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十年赶超8个省会城市,这座城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划分,可以分成不同的梯队。
截至2015年12月,广州、武汉、成都、杭州都已突破万亿,南京距离万亿只差200亿元,这5座城市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长沙、郑州、沈阳、济南组成第二梯队;西安、哈尔滨、合肥、福州、长春、石家庄都是5000-6000亿元之间,组成第三梯队;南昌、昆明、南宁、呼和浩特在3000-4000亿元之间,是第四梯队;其他低于3000亿元的省会城市是第五梯队。
在这个梯次推进的省会城市经济中,十年前的2006年时,合肥经济总量1073.86亿元,超过太原的1013.38亿元,是合肥经济总量长期徘徊在全国省会城市第18位后的第一次进位,也是第一次走出中部6个省会城市“锅底”的尴尬。这标志着合肥10年跃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到2008年,合肥经济总量连续超过南昌、昆明,再前进2位。同时,还有一个重大改变是,合肥终于跳出周边6个省会城市经济谷底的窘境。正因为有了这两次跳跃,合肥被外界称为“区域经济格局上最活跃的改变者”。
随后,经过5年的实干苦干,合肥在2014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并超越石家庄。到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福州和长春,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同时,多项核心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南京、西安、沈阳,位居第5位。
刚刚过去的2016年第一季度,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9.1亿元,增长9.7%;同期,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7亿元,增长6.6%;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1166.4亿元,增长8.1%。合肥在经济总量和增速上双双超越哈尔滨与西安,跨入省会城市第10位。合肥与前面第9位的济南,只相差97.5亿元,但合肥以9.7%的增速高于济南的7.3%有2.4个百分点。
大家普遍认为,2016年合肥只要保持10%的增速,就能再次实现进位。
合肥不仅经济总量指标争先,单项指标也在持续上进,特别是体现城市发展质量和内生动力的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省会城市“十强”:十二五时期,合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到1056户,由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50.93%、47.73%,分别达到16431件和3413件,分别由第12、16位上升到第5、10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由第16位上升到第3位。
合肥速度,全国第一
14.91%,这是根据全国省会城市统计公报的年度经济增速,梳理得到的合肥10年经济平均增速。这一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折桂”,贵阳以14.66%位居榜眼。
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当年增速17.5%。以此为起点,到2015年正好走过10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连续10年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只有3座城市,分别是合肥、贵阳和西宁。其中,合肥又是增速最快的省会城市。
这个速度对合肥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放在安徽省内来看,合肥的城市首位度在大步前进:到2015年,合肥城市经济总量占安徽全省的比重达到25.7%,较2006年的17.48%,提升了8.22个百分点。同期,合肥财政收入占安徽省的比重达到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2.3%;进出口比重占安徽省的41.7%;新增贷款比重为44.4%。
如果跳出安徽放在全国的视野中来看,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分别高于南京2.82、高于杭州4.17个百分点。在周边省会城市中,合肥分别高于武汉2.28、高于郑州2.58、高于南昌2.07、高于长沙1.31,高于福州2.57、高于济南3.32个百分点。
“十一五”以来,除山东省会济南和辽宁省会沈阳外,“省会城市经济繁荣”成为全国各地的一个普遍现象。合肥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区域经济新现象的典型写照。由此,“合肥速度”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关注的焦点。
201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同日刊发《合肥加速度》和《改到深处见奇崛》两篇通讯,从“合肥速度”和“合肥全面深化改革”两个视角,解读合肥的发展经验。
每当论及“合肥速度”时,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在合肥,工业项目3个月内、其他项目4个月内都能办好手续、开工建设。建设项目查验申报的办理时限,在一些城市需要100多个工作日,在合肥最多只需8个工作日。
合肥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高效率的背后,是“效能革命”后形成的制度保障和规则支撑。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合肥先后进行6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优化审批流程,推出一系列创新做法,成为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省会城市之一。多项改革组合拳营造出阳光公平的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了全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公共资源交易的“合肥模式”,成为全国学习的经典样本,正是制度改革的产物。现在回想起当年的“商鞅变法、壮士断腕”,仍然有壮怀激烈之感。
一个“大”字背后,蕴含哪些深层内容
把合肥市最近三个五年规划的文本放在一起后发现,合肥市十一五规划中的定位表述是“现代化滨湖城市”;十二五规划中则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一字之差,不仅是对整体空间格局的再造,实质上是发展境界的提升。通俗地说,“合肥是个大城市了”,“大”也顺势成为合肥之变传递给外界的最深印象之一
合肥城市格局的大开大合,与2006年启动滨湖新区建设息息相关。2011年8月,合肥行政区划调整之后,800里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随之城市形态实现“环城—滨湖—临江”的三级跳;在空间战略上,从“141”组团变为“1331”组团。
现在来看,合肥恰好抓住了城市扩张的黄金机遇。如果没有过去10年在城市空间上的提前布局,就不可能有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平台载体。2016年2月,安徽省正式向国家申报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一个全新的战略大平台即将揭幕。
但城市空间扩展只是一个层面,“大”不在于城市的体量,而是对外的影响力。区域经济的魅力所在,是激动人心的城市群合纵连横。这如同下围棋,需要三个以上的棋子来组成一个“势”,才能乘势取胜。10年来,合肥还巧妙地抓住了城市群的机遇。
如果把合肥放在城市体系的维度来解析,在“十字形”格局上,合肥向东有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西有长江中游城市群,向南是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城市群;向北有中原经济区。在这张棋局上,合肥处于什么样的格局中?
首先是合肥周边有南京、武汉、杭州、郑州、长沙等特大城市竞相发展,武汉、杭州经济总量都已突破万亿大关,南京将在2016年突破万亿;各城市十三五规划中都树立了更高标杆,长沙、郑州也将在十三五期间提前合肥进入“万亿俱乐部”。
其次,以这些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正在“跑马圈地”,扩大影响力。因此,合肥要实现隆起,必须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经济圈。
恰好是在10年前的2006年,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圈战略规划正式提出,2009年8月,名称确定为”合肥经济圈”,同时把淮南、桐城纳入经济圈范围;2012年11月,定远县加入;2013年12月,滁州市整体纳入合肥经济圈,形成4+1格局。2016年4月,合肥经济圈正式升级为合肥都市圈。
就在合肥经济圈成员间你来我往的热络中,另一个国家级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在2009年浮出水面。2010年1月,皖江示范区规划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合肥是示范区核心之一。放在安徽全省发展大势中看,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实现了“两个联动”,即江南与江北联动、湖东与湖西联动,这是一个环湖与跨江互动的大格局,也更符合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同样是在2010年,是年3月,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从2003年7月提出申请算起,这张入场券合肥整整等待了将近7年。但超出预料的是,大门一旦推开,各种更大的利好接踵而来。
先是在2012年12月,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上,合肥被确定为继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后的第5座主席城市。到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合肥被正式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2015年3月,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合肥的战略定位是内陆开放型高地。
这条以时间为纵轴的演变过程,乍一看眼花缭乱,其背后的实质只有一个,即合肥在区域经济新棋局上的定位大幅度提升。经过这一系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纵横捭阖之后,原本对外影响力有限的合肥,不仅是安徽省域的经济“天元”,更重要的是跃升为全国城市体系中的战略节点,是区域经济重心所在。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放在区域经济格局上,如果把长江黄金水道比作一根秤杆,武汉虽是地理中心,但距离上海和长三角较远,重庆则更远。相对来说,合肥的距离最适中,居于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间链接点上,呈现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大格局。这一战略区位决定着合肥是承东启西的门户和枢纽,具备巨大的腾挪空间。
有空间才能有发展的加速度,在全国第一的“合肥速度”背后,合肥经历了城市空间拓展、交通枢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面深化改革……当每一次新机遇到来时,合肥总是敏锐地抢抓先机,“先起步、睬准点、行动快”,实现了弯道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