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芝士|什么是“后网络”艺术?
艺术不枯燥 「知识」也美味
互联网改变了一切,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当代艺术中的新鲜概念,“后网络”(Post-Internet)一词的历史不过短短几年,不过当然,随着网络的极度发达,这应该已经不是你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了。现在,在微博、instagram和Pinterest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透露出“后网络”美学的图片:
以上图片均来自Pinterest,仅供参考
我们的视觉经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迭着,我们对美、对艺术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展览现场,我们也常对观众说,这是一场主要探讨“后网络”艺术的展览。那么,在艺术的语境里,如何理解“后网络”?
在此之前,也许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网络艺术”(Net Art)。其实很简单,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网络艺术”指的是随着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而诞生的艺术,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展示、传播,它们本身就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创作手段和创作元素,如果脱离了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它们通常无法成立。这些作品往往以互动性、可参与性打破原有的观看方式,通过全新的方式显现了科技对艺术想象力的拓展。
▲ 网络艺术先驱Mary Flanagan用VRML编程语言创作的作品《 [recovery]》
网络艺术以互联网为生命,它与互联网的关系是“art of internet”。相比之下,“后网络”与互联网的关系则是“art about internet”——“后网络”艺术不是仅把互联网当做创作的工具,而是着眼点与互联网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后网络艺术可以是以技术为先导的线上创作,也可以是线下作品,甚至可以是使用传统媒介的作品。学者Guthrie Lonergan和Cory Arcangel认为,将这个词理解为"有互联网意识的”更为准确。
如果说单纯的“网络艺术”体现了人们面对新的创作手段时的惊喜,“后网络”艺术则更侧重于在互联网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之后,对一切进行深度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以展览“锡人的心脏”中展出的三件作品为例,探索“后网络”的意义,以及经典的思想如何在这个“后网络”时代找到新的表达语言。
▲ 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在Instagram进行的行为表演作品《出色与完美》(Excellences & Perfections )
在阿玛利亚·乌尔曼的线上行为艺术作品《出色与完美》中,她在Instagram上完美模拟了大家想象中的中产阶级生活:出入于健身房、享受有香槟的早午餐等等,再配上一些自命不凡的抖机灵文字和emoji表情,这些照片使她在8个月内迅速成为了“网红”。这些照片大多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不难让人联想起同样以类似概念进行摄影创作的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其实乌尔曼在作品中所反应的社会现实也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在荷兰所流行的人像和静物画。和今天Instagram上你能看到的图片一样,他们最喜欢画的主题也是花卉、食物和时尚,当时的荷兰人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他们通过绘画来展示自己的物质财富,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这种后来被批评家们认为是炫富的行为中。
▲ 阿玛利亚·乌尔曼《出色与完美》
尽管没有没有用调色盘和画架,乌尔曼用自己的手机讽刺了这个时代人们对“网红”和所谓“理想生活”的盲目崇拜,同时一不小心也造就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图像、表演、粉丝的关注与互动共同完成了这件只有可能属于这个时代并巧妙反映了时代的作品,乌尔曼也被视为利用社交媒体创作的先驱。
▲ 奥斯汀·李《悬空的猫》,2016
微软第一款绘图软件发明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今天的我们已经开始逐渐体会到图像编辑软件对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奥斯汀·李(Austin Le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多数艺术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作画是为了从一堆画笔和颜料中解脱出来,然而艺术家奥斯汀·李这么做是为了回到传统的绘画创作中去。他一般喜欢先在iPad上画下草图,随后用喷枪和画笔将其转换到画布上。“对我来说,数字媒介并不是传统媒介的替代品,而更像是一种补充吧,我创作的过程总是循环往复的,我尝试在不同的媒介中寻找更有趣的呈现。”
▲ 1971年维多克·鲍德温(Victor Baldwin)创作的《在那儿坚持住,宝贝》海报
他先在iPad上创作草图,然后再按照些数码图像在画布上用丙烯颜料进行绘制。作品《悬空的猫》(Falling Cat)让人回忆起一张名为《在那儿坚持住,宝贝》的励志招贴画,奥斯汀·李这幅绘画也描绘了一只挂在树枝摇摇欲坠的猫,只不过猫的形象比较抽象。这种高饱和的色彩搭配第一眼看给人一种欢快的印象,对奥斯汀·李来说,他更想通过这种色彩表达他对童年的怀念——对低像素的电子游戏和录像卡带的怀念。
如果说电子邮件等工具拉近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aaajiao(徐文恺)的作品《邮件迷航》(Email Trek)便揭示了互联网另一方面其实也加剧人与人之间疏远。艺术家使用邮件自动生成器生成电子邮件地址,将《星际迷航》开场导言中的名句“勇踏前人未至之境”作为邮件内容随机发送,由此产生了收件邮箱的三种反馈:活跃的,不活跃,或不存在,对aaajiao而言,每个活跃的电邮账户都暗示了一种生命迹象,我们可以理解为,aaajiao通过这件装置作品在浩瀚无际的互联网中寻找着生命的痕迹。
▲ aaajiao(徐文恺)《邮件迷航》
作为科技引领生活的拥护者,aaajiao认为“后网络”时代中的现实和虚拟相互交织、难以区分。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体现了他的这种哲学:模糊的边界,以及互联网世界里不可避免的疏离。
除此之外,还有9位艺术家的作品在“锡人的心脏”中进行了展出,他们的创作媒介各不相同,但重要的是他们都反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世界组成的必要部分,就像空气之于地球和人类一样,人们何时何地都可以接触艺术,创造艺术。
“艺术芝士”是木木美术馆订阅号推出的新栏目
以诚恳、新鲜的方式向你介绍有关艺术的小知识
你还想了解哪些?留言告诉我们吧
点击“展览详情”查看《锡人的心脏》展出内容
关注木木美术馆官方微信订阅号MWOODSBeijing
及服务号MWOODS木木美术馆
及时获取展览信息及售票动态
展览门票购买
木木美术馆微信服务号
MWOODS木木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