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芝士 | 你可能不知道的VR艺术小史
艺术不枯燥 「知识」也美味
近些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再次激发了人们的兴趣。2014年,Facebook用2亿美元收购了Oculus Rift,很快,在游戏等娱乐产业中,VR技术的应用也展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几乎已经看到了VR时代的到来。
在艺术领域,VR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艺术家Jordan Wolfson的作品《真的暴力》(Real Violence)在惠特尼双年展上展出。极为暴力的场面引起了观众的不安和争议。
▲ 在纽约,Rachel Rossin成为了首位凭借在VR领域的探索与创作获得了新美术馆研究所的学者奖头衔(New Museum fellow)的艺术家。
▲ 柏林双年展(Berlin Biennial)的创始人、国际知名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正在2016年的第9届柏林双年展上体验Jon Rafman的VR作品《吞噬者的吞噬》(L’Avalée des avalés)。
在“锡人的心脏”中,艺术小组“新感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Feeling)带来了创作于2016年的VR作品《踌躇者》(Ditherer)。这件作品想象了一种具有未来感的购物体验,将“买还是不买呢”的踌躇状态夸张成一种具有荒诞感的戏剧性场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43onzhta&width=500&height=375&auto=0
▲ 晚晚解读作品《踌躇者》
VR技术所具有的沉浸式体验和可参与性为艺术带来了非常广阔而吸引人的空间。然而VR艺术的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是想象力、技术、多元文化以及社会因素互相交织的结果。
1935年
斯坦利·G·温鲍姆(Stanley G. Weinbaum)创作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Pygmalion's Spectacles),被认为是探讨虚拟现实的第一部科幻作品,简短的故事中详细地描述了包括嗅觉、触觉和全息护目镜为基础的虚拟现实系统。
1938年
术语“虚拟现实”的首位提出者是法国剧作家、诗人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在他知名著作《戏剧及其重影》(The Theatre and Its Double)中将剧院描述为“虚拟现实”(la réalité virtuelle)
1955年
莫顿·海利希(Morton Heilig)在1955年提出概念,并在1962年发明了名为Sensorama的感官模拟机,坐在上面观看其中的影片,会有一种类似今天IMAX加4D电影的效果。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沉浸式、涉及多感官的技术。
1968年
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博士制造了第一个虚拟现实及扩增实境头戴式显示器系统,出于对仪器重量的考虑和记录使用者脑部运动的需求,一个与头盔显示器相连的机械臂从天花板上吊下来——因此,它被命名为“达摩克里斯之剑”(Sword of Damocles)。
1982
模拟飞行训练技术被引入美国空军,并很快在其他军用训练领域及太空探索训练中发挥作用。在80年代,军事领域是VR技术的最大应用领域,这些训练方式直到今天仍然在被使用。
1985
贾瑞恩·拉尼尔(Jaron Lanier)等人组建了VPL Research公司,这是第一家研究销售VR产品的公司,他们持有许多80年代中期的VR技术专利,也是他们使得VR这一概念在当时开始广为人知。约在1989年,该公司研制出了一套“VR穿戴”——数据服(Data Suit)。
1990年代
自90年代起,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接近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在影视领域,与VR有关的想象更是逐渐超越了技术的限制。
▲ 90年代的VR装置
▲电影《星际旅行: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 电影《捍卫机密》(Johnny Mnemonic)
2000
2000年后以后的故事我们可能更加熟悉了,从Palmer Luckey创办Oculus VR公司,再到Google、Sony、HTC等公司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跟进,VR技术以更加前所未有方式高速发展着……
然而对很多对虚拟现实有思考的视觉艺术家来说,他们更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创造一个浸入式的环境,而不是仅仅是技术。
第一代虚拟现实艺术家迈伦·克鲁格(Myron Krueger)最先进行了尝试。1969年,他与Dan Sandin、Jerry Erdman 以及Richard Venezky合作完成了《流动的光亮》(glowflow)。这是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声光环境,能够对身处其中的人做出反应。
▲ 作品《流动的光亮》
1971年,Krueger继续创作了《精神空间》(Psychic Space),这件作品使用了一个感应地板,能够跟踪记录参与者在环境中的移动。1975年,他又在密尔沃基艺术馆展出了作品《录影地》(Videoplace)。
▲ 作品《录影地》
1997年,艺术家Maurice Benayoun创作了浸入式环境作品《世界表面》(World Skin):观众被置身于拟真的战争环境中,他们手持一部特殊相机,可以对眼前的场景随意拍照,而被拍摄的人物、环境将会只剩下空白。
虽然以上作品可能并没有佩戴有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既滑稽又神秘的VR头盔,但对今天那些以虚拟现实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确是先锋。而且,以技术手段的细枝末节来对艺术进行划分也并非十分必要。改变我们体验艺术的方式、让那些隽永的艺术命题以新的面貌重新唤起人们的思考与感悟,才是虚拟现实艺术意义所在。
因此,艺术的本质没有边界,也没有新旧。
✦
✦
✦
也许最早尝试着在艺术中构建“沉浸式体验”的艺术家是委拉斯凯兹(Velazquez,1599—1660),在他的名作《宫娥》(Las Meninas)中,画家和模特全都环绕着你、看向“你”,而每一个注目的观众,都成为了这个“虚拟画室”的到访者。
你觉得呢?
“艺术芝士”是木木美术馆订阅号推出的新栏目
以诚恳、新鲜的方式向你介绍有关艺术的小知识
你还想了解哪些?留言告诉我们吧
(Michelle Proksell 对本文亦有贡献)
点击“展览详情”查看《锡人的心脏》展出内容
关注木木美术馆官方微信订阅号MWOODSBeijing
及服务号MWOODS木木美术馆
及时获取展览信息及售票动态
展览门票购买
木木美术馆微信服务号
MWOODS木木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