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芝士|温和地表演,以女性之名


艺术不枯燥  「知识」也美味



今年,距离女权主义巨著《第二性》在1949年的问世已经过去了68年,在那个只有白照胶片记录的年代,西蒙娜·波伏娃提出,作为“第二种”性别,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这句话替无数女性说出了她们的心声,并很快成为了浩荡的女性解放运动的口号。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在激浪派(Fluxus)到新达达主义和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上世纪60-70年代涌现出了一批女性艺术家,她们以激进的方式展现着她们对自己的身体的觉悟,宣扬着自己的自由。


Carolee Schneemann, Interior Scroll, 1975, Taken from a Suite of 13 gelatin silver


然而,围绕女权展开的争论从未停息,在今天,情况甚至变得更加复杂艰难——在西方,“政治正确”之下总难免言不由衷;在中国,一边是对“中华田园女权”的反感,一边是“孕妇跳楼”和“大龄剩女”等热门词汇所反映出来的女性真实困境。当裸露身体、自我伤害已经不算惊世骇俗,当简单直接的宣言已不足以反映今天的现实,女性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做艺术?


当我们在谈论女性艺术,或艺术中的女性身份时,我们又在谈论什么?





70年代的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还在大学里学习绘画,面对外面的各种社会运动和艺术思潮,她选择一个观察者,并在她的小工作室里尝试着以自幼的爱好“角色扮演”来做点什么,几年后,《无题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系列作品横空出世。


在这些作品中,辛迪·舍曼时而变成英姿飒爽的独立女性,时而是慵懒拜金的物质女孩,有的像是拥有许久丈夫的乡下姑娘,有的则像是刚走出剧院的体面女士……她在这些以摄影为媒介的行为表演中隐去了自己,成为了所有人——一整个时代里林林总总的美国女性。


Cindy Sherman, Untitled Film Still #58, 1980


Cindy Sherman, Untitled Film Still #30 ,1979



我只是碰巧成为我的模特,我想要表现的是任何一个人。

——Cindy Sherman



Cindy Sherman, Untitled Film Still #54, 1980


Cindy Sherman, Untitled Film Still #10 ,1978




在80年代,辛迪·舍曼的彩色摄影作品《无题》系列展现了更多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她开始更加有意地远离人们所默认的"女性必须美丽、可爱”的刻板印象,但也并不故意丑化女性。她们可能是颓丧的、受伤的、甚至是死去的……尽管只是一个个构建出来的虚拟角色,但她们却比很多“真人”都显得更加真实。


Cindy Sherman, Untitled #97 ,1982


Cindy Sherman, Untitled #92 ,1981


Cindy Sherman, Untitled #153 ,1985


Cindy Sherman, Untitled #96 ,1981



自80年代末,辛迪·舍曼开始在作品中模仿古典油画中的形象,对历史长河中的无数女性身份和女性角色进行追问。


Cindy Sherman, Untitled #205 ,1989


Cindy Sherman, Untitled #207 ,1989


甚至,她的模仿对象也开始不再局限于女性。她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疑问:一个人的性别和人格到底孰轻孰重?文化意义上构建的性别是否是个人潜力的枷锁?当任何性别都不再重要时,也许才是人性真正的胜利?


从这一系列作品起,辛迪·舍曼也开始使用更多的道具,包括假的人体部件。作为不吝于使用自己身体为创作材料的艺术家,辛迪·舍曼大概并不惧怕裸露,然而她所佩戴的假乳房却引人深思:制作逼真的假乳房可以让许多对“裸露”感到不适的观者避免尴尬,然而,我们到底害怕的是什么?是乳房的样子本身还是乳房的意义?一个假的乳房,是否可以被认为仍然是性感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定义了性感?如果是,那么这种性感是否是道德的?如果我们可以把假乳房仅仅视为表演道具,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仅仅把真实的身体和器官视为材料,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辛迪·舍曼近年来的几个系列作品演绎了各种上了年纪的女人,作为已过中年的艺术家,辛迪·舍曼直面自己的衰老,并在作品中利用着时间的馈赠。然而她所表演的女性却似乎极力用涂脂抹粉来掩盖自己老去的事实、掩盖自己空虚的灵魂,在她们过犹不及的徒劳尝试中,我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是挖苦,而是怜悯。


Cindy Sherman, Untitled #465, 2008


Cindy Sherman, Untitled #474 , 2008


Cindy Sherman, Untitled #468 , 2008


以温和的方式发出坚定的质问,为“女性”议题带来新的内容。





出生于1989年的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或多或少可以视为辛迪·舍曼的后继者。与辛迪·舍曼类似的是,乌尔曼也是在很年轻时就以一系列名为《出色与完美》(Excellences & Perfections )的作品一炮而红,并在泰特美术馆(Tate)举办展览。所不同的是,乌尔曼以更加不易察觉却更具讽刺意味的手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辛迪·舍曼所追索的问题。


自2014年起,乌尔曼在Instagram上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线上行为表演:通过一张张或为炫富、或为自拍、或为展现精致生活的照片,以及与之相配的卖萌emoji表情或看似酷酷的文字说明,乌尔曼将”自己”成功打造成了“网红”并收获了大量粉丝,对社交网络深度了解使得乌尔曼得以精心维护着这场“骗局”。



Amalia Ulman,Excellences & Perfections,2014-2016



当乌尔曼公开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和创作的实质后,很多自认为被骗的粉丝愤怒了——当然,他们的愤怒也自然成为了这件作品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则是会心一笑,拍手称快。


我想证明女性气质是被建构的,而不是任何女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Amalia Ulman


当代社会中的你我难免都要被社交网络所裹挟,我们在虚拟空间中的形象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更加重要。一个人的性格与特点原本是复杂而多元的,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向和多种潜力,就像辛迪·舍曼所呈现的那样,但社交网络却更鼓励单一和扁平,就像乌尔曼所扮演的那样。作为“史上第一件社交网络杰作”,乌尔曼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被物化的单一面孔的女性值得批判,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乌尔曼的作品看上去一点都不激进,甚至讨人喜欢,就像糖衣炮弹,对这个时代打个猝不及防。


为像Cindy Sherman和Amalia Ulman这样的女性艺术家鼓掌👏





“艺术芝士”是木木美术馆订阅号推出的新栏目

以诚恳、新鲜的方式向你介绍有关艺术的小知识

你还想了解哪些?留言告诉我们吧





点击“展览详情”查看《锡人的心脏》展出内容

关注木木美术馆官方微信订阅号MWOODSBeijing

及服务号MWOODS木木美术馆

及时获取展览信息及售票动态


展览门票购买

木木美术馆微信服务号

MWOODS木木美术馆

长按二维码直接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