(俱乐部)1家、传播类(赛事咨询,线上平台,线上社区)12家、场地类(赛场运营、健身场地运营)11家、装备类(运动装备、服装、硬件)20家共5个类型。
其中赛事类公司,大多以各种类型体育赛事运营和综合性赛事为主,包括电竞、水上、击剑产业等新兴运动项目。信息传播类公司以体育赛事传播推广为主,近两年逐渐突出“体育+”的理念,开始注重体育与娱乐、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融合。 场地服务类公司中,健身场地服务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体育产业不断扩大,体育场馆及其他运动场地的开发与维护的重要性慢慢凸显,该部分的体育新三板公司阵容也随之进一步加强。而体育用品公司则与上市公司相类似,以运动装备、服装以及硬件设备三部分为主。
针对布局领域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54家新三板体育公司中很多公司由于前期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试图多方位的角度切入以获取部分的资金维持企业身发展,60%的的都没有针对性的项目和准确契合点。其次,部分公司瞄准滑雪、击剑、户外越野及垂钓等小众的运动项目布局,这些市场还处于非饱和阶段,又有一批固定用户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小众市场容易导致未来企业过早达到市场饱和态势,利润及发展规模也都有限。同时,目前体育新三板公司业务广泛,但受政策、经济水平、群众需求等因素影响主要还是聚集在北上广等城市。从整体上来看,公司分布以沿海地区为主,国内大部分的省市较为稀少,对于登陆新三板,众多公司还存在着很多机会。
经营情况方面,而随着2016年至今20家公司的加入,54家体育新三板公司在2016上半年度的半年报所反映出的营业收入达到了惊人的35.15亿元(不包括未发布2016年上半年半年报的耀宇文化、体娱股份和铭弘体育)。若能保持这一发展速度,预计今年体育新三板整体 增长率将达到68.38%,企业营收增长率在50%以上,较2015年度基本持平。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两项指标来看,年入1亿元的公司数量超过了20%,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但是对于新三板公司来说,营业收入的增加并不代表着盈利,如果希望企业能保持着良性循环发展,就需要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保证每年负债降低直至盈利的态势。
创业公司——投融资情况回暖、项目领域多样化、线下布局再被重视
据体育BANK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内,共发生227起体育创业公司投融资事件。
共有近300余家机构和个人参投体育创业公司,超过200亿的资金通过这些机构注入227家体育创业公司。其中动域资本共投资14家企业,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共投资8家企业,光大体育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投资6家企业,在投资数量上位居前列,IDG资本颇为谨慎的仅投资了3家企业,红杉资本也仅投资了4家企业。
其中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企业融资达到数千万元,表明了虽然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滑,但金额却在不断上升,优质的项目和企业收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本的注入,资本开始聚于焦产业内各个领域的核心。从投融资轮次来看,种子轮、天使轮和Pre-A轮占据了半壁江山,且金额多数集中在1000万以下,A、A+轮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后几轮企业数量逐渐递减,其中还包括6家战略入股收购,以及盘古餐饮集团收购柠檬觉醒、乐视体育收购章鱼TV两起全资收购。早期融资的数量居多但金额较少,中后期的数量较少但金额庞大,这标志着初创期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最终成功者少之又少,部分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被收购的情况。
2015年第四季至2016年第三季度,各季度创业公司投融资事件分别为66、45、48、68件。2015年第四季度延续了2015年下半年融资时间增多这一趋势,也说明了资本对于体育产业依旧持看好态度。在这一季度中,APP占据细分领域主导地位,达23起,体育科技次之有10起,第三位是体育场馆和线上视频平台,各有5起。
2016上半年与2015年第四季相比,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是因为经过了野蛮生长式布局之后,资本寒冬的影响渐渐侵入到体育产业之中。除了资本因素外,许多体育创业公司的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不明确也是造成投资机构愈发谨慎的原因之一。从运动项目和细分领域来看,健身、电竞、球,APP、传媒、体育科技等仍是重点投融资领域。
2016年第三季度68起投融资事件是四个季度中最高的,在这一季度中,受政策的指引冰雪运动的投融资增多,赛事运营、体育场馆等侧重线下的领域的投融资事件逐渐增多,随着体育产业发展和部分线上产品遇挫,赛事、场馆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到。本季度的投融资涵盖领域达17之多,是由于传统运动项目的同质化竞争,创业选择与资本关注的方向开始向诸如马术、射箭、艺术体操、旱地冰球等小众项目开始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