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四十年】珍贵老照片带你见证高考40年变迁
40年,高考是青春的记忆,也是历史的年轮。
与青春作别的路上,高考是第一座驿站。每年夏天的轮回都收割青春的记忆——整体是那么相似,个体却又千差万别。
当又一批年轻人挥手告别青涩的岁月,总能勾起我们对逝去流年的回望和喟叹,那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路上有了新的旅者,一年又一年……
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历史发生时,往往波澜不惊。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由33位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技、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已经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
1977年冬天,中断了十年又重新恢复的高考制度,开始改变这个庞大国家无数人的命运。一纸试卷废除了“推荐上大学”,给当时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很多人借此叩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走上辉煌的人生道路。
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排右一)和他的同学们。他也是在这一年(1977年)参加了高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
北大迎接新生:图为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1977年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
1980年,开考前两名女生在交谈。她们的笑容给沉闷的考场带来一丝轻松的气息。摄影/任曙林
1980年,高中教师于大卫在考场外鼓励学生。摄影/任曙林
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学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着几张课桌低头看书,他们在谈恋爱,后来分班两人被拆散,再后来,他们考入相同的大学,结婚、离婚。摄影/任曙林
1986年,江苏省滨海县只有宋红斌一人通过艺术院校的复试,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因此考场里只有他一个人。这张准考证属于宋红斌。
1994年8月27日,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10组移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该村的乡亲们纷纷来到他家祝贺。摄影/周国强/东方IC
1995年7月7日,为期三日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开卷,253万名考生在十万个考场展开升学考试大战。图为北京一名考生正动脑应试。摄影/邹宪/中新社
1996年,两名北京女中学生为考入北京名牌大学,抓紧复习功课。珍惜考试间隙的中午时光。摄影/钱兴强/中新社
1997年,有284万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校入学统考,“陪考大军”中的一位母亲向走出考场的女儿递上饮料。摄影/赵振清/中新社
1998年,中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北京七十个考场聚集了四万五千余名考生。在四中考场上,一名理科女考生满怀信心地等待发考卷。摄影/邹宪/中新社
1999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三百四十万。图为福州市三中考场学生考毕走出考场。摄影/刘可耕/中新社
2000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次春季招生考试”,十九日在严寒的冬季开始。北京考区为千余名考生设置了54个考场。图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考场的考生参加语文考试。摄影/邹宪/中新社
2000年,位于北京东大桥的百脑汇电脑城内,一大早就有许多考生和家长来到电脑城排队等待免费上网查分。据工作人员说,一个上午就有近百人前来查分,查完了每个人的脸上以后可以说一家欢喜一家忧。
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这给大龄考生以惊喜和机会。以炒股为生的黄顺锋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还有机会参加高考。他同众多大龄考生一样,成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2年7月7日,上海市92800多名考生冒雨走进全市3800多个考场参加高考。而首场的语文考试作文“面向大海”,因取材范围过大,颇让部分考生感到无所适从,纷纷表示心里没底。图为一位女生刚出考场,便向母亲诉苦。
2003年6月,高考入考场前必测体温。广州的考场要求考生要比往年提前进入考场,以便有充分时间为每名考生进行体温测试。未到8点,广州七中考场就已是有大批考生进入考场,经过测量体温后,他们在试室楼下等至8时半才进入考室。
2004年2月2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前艺术类专业的报名和考试相继在西安部分高校点开始,面对上千入潮的考生,陕西和来自广西、天津、广州、内蒙古等各地的高等艺术院校,对考生认真负责,要求严格,整个场面竞争非常激烈。男模过关的也不过二十分之一。
2005年6月6日,河南省702个考点的7万名监考老师同时在各地进行考前考务培训。今年第一次在考场使用的“金属探测器”,杜绝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2006年6月16日,广西高考评卷实行无纸化网上评卷。全广西有240万份答题卡需要评阅 ,有1800多位老师在电脑前参加评卷。
2007年6月7日,北京清华附中考点,考生进入考场之后,家长怀着各种心态在考场外等待。图为一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玩电子设备。
2008年7月3日,成都石室中学考点,一名在地震中脚部受伤的漩口中学考生坐在轮椅上进入考场。当日,四川省40个县(市)区的96421名考生在77个考点、3274间考室参加延期高考。
2009年6月8日,全国高考结束,在北京一考点外,等待考生的人群中“最霸道”的海报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2010年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
2011年6月8日,重庆市南岸区11中,高考结束,考生们畅饮啤酒。
2012年6月5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的高三学生正在开心的展示刚刚拿到的准考证。摄影/中新社/孟德龙
2013年6月7日,全国统一高考拉开序幕,南京84岁的考生汪侠第13次参加高考,据考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汪侠早晨因为迟到而错过了语文考试,后来在学校一间办公室休息,不过他将继续参加下午的数学考试。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当年72岁的南京市民汪侠为圆他的大学梦开始参加高考,此后连续12年参加高考,每次都铩羽而归。图为汪侠撑着雨伞从考场走出。中新社/泱波 摄
2014年6月6日,全国高考前夕,福州出动无线电应急管理指挥车、无线电监测车等,在一考点内举行旨在打击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的高考无线电监测模拟演练,严防学生高考作弊。
2015年高考前夕,河北石家庄,随着高考的临近,“大战”气氛渐浓。一中学高三教室内外,师生们用各种标语激励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做高考最后的冲刺。 各种复习资料堆满了教室内外的空间。
2016年,北京二中考场,一位男考生身着清时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走入考场。
2017年6月5日上午,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再度迎来传统的“送考节”。28辆送考车载着考生前往六安参加高考。今年毛坦厂中学共有一万余名学生参加高考。今日场面虽与巅峰时期相去甚远,但依然震撼。
恢复高考40年,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考试,如今它依然严肃和备受瞩目,但多了一份孩子成人礼的意味。虽然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但一进入六月,全国都弥漫的备考气氛仍然告诉你,它对国人来说有多重要。
明天,2017年高考将正式拉开帷幕,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新浪网、中国青年网、央视新闻、
中新网、人民网等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更多精彩阅读👇: